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最新的墓地是孔子的幾世?今後孔子後裔能否再入孔林?其家族有什麼要求?

嘟嘟就是涵涵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相信大家這這些話也一定是非常的熟悉 ,出自於論語之中,雖然並不是孔子所寫,但是這些話語卻都是出自孔子之口。後世之所以對孔子的思想推崇有加,正是因為 孔子的儒家思想乃是做人之本。當然孔子的思想不僅僅是在中國得到了傳承,更是發揚到了世界各地。

正因為孔子的影響巨大,所以後人針對孔子而設立了孔林。孔林位於現在的山東曲阜縣城北,原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專用墓地。本來孔子的孔林其規模一般,但是隨著孔子的地位日益的提高,孔林的面積也是隨之增大,孔子的嫡系子孫和旁支都可以葬在此處。

入孔林有何要求

首先這第一點便要是孔子的後裔才能有死後被葬入孔林的資格,其次孔子家族也有著自己的一些規定。比如:孔子家族未婚的男性不能葬入孔林。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話說的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這樣的人是不能被葬入孔林的。

接著就是孔家的女兒是不能葬入孔林的,嫁出去的姑娘就是別人家的人,雖然姓孔,但也是算不上孔家人,所以自然也是不能葬入孔林的。還有就是孔家的出家之人和犯罪之人是不能葬入等等孔家還有一些其他的規定這裡就不一一的列舉出來。

有人可能覺得孔家的這份規定過於的嚴格,其實不然,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之上自然是容不得汙點的。


人皆可為舜禹


孔林,本名叫至聖林,位於山東曲阜,是孔子及孔子後整個孔子家族的家族墓地。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死後被其弟子們藏於此地,至今已有2500年曆史。

其後歷經千年,幾代帝王的斥資增修擴建,至明洪武年間已形成佔地多達3000畝的規模。由於歷史上孔子的學術理論政治地位較高,歷代帝王一向都對儒家文化推崇備至。漢朝以後,可以說儒家思想貫穿了整個中國封建王朝的治國思想,朝廷逐步地對孔子後裔進行封官加爵,朝廷甚至專門為孔子嫡長子孫設置衍聖公這個世襲爵位封號,職位為一品官職。同時為其他孔子後裔提供專門的賦稅徭役減免等特優特惠政策,久而久之亦形成了獨特的孔家內部家族文化。

孔姓在孔子後的兩千多年裡,族屬繁衍眾多,為了使族屬代代不亂,長幼有序,老少尊卑有條理,孔氏宗族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規範條例,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孔氏家譜。

明代以前,孔氏後裔沒有固定行輩,那時人少,各家取名隨意。到了明初明太祖期間,朱元璋先後賜孔氏十字從56代起排,此後孔氏不準隨便起名衍聖公府專門頒佈《孔氏行輩告示》,大概意思就是說要按照規定輩字起名,不然不準入家譜。其後都是皇帝賜字排序至中華民國共得輩字50個,孔姓可排至105代。

衍聖公爵位世襲是孔子嫡系後裔的長子長孫,長子是諸兄弟老大,結婚相對較早,故相對於其他兄弟的後代,繁衍時間越長,同輩之間年齡一般相差越大。

以下近幾代孔家爵位封號繼承者的情況

孔子第七十六代嫡系孫孔令貽 葬於孔林

孔子第七十七代嫡系孫孔德成 08年卒於臺灣

孔子第七十八代嫡系孫孔維益 1989年卒於臺灣

孔子第七十九代嫡系孫孔垂長 1975生還很年青

孔子第八十代嫡系孫孔佑仁 2006年生

現在我們來說說孔林的喪葬規定。

清朝康熙年間孔氏族譜規定,凡不孝不悌,犯義僧道優卒賤疫等,被認為辱祖玷宗,喪名敗節,不準入,乾隆年間又提出,養異性為子,贅婿冒姓,子隨母嫁來同居者不得入。

孔林時至今日作為國家保護重點文物對象,孔家後人想要入林安葬肯定要接受政府條件審核,這個要看具體政府規定。據我所知,基本硬性條件必須是有家譜記載的直系後代,政審宗教沒問題,五孔不入指導方針,第一,出家為僧者不準入,第二入贅或收養改姓者不準入,第三,違法犯罪有汙點的不準入,第四,沒滿18歲夭亡的不準入,第五,出嫁女子不準入


拂心淡趣覽山月


有一個疑問?大家可以探討一下: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孔子第八十代嫡系孫孔佑仁 生於2006年。距今2500年左右,平均31年左右一代人,這是不符合常理的(研究過族譜的人都明白),一般21--23年(特殊情況25年左右)一代比較正常,如果有2500年的族譜記載,21年一代人是比較正常的。



快樂在身邊cq


孔林位於山東曲阜縣城北,原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專用墓地。孔子死後,其墓地僅是“墓而不墳”,隨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規模也日益擴大,漢末,孔林面積已有一頃,經過歷代的重修,增修,至今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墓葬超過十萬處;其中埋葬孔子長孫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孫已至七十八代,為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家族墓地。

孔家後代,都可以埋在孔林嗎?錯!以下幾種絕不可以!

一、孔家的女兒死後不能入孔林——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二、孔家男性未婚者(夭男、光棍)死後不能入孔林——孔子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既然未婚,可謂之大不孝也;

三、孔家的出家人死後不能入孔林;

四、孔家的犯罪判刑之人死後不能入孔林;

五、隨母改嫁易姓或者是入贅賜姓孔的人不能入孔林。


子非魚


問:孔林最新的墓地是孔子的幾世?今後孔子後裔能否再入孔林?其家族有什麼要求?




答: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就連人死後的葬墓也得按尊卑來稱呼,帝王之墓稱“陵”,王侯之墓稱“冢”,百姓之墓稱“墳”。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墳墓稱“林”——即聖人之墓。

自古至今,出過三位公認的聖人:文聖孔子、武聖關羽、亞聖孟子。

於是,就有山東曲阜孔林、河南洛陽關林、山東鄒城孟林。

不過,世事無絕對。

河南安陽又出了一個袁林。

可能有人要奇怪了,哪有姓袁的聖人?

的確,這姓袁的不是什麼聖人,而是曾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的老袁。

老袁死後,他的大兒子克定想效仿歷代帝王建陵。

但當時的徐大總統勸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稱陵不妥,林與陵諧音,稱為林好了。

於是,“袁陵”被稱為了“袁林”。

這個袁林……不提也罷。

再說回孔林。

話說,當年孔子貧困潦倒,死後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即只有墓穴埋棺,墓地上無高土隆起。

到了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地位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來來祭拜孔子的墓穴。

則孔子的墓穴被加上高土,墳頭高築。

東漢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一間,又東南造齋宿一間,以供前來拜祭的人休憩。

前來拜祭的名士,往往手植一樹。

到南北朝高齊時,已有植樹600株,佔地一頃。

孔子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代是在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

該年,明太祖大筆一揮,將孔林擴地為3000畝。

清世宗於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前來添磚加瓦,發帑銀25300兩,大修孔林,建了各種門坊,並派專官守衛。

現在,孔林成了世界上延時最久的家族墓地,佔地3000多畝,植有古樹17000餘,林牆周長5591米,墳冢10萬餘座,墓碑4003座,古建築116間,歷代石像、石儀85對,並於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今後是否只要是孔子後裔就能葬入孔林呢?

不是的。

孔林現在是國家保護重點文物對象,孔子後裔要入林安葬,必須要滿足五個條件:一、不能是出家之人;二、不能是入贅或收養之人;三、不能是孔家出嫁女子;四、不能是未滿十八歲的夭折者;五、不能有違法犯罪的汙點。


覃仕勇說史


2.孔林最新的墓地是孔子的幾世孫?這個真不好說……如果算衍聖公的話,那應該是孔令貽,號稱是孔子的第76代孫;

3.孔令貽的兒子孔德成,卒於臺灣;孔德成的兒子孔維益,卒於臺灣;孔維益的兒子孔垂長,目前健在還挺年輕;

4.據說按照當地規定,孔子的後裔符合某些條件的情況下,是可以葬入孔林的,當然了,孔德成孔維益好像都沒有遷葬回孔林的說法;

5.出嫁的孔家女、未婚夭折、出家、犯罪等等人群,是沒有資格安葬於孔林的,這也符合目前的公序良俗;

6.所以,像孔德成的胞姐、全國政協委員孔德懋先生,好像就不能進孔林的。


搬不動的小強


相信很多人旅遊的時候去過孔林,孔林與孔府、孔廟統稱“三孔”,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城北1.5千米處,是孔子以及後裔的家族墓地。

孔林佔地面積接近200萬平方米,有墳冢10萬餘座,這10萬多墳墓,不代表每個墳墓埋一位,也有很多夫妻合葬的。



最開始的孔林可不是這樣子,魯哀公十六年,孔子死後,弟子們最初把他安葬在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孔子弟子在墓碑前以磚瓦砌成祠壇,旁邊是松柏樹,當時孔子的墓葬形制很簡單。

從秦漢時期開始,隨著孔子地位日益提高,同時歷代帝王也為了褒揚聖道,孔子的陵墓被修繕並且高築,孔子陵墓所在地方,也被皇帝下令專門劃給了孔家,成為了大家所知的孔林,此後孔林規模開始變大。


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孔林已經擴大為3000畝的規模,到了康熙年間,經過幾次修葺,隨著墳冢的增多,孔林擴大到200萬平方米,並修建了圍牆8千米。

目前孔林埋葬孔子長孫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孫已至七十八代,從周開始,全無間斷,只要在族譜內並且符合要求的孔子後裔在死後都是可以進入孔林的。

可能很多人納悶,兩千多年來,為何孔林裡面才10多萬墳墓呢,其實這是因為有一部分孔子後代的孔姓人是不能在這裡安息的。


孔氏家族對能入孔林有嚴格的家族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進祖墳,其中年少夭折、死於非命、不是壽終正寢的、未出閣以及女子嫁不出去的、作奸犯科的、違法犯罪的等,死後一律不能葬入家族墓地孔林。

做為一個家族墓地,孔林延續時間之長,墓葬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都是沒有先例的。

除了孔子這位聖人的影響外,悠久的歷史無疑問賦予了孔林更多的文化內涵。

同時孔林在現代看來,對於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小聰歷史客棧


現在DNA技術研究成果 衍聖公早被串了種了


龍城強哥Jason


我在公眾號gemstone創思童(ID:gemstone)準備了許多你想了解的,搜索關注哦。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一般被世人統稱為曲阜三孔,是中國曆代紀念孔子並且推崇儒學的最有力的見證再加上以豐富的文化積澱悠久的歷史,宏大的規模珍貴的科學藝術價值而聞名於整個世界,眾所周知,山東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孔子曾經在此開壇授學並且創造了影響了整個世界的儒家文化。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在魯國去世後葬於魯城北泗上。據《闕里文獻考》記載,當時孔子的墓“塋不過百畝,封不過三壠,祠,宇不過三間”,後經歷代恢擴,才日就宏麗。

今孔子墓封土東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似一隆起的馬背,故稱“馬鬣封”。墓前石碑兩座,為孔子五十九代孫襲封衍聖公孔彥縉所立;後碑篆書“宣聖墓”,為孔子五十一代孫襲封衍聖公孔元措所立。

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制香爐、石砌拜臺及磚砌花欞圍牆等。石臺,初為漢修,唐代時改為泰山運來的封禪石築砌,清時又予以擴大。石案為明代雕刻,石鼎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製作。

原來在神道旁有金章宗年間立的“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宋真宗年間立的“輦路”碑,明代立的孔子神道碑現已無存。

衍聖公爵位世襲是孔子嫡系後裔的長子長孫,長子是諸兄弟老大,結婚相對較早,故相對於其他兄弟的後代,繁衍時間越長,同輩之間年齡一般相差越大。

以下近幾代孔家爵位封號繼承者的情況

孔子第七十六代嫡系孫孔令貽 葬於孔林

孔子第七十七代嫡系孫孔德成 08年卒於臺灣

孔子第七十八代嫡系孫孔維益 1989年卒於臺灣

再來講一講孔氏後裔都可以埋入孔林嗎

其實以下幾種絕不可以!

一、孔家的女兒死後不能入孔林——

二、孔家男性未婚者(夭男、光棍)死後不能入孔林——孔子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既然未婚,可謂之大不孝也;

三、孔家的出家人死後不能入孔林;

四、孔家的犯罪判刑之人死後不能入孔林;

五、隨母改嫁易姓或者是入贅賜姓孔的人不能入孔林。




拾壹叔


七十六世。不知道孔家回來還能不能承襲“衍聖公”名號和葬入孔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