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知乎有一个热议的话题,讲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大多不怎么爱赞美自己的孩子。

这是因为中国一向推崇谦虚是美德,与其赞美孩子,不如多批评孩子,鞭笞他们进步。

明星徐静蕾,圈内公认的才女,人们都以为她一定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表扬,毕竟生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孩,但徐静蕾的回答让人惊呆,她从小就是在被打压的环境下成长,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一直感到非常的自卑,觉得自己无能。

其实教育孩子的时候,赞美对于孩子的作用,是远远大于批评的,不仅是因为赞美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鼓励人们积极向前。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他讲到老师对学生报以什么样的期待,将会影响着学生的成绩,如果老师很看重某个学生,并多次鼓励他,那么这个孩子的成绩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小丽的孩子今天上小学一年级,成绩一直不怎么好,小丽为此特别的着急,经常在家就是逼着孩子学习,还说孩子这么笨,如果不努力点,什么时候能够赶得上别人,说如果一年级就不打好基础,以后更麻烦。

后来孩子压力大,在学校的时候哭了,班主任看到后就问原因。班主任非常耐心说:“你不用担心太多,好好学,老师也会教你的,老师很看好你,觉得你做题目非常的仔细。就是现在有些知识点,你没有掌握好而已。”

班主任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在校经常都会表扬小丽的孩子几句,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后都会特别的开心,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到了考试的时候,孩子果然没有辜负老师的心意,考了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赞美孩子对于孩子的影响

1、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赞美是具有一定的正面的影响,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增加他们的自信。批评虽说能让孩子变得谦虚谨慎,但同时也是在抹杀了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不如被人。

2、让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更加密切

经常赞美孩子,可以让孩子更加愿意亲近自己,并且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特别是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情,父母立即做出一个正面的反馈,肯定了孩子的行为时,孩子更是愿意继续努力,表现给父母看。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那么,父母该如何赞美孩子?

1、赞美孩子的努力


有些父母特别爱面子,孩子成绩考好了,逢人就夸孩子有天赋,但这样做就相当于否定了孩子的努力。

教授Carol Dweck在谈到关于赞美孩子这件事的时候,就说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忽略了他的努力的话,会让孩子养成固定型的思维,最终变成平庸的人。

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出生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不愿意再努力。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会更愿意靠努力继续向前,继续拼搏。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就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让他明白自己的优秀是因为自己足够努力。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2、赞美要具体

什么叫赞美要具体,就是不要只说孩子很棒,而是要说棒在哪里。比如孩子帮忙打扫家务活了,父母可以赞美孩子,说他很懂事,能够自主的帮家里分担家务活。

3、赞美要及时

赞美是一个很好塑造孩子性格的时候,但是一定要及时。不及时的赞美,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放在心上,而且孩子做的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再赞美孩子也很难有很深的感触。

比如说,孩子当天自己洗了衣服,还把衣服都晒好叠了起来。父母看到后,应该立即肯定孩子的这种行为,赞美孩子能够积极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时孩子刚经历完洗衣服这件事情,通过父母的肯定,孩子就能深刻的知道原来自己洗衣服是值得被肯定的一件事情。如果等到第二天,父母只是懒洋洋的表扬了一下,可以说是不痛不痒的,孩子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感觉。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赞美孩子也需要避免的误区

1、不要过分的赞美孩子

孩子只是考了一次还不错的成绩,父母只要如实的肯定孩子的努力就好了。千万不要说孩子你真是个天才,过分的赞美会让孩子变得得意忘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父母不敢随便夸赞孩子的原因。

2、对事不对人

赞美尽可能是对孩子做的某件事,而不是对人,这其实就是说事实。家长总是夸赞孩子聪明,乖巧的话,其实就是在对人,这容易让孩子混淆,无法分清楚是因为自己积极做事被夸奖了,还是自己本身就是乖巧,所以被夸奖。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孩子更优秀


育儿问题宝妈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体倍儿棒,我是@大宝疼小宝,帮你解决育儿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