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解读“大葱”的发家史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解读“大葱”的发家史

大葱在中国百姓的日常饮食生活中,是再熟悉不过的配菜,我国许多经典菜系中会出现大葱,这一点对于传统北方饮食来说更是如此。而这其中当属东北人和山东人对于大葱的感情最深,他们对于大葱的热爱,甚至专门以大葱为主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经典小吃,煎饼卷大葱、大葱蘸酱以及京酱肉丝等。另外,不少人还热衷于大葱和其他蔬菜共同食用,他们认为大葱能最大限度提取其他蔬菜的鲜味。

其实大葱作为北方地区热爱的蔬菜,除了口感的原因外,还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地区的温度降低,大葱能够提高人体抵抗力,有效增加人体温度。对于南方人而言,大葱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佐料,可是它在北方人眼里就是餐桌上极其重要的主角。在北方人看来,大葱蘸酱可比许多山珍海味美味多了。

一、大葱的来源

大葱的种植历史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来自齐国的《管子》这本经典名著中就有关于大葱的记载:

"公五年,北伐山戎,得冬葱与戎椒,布之天下。"而到了齐桓公统治时期,在章丘等地就开始大范围种植大葱,另外,河南、河北、辽宁、陕西等地也都出现大量大葱种植区域。

大葱具有抗旱耐热的特点,和其他娇贵的蔬菜相比,大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其一旦种植成功,其产量也很可观,而对于古代物流和储存等技术落后的情况来说,大葱耐存储的特质深得人们青睐。

不少历史文献都不同程度记载不同时期大葱的种植历史,明朝嘉靖年间的《章丘县志》中对于大葱的记载最为详细。不仅如此,还专门记录了当时农民对于大葱的诗歌:"大明嘉靖九年庆,女郎仙葱登龙庭,万岁食之赞甜脆,葱中之王御旨封"。从当时的诗句中不能看出,章丘地区的大葱是所以产地中珍品,常常作为贡品进贡给朝廷,深得贵族们青睐。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解读“大葱”的发家史

许多人不知道,大葱是佛教中评定的五荤之一,它常常作为寻常百姓饮食生活中的调味品来使用,不仅如此,大葱味辛辣,是不少人的抗寒神器。这个看似普通的草本植物,其实并不普通。它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不少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

明朝时期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于大葱做了如下记载:"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野人皆 食之。开白花,结子如小葱头。"

二、为什么山东人如此青睐大葱

在全国范围内,要问哪个省份最喜欢吃葱,非山东这个北方城市莫属,山东又被称为"葱省",大葱在山东不仅是当地百姓老少皆宜的调味品,某种程度上,大葱早已融入山东人的血液里,成为他们餐饮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葱在其他省份可能当做配菜,而在山东,

大葱可是一道地地道道的硬菜,甚至大葱已成为山东人最为典型的形象代表。知乎上就有关于"为什么山东这么爱吃葱"的问题,回答的内容五花八门,与其说山东人爱吃大葱,倒不如说大葱已经成为山东这座都北方大省的历史缩影。

1、山东人吃葱的历史典故

自古以来,山东就是一个"吃葱"大省,大葱已经深深融入每个山东人的风俗、历史以及生活习惯中。起初大葱并不叫"大葱",当时人们称之为夏葱。传说是当时的神农尝试百草时发现的一种可食用的物种,在当时,大葱还只是被当做药材来使用。而如今我们所说的大葱,其实是冬葱,别称胡葱,它是历史文献中记载中山东地区最早引进的葱。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解读“大葱”的发家史

关于大葱的历史,还有一段相当经典的故事。相传山戎是上古时期有名的北方民族,这个族群是匈奴的一个分支民族。当时一直生活在如今的河北,常年以放牧和狩猎为生。史书上记载:在当时,山戎这个族群的人种非常彪悍,在以游牧为生的同时,还效仿中原地区开始农耕生活,而他们最主要的作为就是冬葱,也即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大葱。据记载,山戎民族种植的大葱深受塞内外人的青睐。

山戎民族渐渐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游牧生活,开始把手伸到中原地区。春秋时期,山戎各个部落经常袭击中原地区的村庄,导致不少百姓家里遭了殃。公元前七百多年,看不过眼的齐国终于对山戎发动了战争,双方的一共开展了两场战役,在最后一站中,齐桓公一鼓作气,率领鲍叔牙、管仲等精兵良将讨伐山戎,最后终于打败山戎。

在战役结束后,结盟的燕国和齐国英雄惜英雄,在送别齐桓公回国

时,两人边走边聊,丝毫不在于走了多少里路。不知不觉燕国的君主发现已经走到了齐国的边界内,齐桓公便大度地说,如果不是您的鼎力相助,我们不会打败山戎,您并没有走出您的国界,于是当即下令将脚下的国土赠送给燕国,足以显示齐桓公的大度与豪迈。

此外,此次战役对于齐国而言,不仅收获了友邦邻国的鼎力相助,还意外收获了冬葱这种流传至今的传统蔬菜。齐桓公将冬葱带回山东后,命令人马上试验成功后大量种植,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葱的来历。

2、大葱与鲁菜难以割舍的关系

在经典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如何种植和食用大葱的内容,葱可分为冬葱和春葱两种,也可称为木葱、胡葱等。每年二月份是小葱的收获季节,大葱则在六月。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关于如何制作大葱的记载。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解读“大葱”的发家史

当时齐桓公旗下有个叫做易牙的厨子,他也是当时齐国最顶尖的厨师。收同为山东老乡——孔子的饮食观念影响,以山东人口味为主的鲁菜正式成立,在短短百年间,鲁菜逐渐走向中原各地,成为人们口中的臻品美味。

鲁菜的主要口感具有鲜咸的特点,而这需要依靠五味进行调和,这五味就是我们熟悉的葱姜蒜。

扒、炒、爆等作为鲁菜最为典型的烹饪方式,这其中每一种都少不了大葱的调味作用。山东地处东海,当地人热衷于海鲜,而海鲜的做法同样不能缺少大葱,大葱辛辣的味道能够有效降低海鲜的腥味,并最大限度给海鲜提鲜。

另外,鲁菜自古以来就有以葱香的烹饪技艺,葱在鲁菜的作用极大,它被当做各类调味品的经典配菜。在山东的百姓口中,大葱还被称为"和事草",这是因为其百搭的特点,毫不夸张地说,鲁菜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大葱在山东发展的缩影。

3、百搭又健康的传统美味

就算是蔬菜,也要排辈论资,大葱在山东的地位可谓是老大哥的存在,山东百姓将大葱比作"菜伯",伯也就是家里排行老大的意思。而古人日常食用的五大蔬菜中,大葱多样的吃法和无疑排行老大。

从各类历史文献中对大葱的食用也做了详细的记载,古人在吃大葱时,除了将其作为日常的调味品外,特别喜欢吃葱白,甚至将葱白作为主菜。而我们熟悉的

煎饼卷大葱正是这种吃法的典型代表,一根葱、一张饼,足以构成山东人民眼中简单的美味。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解读“大葱”的发家史

不仅如此,大葱在不少北方人眼中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根据医术记载,大葱具有抗伤寒、风湿疼痛、喉咙肿痛等食疗功效。即使到了如今,依旧有不少老一辈的山东人对于白水煮葱这个治感冒的配方深信不疑。

另外,山东还是一个喝酒大省,酒过三巡之后,来上一份大葱蘸酱,是当地人的解酒神器。尤其是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地区,一口大葱一口酒可谓人生一大乐事。而且大葱作为一种高产的植物,每家每户都能种植,在饮食搭配上,丰俭由人。

三、大葱的价值

大葱之所有如此受欢迎,除了其独特的口感外,其营养价值同样是人们青睐的原因。大葱内含有丰富的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胡萝卜素。除此之外,大葱中还含有不少磷酸糖、苹果酸、以及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

不少老一辈的人对大葱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其推崇,在他们眼中没有一棵大葱搞不定的事。确实经常吃大葱能够有效缓解对人体起到杀菌、祛痰、散寒健胃的食疗功效。

四、结语

大葱在我国的百姓的饮食生活中地位极高,中国经典九大菜系中从不缺乏大葱这位常客的身影。它多样化的烹饪方式和营养价值深受中国百姓青睐。也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形容为大葱,超强的适应性和高产的特性,像极了了中国人

坚强、隐忍、奋发图强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