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症狀有哪些?你發現寶寶的異常了嗎?

維生素缺乏性佝僂病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吸收不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主要是見於嬰幼兒,特別是小嬰兒,主要表現為生長最快的部位的骨骼改變,進而影響肌肉的發育和神經興性的改變。那麼,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症狀有哪些?你發現寶寶的異常了嗎?


1、病因

發病原因往往是日光照射不足,含維生素D及鈣磷的吸收和利用,以及肝、腎損害使維生素D的羥化作用發生障礙,使25-(OH)D3和1,25-(OH)2D3生成減少等都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維生素D缺乏時,鈣磷經腸吸收減少,血鈣、血磷下降。血鈣下降引起甲狀旁腺功能繼發性亢進,骨質脫鈣使血鈣維持在正常水平,同時磷大量經腎排出,血磷降低。因血鈣磷乘積下降,使排列成行的成熟軟骨細胞及成骨細胞不能鈣化而繼續增殖,形成骨樣組織堆積於骨骺端,造成臨時鈣化帶增厚,骨骺膨大,而骨的生長則停滯不前。扁骨和長骨骨膜下的成骨活動也同樣發生障礙,骨皮質逐漸為不堅硬的骨樣組織所代替。臨床上出現特有的骨骼改變,容易受肌肉韌帶的牽拉和重力的影響,發生彎曲畸形,甚至病理性骨折。

2、臨床表現

(1)佝僂病的臨床分度:

①輕度。顱骨軟化,囟門增大,輕度方顱、串珠、肋軟骨溝等改變。

②中度。可見典型的串珠、手鐲、肋軟骨溝、輕度或中度的雞胸、漏斗胸、O或X型腿,也可有囟門晚閉、出牙遲緩等明顯改變。

③重度。可見明顯的肋軟骨溝,雞胸,漏斗胸,脊柱畸形,O型或X型腿,病理性骨折等。

(2)佝僂病的臨床分期:

①初期。多為3個月左右開始發病(孕母缺鈣者小兒出生2個月內即可有明顯佝僂病表現)。早期常有非特異性的神經精神症狀,如夜驚、多汗、煩躁不安等。枕禿亦較常見,並有輕度骨骼改變的體徵。血生化改變輕微,血鈣、磷正常稍低,鹼性磷酸梅正常或稍高。

②激期。常見於3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明顯的上述神經精神症狀,同時有中度的骨骼改變體徵。X線片可見臨時鈣化帶模糊、消失,幹骺端增寬,邊緣呈雲絮狀、毛刷狀或杯口狀,骨骺軟骨加寬。血鈣、磷均降低,鹼性磷酸酶增高。

③恢復期。經處理後症狀改善,體徵逐漸減輕、恢復。X線片原先的鈣化帶重現、增寬、密度加深。血鈣、磷、鹼性磷酸黴恢復正常。

④後遺症期。多見於3歲以後小兒。症狀消失,骨骺改變不再進展。X線及血生化正常,僅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3)先天性佝僂病:又稱胎兒佝僂病,較少見。大多發生在多產婦和少見陽光的孕婦或懷孕期間食物中維生素D明顯不足。

(4)遲發性佝僂病:易被忽視。發病年齡多為9-16歲,出現全身無力、膝痛、下肢軟而無力、變形、走路瞬間跛行、易跌或跪倒、肢麻小腿痙。X線變化較血生化改變出現晚。

3、診斷

佝僂病的診斷可從症狀、體徵、X線片所見、血液生化檢查結果4個方面進行。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可避免發生骨骼嚴重改變。如有維生素D缺乏的病史,多汗易驚等臨床表現。血生化改變可出現在X線骨骼改變之前,是有力的診斷依據。

(1)一般治療:合理餵養,小兒不宜長期用單一澱粉類食物,應按時添加輔食。多到戶外活動,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機會。激期階段不應使病兒久坐、久站,以發生骨骼變形。

(2)維生素D製劑:根據病情的程度,遵醫囑用藥。

(3)應用維生素D治療的同時,要適當補充鈣劑。

(4)矯形療法:輕度骨骼畸形在治療後可自行恢復或在小兒生長中自行矯正。對遺留嚴重畸形影響行走者,可在4歲後佝僂病痊癒時作矯形手術。

(5)居室要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注意皮膚及頭部清潔,出汗時及時擦乾,以免著涼。改進餵養,按時添加輔食。

溫馨提示:過多補充鈣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如鐵、鋅的吸收,對兒童的健康不利。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有關醫療相關的知識我會持續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可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