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银:降低死亡率 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西安交大一附院

153名医护勇士分四批出征武汉

至3月5日

距离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

率队抵达武汉已经整一个月

一月以来

年愈六旬的施秉银一直坚守抗疫一线

他既是前线作战总指挥

又是内分泌领域医学专家

总是第一时间到离患者最近的地方

给予他们医学救治和人文关怀

截至目前

他们医疗队管理的108个危重症患者

绝大部分都已转危为安


日前,健康界电话专访了依然带领医疗队奋战在一线的施秉银,听他讲述从接手病区以来,救治约百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过往。

施秉银:降低死亡率 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

两个“两天”

接管两个病区

从2月5日一早抵达武汉,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用两个“两天”完成了对两个病区的全面接管,投入到和死神“抢人”的大战中。

第一个“两天”,他带领3名医护骨干组成的“先遣部队”,在支援具体工作的同时,对即将接管的病区早做规划,方便“大部队”到达后可以尽快接手。

第二个“两天”,133名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科等科室的精兵强将,在施秉银的带领下正式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完成接管七、八病区。

施秉银:降低死亡率 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 施秉银(资料图)


保障院感到位

设立感控专干

健康界:您带队接管的两个病区,其中很大比例是危重症患者。这两个病区是由眼科和血管外科改造的。在病区运行中,您是如何强化做好感控的?

施秉银:把院感做好是我们整个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保证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不被感染,这是我们投入抗疫的一个先决要求。

第一,我们来了之后,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全员培训,合格以后才能上岗;

第二,我们把接管的两个病区按照感控的要求进行了重新的布置,制定了详细的感控方案。

同时,两个病区都设了感控专干。感控专干就是我们有一位来自感染科的护士专门来做感控工作。她可以对病区的感控工作有整体的协调安排,同时也承担监督检查的责任。

第三,为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清洁区、污染区,还有中间的过渡区,都有非常明确、严格的流程,出入的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来执行。

另外,我们每次会议,都把院感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反复强调,反复进行培训、强化,保证大家对院感能够认识到位。

降低死亡率

健康界:您到武汉已经有一个月了,目前一线的情况有哪些明显变化?

施秉银:我感觉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就是重危病人明显减少,同时整体患者的数量也已明显减少,现在已经出现了床等人的情况;再一个就是救治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健康界:现在患者都是什么样的状态?

施秉银:我们接管的两个病区现在有60名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占到了一半,大部分患者的状态都很不错

健康界:最近还有没有新接的危重病例?

施秉银:现在每天都有新病人入院,多半是从其他地方转过来的,有些病情还是很重。昨天我们病区一个极危重患者二氧化碳严重潴留、严重缺氧,重症酸中毒。我们及时上了ECMO治疗,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善,今天指标已基本正常。

如果没有及时的ECMO治疗,这个病人很可能就没了。这也提示我们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救治患者。

健康界:目前病区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施秉银:治疗上我们都是遵照指南,总体没有太大差异,但还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有所变化,总体来说会酌情使用激素、中药、干细胞,氧疗几乎是大部分患者必须采用的方法。

健康界:您在院内发起成立了一个“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组”,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施秉银:主要是针对死亡病例逐例进行评估和讨论,总结经验、形成分析报告,用于指导危重症病例的救治。

健康界:在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施秉银:每个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十分重要!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调整。有些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如呼吸机、气管插管,一旦有需要就应立即上。

另外,做好患者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包括生活护理,患者本来就有病,有些很重,如果生活护理跟不上也会严重影响治疗结果。新冠感染患者都处于隔离状态,没有家属陪同,生活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除了在病房做好护理工作外,我们很多医护人员还经常从驻地给患者带一些水果等食物,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最后一点就是要做好人文关怀,能够对病人进行安慰和心理疏导。

健康界:在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施秉银:我们负责的两个病区内,医患建立了一个交流的微信群,患者有什么问题,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微信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一方面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同时可以指导改善他们的预后。

除了一些很危重的患者,其他有手机的患者都加到了我们微信群里,每天的互动频率很高,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很积极的在群里交流。

施秉银:降低死亡率 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

施秉银准备进入一线病房


建议康复者

必要时评估内分泌功能

健康界:您本人擅长内分泌专业,从学科的角度,您对于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患者有哪些嘱咐?

施秉银:从内分泌角度来讲,虽然这些患者的新冠肺炎已经治愈了,但是还要关注他们原有的一些基础病的情况,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等。我估计,这些有基础病的康复患者,在后续对于基础病的用药治疗上可能需要做相应调整。

另外,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没有数据。我认为这些已经康复的患者,在必要时可能要进行一些垂体、甲状腺、胰岛等内分泌腺的评估,看看是否有损伤,需不需要进一步处理。

健康界:这次疫情会对内分泌学科未来的临床、研究产生哪些影响?

施秉银:影响肯定会有。

因为新冠肺炎尽管病在肺上,实际上它会引起全身性的改变,肯定会对内分泌器官、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后面可能还要进行一些评估,在这个方向做一定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远程线上兼顾本院工作

健康界:目前您带队的前线医护人员状态怎么样?

施秉银:现在我们病区差不多有170名医护人员,医生是每个班要连续工作8小时,护士是6小时,我们尽量安排好,保证医护人员有充足的休息。

健康界:在前线这段时间,您如何兼顾后方医院本部的工作?

施秉银:我们医院有远程办公系统,流程都走到我这来,需要我来签署的,线上就可以完成,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通过电话来沟通。

健康界:对于交大一附院本部的疫情防控工作,您曾有什么特殊部署吗?

施秉银:我来之前这些工作已经基本安排到位了,现在整个陕西省控制的也比较好,整体上疫情没有再进一步发展。目前我们医院有一个重症患者,已经上了ECMO,院里专家正在全力救治。

施秉银:降低死亡率 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


2月25日下午,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的第32场发布会上,在介绍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情况时,提及患者对医疗队的感恩,施秉银心潮起伏:“我们不胜疫情誓不还乡!”

在接受健康界专访时,当被问及“胜利将何时到来”,施秉银认为,目前的抗疫正在接近尾声,“预计到这个月底,基本工作应该就能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一些后续的收尾工作”。

离施秉银带队平安凯旋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健康界 张斯文

编辑:秦小健 任莉 君辉 审查:韩清芳

审核: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