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你有想過

2021年的惠州是怎麼樣的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畢竟就看過去十年

惠州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城市建設有了大的飛躍

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這其中

惠州住房發展規劃

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惠州將啟動新一輪住房發展規劃!

5月31日,惠州市住建局公示了《惠州市住房發展規劃(2017-2021年)(公眾諮詢稿)》。計劃在2017-2021年,惠州市新增各類城鎮住房60.5萬套,其中商品房55萬套!

新規劃中有哪些變化與老百姓息息相關?

1、規劃期內,惠州市新增各類城鎮住房60.5萬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55萬套,保障性住房0.8萬套,人才安居住房2.7萬套,租賃住房2萬套;

2、本規劃期限為2017-2021年,範圍包括惠州全市(四區三縣)

3、縣區供應計劃:

A 惠城區新增新建商品住房18萬套(1800萬平方米)

B 惠陽區新增新建商品住房8萬套(800萬平方米

C 大亞灣開發區新增新建商品住房6萬套(600萬平方米)

D 仲愷高新區新增新建商品住房5萬套(500萬平方米)

E 惠東縣新增新建商品住房8萬套(800萬平方米)

F 博羅縣新增新建商品住房9萬套(900萬平方米)

G 龍門縣新增新建商品住房1萬套(100萬平方米)

4、惠州市市轄區新建商品住房發展重點片區:

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5、惠州市市轄區新建商品住房發展重點片區:

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6、惠州市住宅體系發展目標

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7、惠州市住宅發展年度計劃:

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8、惠州市個縣區住宅發展目標

重磅規劃發佈!惠州未來將積極融入深圳!未來5年會怎樣....

住房發展機遇

(一)粵港澳大灣區深入推進,帶動跨市居住。惠州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成員,積極融入廣州、深圳、香港“半小時生活圈”。隨著深莞惠一體化的深入推進以及深圳“東進”戰略的深入實施,深圳地鐵14號線、16號線延伸至惠州市,以及深惠城際的建設、莞惠城際的全線通車,進一步增加跨市居住的便利性。惠州市將會進一步成為深圳等特大城市外溢居住需求的首選目的地。

(二)優越的自然資源帶動旅遊、養老地產的發展。近年來,以巽寮灣、羅浮山、惠州西湖和南崑山組成的“兩山一湖一灣”四大旅遊業發展極核帶動了惠州市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的發展。下一步惠州市將繼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必將吸引更多的旅遊度假人口,進一步帶動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的發展。

(三)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帶來新的住房需求。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惠州市到2020年力爭不少於10萬本市農業轉移人口和40萬異地務工人員落戶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大量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給惠州市住房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四)產業人口結構轉變與“二胎”政策的影響。惠州市一方面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另一方面正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隨著創新驅動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將集聚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產業人口,其對居住條件的要求相應提高。同時,隨著“二胎”政策的深入實施,也將帶動新一輪的居住需求。

(五)城市規劃建設釋放日益增長的美好居住需要。惠州市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為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打造更具創新特質的智造高地、更具綜合實力的區域樞紐、更具綠色內涵的生態名城、更具人文氣息的文化強市、更具幸福認同的惠民之州。通過新城開發建設,積極疏解老城人口,緩解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居住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住房發展之間的矛盾,力爭成為珠三角東部地區最適宜居住的城市。

發展空間佈局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和深莞惠經濟圈的發展趨勢,充分考慮新型城鎮化和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帶來重點區域的發展要求,緊密結合城市規劃建設的總體部署,重點優化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等4個市轄區的住房發展空間格局,加快建立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等3個下轄縣的住房發展空間格局。

4個市轄區:老城區域,以存量改造更新為主、增量開發建設為輔,引導新增居住需求向新城集聚,減輕老城的居住壓力;新城區域,著力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穩步推進住房供應;臨深區域,穩定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臨深鎮街的住房供應,推進與深圳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互聯互通;軌道交通站點區域,加大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住宅用地的儲備,重點推進深圳地鐵14號線延長線、16號線延長線、深惠城際、莞惠城際等軌道交通站點的住房用地供應。

3個下轄縣:縣城區域,提供多層次住房,加快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拓展縣城發展空間;外圍組團區域,結合巽寮灣、羅浮山、南崑山等優質資源,提供多元化、高品質住房供應,打造生活舒適、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生態居住組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