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更被誉为新中国的“国宝”。然后,很多读者都有所不知的是,钱学森曾对自己的秘书赞誉有加,而且还说她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张秘书究竟帮了钱学森什么大忙呢?如果您也想知道背后的故事,那就让小编来从头揭秘吧:

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55年10月,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年的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祖国。经过相关部门的安排,钱学森一家住进了中关村的“海归楼”,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从海外回来的专家学者们准备的公寓,虽然比不了钱学森在美国的花园别墅,但为国家效力,心里踏实和安宁,还有成就感和荣誉感那是在外国工作,绝对不能比拟的。

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钱学森在一段时间后,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了,倒不是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而是工作中日理万机,还要亲自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比如接电话,会客或者是外出买材料等等。毕竟钱学森在美国生活了20年,突然就回到国内有些不适应也很正常,虽然钱学森没有主动去反映这些问题,但部门领导却早已经意识到了钱学森的难处,于是就准备给他配一位能干的秘书。

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领导们经过一番商量,最终选择了一位叫姓张的女同志,小张不仅为人处世细致周到,而且还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因此对钱学森来说就是一个好助手。其实,张可文并没有做秘书的经验,所以一开始还很担心做不好,不过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摸索,很快便胜任了秘书的岗位。然而,小张在给钱学森当秘书期间,却给钱学森提了一个意见……

钱学森刚回国不久,因此他的做事风格还带有浓浓的“美国味”,而不像国人说话做事很“中庸”。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钱学森说话特别直接,尤其在批评人的时候,直截了当的就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因此,钱学森的很多学生都挨过批评,如果是内心脆弱的同学,那当时就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据小张回忆,有一次北大数学系的副教授,专程到研究所拜访钱学森,并和他请教一些专业上的问题。然而,钱学森竟然没有请人家副教授坐下谈,最后就站着说了十多分钟。因为谈论的问题比较基础,钱学森就开始批评了,说副教授的水平“不到家”等等。结果,副教授的脸一下子就涨得通红,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最后只好尴尬地握了个手就告辞了。

当时这一切,都被小张看在眼里,但并没有多嘴去说什么,不过她却下定决心,以后要找钱学森好好“谈谈”,毕竟这也是她做秘书的责任之一。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刚好钱学森也不忙,就在办公室里看报纸,于是张可文便泡了杯咖啡端给钱学森。趁着空当,张可文就提到了钱学森批评副教授的事情,最后还告诉钱学森批评人不能太直接,毕竟“树要皮,人要脸”。

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钱学森听完张可文的一番话,感到很惊诧,向来都是他批评别人,这回却被自己的秘书给批评了。不过,钱学森也没有生气,虽然他当时始终一言未发,但心里却对张可文竖起了大拇指,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肯定,而且也觉得她说话确实在理,自己在外国养成的毛病是该改改了。

张可文在随后几年,从秘书岗位离任,而钱学森也变得越来越委婉,说话做事完全没了之前的“美国味”。在一次大型会议上,钱学森不仅特意提到了张可文,以及她当时说的“树要皮,人要脸”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在钱学森的科研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要与人打交道,大家一起通力合作完成科研项目,只有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说话和做事,最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钱学森为何说张秘书,对自己帮助最大,只因她讲过一句“俗语”

在钱学森的带领下,我国在航空航天和导弹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让一开始就不看好我们的西方发达国家,一个个的都惊掉了下巴。对钱学森本人来说,他也成为了我国公认的“火箭之王”和“中国制造之父”,以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