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習鑿齒,東晉時襄陽本土一位專著傳記作品的文學家。可以講,有了習鑿齒,才有了今天的諸葛亮。然而,正是這一位襄陽文學家,硬生生地把本屬於南郡的隆中塞給了南陽郡,給後世留下了這個爭吵千年的無聊話題。(“……而如習鑿齒之郡國之書的這種小說化傾向,在整個漢魏六朝雜傳中亦實具有普遍性"《習鑿齒及其雜傳創作考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遼寧大學文學院)。)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習鑿齒在《漢晉春秋》中這樣寫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意思是諸葛亮的家在南陽鄧縣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但麻煩來了,諸葛亮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沒有說“躬耕於隆中”啊,難道諸葛亮自己講假話?於是,支持習鑿齒的人這樣說:號曰為隆中的阿頭山在漢代屬於南陽郡。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那麼,位於漢水以南的號曰隆中屬於南陽郡的理由能不能成立呢?隆中到底是不是諸葛亮的躬耕地呢?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翻開歷史,《蜀記》曰:“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文曰‘天子命我於沔之陽……”。這裡的“隆中”是否即今日隆中呢?答案是否定的。“天子命我於沔之陽”,這個“陽”字已經道出了底細,在中國古代,山南水北曰陽。“沔之陽”是指漢水以北,因此,今天位於漢水以南的隆中肯定不是《蜀記》中的隆中。《史記。秦本記》記載: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初置南陽郡”。註釋引<>曰:“秦置南陽郡,在漢水之北”;《資治通鑑》:“秦置南陽郡,以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 《晉書•地理志》:“漢水以北為南陽郡。”《南都賦》:“南陽居陪京之南,在漢之陽”……

史料清楚的記載:漢水以北屬南陽郡,漢水以南屬南郡。面對這樣的歷史,襄陽人怎麼說呢?我們還是看看“襄樊說”的發明人習鑿齒自已怎麼說。習鑿齒在《隆陽耆舊記》卷三《山川。漢水》條中說:“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為南陽郡”。連習鑿齒自己都承認南陽郡與南郡是以漢水以北才是南陽郡,而位於漢水之南的隆中自然不能屬於南陽郡,自然也不能成為“躬耕地”。

那麼,被訛傳為“躬耕地”的隆中到底在三國時期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後漢書•郡國志》中有記載:“襄陽縣領有阿頭山”,隆山為阿頭山的後起名山,隆中為隆山之中。所以說,隆中在三國時期的叫阿頭山(阿,音e)。

此時,真相已經大白,隆中的本名叫阿頭山,在三國時期屬南郡,諸葛亮《出師表》中自述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給習鑿齒狠狠的抽了一耳光。

一千多年了,南陽襄陽躬耕地之爭可以休矣。誰家的孩子誰領走,誰做的事情誰負責。習鑿齒,請別和南陽攪在一起了,請將隆中領回你們的南郡吧。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習鑿齒,請把你號曰的隆中領回南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