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湖北地處華夏腹地,物產豐富,歷來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魏蜀吳三國鼎立,逐鹿天下之時,這裡更是風起雲湧,不斷上演著傳奇故事。

時至今日,湖北境內保存的三國遺蹟多達181處,且皆有史有據。然而因三國時代名揚天下的,始終是兩座城市。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守荊州、呂蒙襲荊州……以藝術形式再現三國曆史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用大量篇幅生動描繪了三國荊州之爭。

全書120回,有近70的回目直接或間接寫到荊州。當時的荊州,魯肅謂之“帝王之資”,諸葛亮則稱“用武之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襄陽則與蜀國的傳奇名相諸葛亮息息相關。

諸葛亮出仕前隱居襄陽隆中的山野。劉備三顧茅廬,諸葛孔明隆中對策,定天下三分之計,自此走上經邦濟世的歷史舞臺。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三國時代,天下大勢,分分合合。

作為群雄逐鹿的舞臺,湖北在三國曆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大戰役中的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主戰場在湖北;東吳大帝孫權的原都城,在今湖北鄂州;隆中對、劉備借荊州、當陽長坂坡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都發生在湖北。

而現存的襄陽“古隆中”、襄陽城牆、赤壁之戰遺址、關陵、吳王城遺址、麥城遺址等大量文物古蹟,是湖北三國文化的重要見證。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襄陽古隆中

隆中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陽市。晉永興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曆史。

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里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

因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策》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隆中風景名勝區是三國文化和自然景觀相綜合的景區,以古隆中為核心景區,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

明代就形成了“隆中十景”,建國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臺、長廊、觀星臺、棋盤石、琴臺、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隆中景點多為明、清時代建築,房屋皆為四合院式,殿堂只帶前廊,為木列架和硬山牆組合,不飾斗栱飛簷。搏風有彩繪,牆頭尖除中央翹起外。

自唐代以來,荊襄大地就有“陽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的習俗。隆中也是中國最大的野生牡丹基地,其牡丹比洛陽、荷澤兩地牡丹提前一個月綻放。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赤壁之戰遺址

赤壁,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與孫權聯合,大破曹操於此,留下名揚天下的赤壁之戰。

赤壁遺址,位於湖北赤壁市蒲圻西北36公里的長江南岸,隔江與烏林相望,陸水由其東注入長江。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遺址主要由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鸞山三座小山組成。三山起伏相連蒼翠如海,再加上亭臺樓閣錯落地隱現於其間,景色益顯秀美。

其主要景點有赤壁摩崖、拜風臺、鳳雛庵和翼江亭等。這些景點相距不遠,且有小徑相連,極易尋覓。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赤壁山的西南臨江處,巖斜亙300餘米,怪石嶙峋,洶湧的江水直撲斷崖,聲如巨雷。

文人騷客來此憑弔者,自古不絕,故留下眾多書。

據說赤壁火攻時,周瑜站在磯頭指揮,忽見沖天火光把斷崖照耀得彤紅一片,不覺豪興大發,當場寫下這兩個楷書大字,令人刻石紀念。

此傳說雖不可靠,但它揭示了“赤壁”命名的由來。“赤壁”二字的近旁,還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和張飛的畫像石刻,它們與書法石,交相輝映,可謂書畫並茂。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當陽關陵

《三國志》載: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孫權於臨沮夾石(今遠安縣回馬坡)擒關羽,斬關羽,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於當陽西北。故當地民間流傳有“頭枕洛陽,身困當陽”之說。

當陽關陵即為紀念三國蜀將關羽而建,乃關羽之陵寢。它與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並稱中國三大關廟,已有1700餘年歷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關陵是關公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其古建築群按照帝陵格局、法式修建,沿革清晰完備,文物保存狀況好,具有歷史、藝術研究價值。

關陵碑刻楹聯不僅數量較多,而且各具特色,是研究關陵乃至明清歷史的文化寶庫。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吳王城遺址

“樊山八字形長在,漢鼎三分國已墟。安樂故宮猶廟食,遺民時薦武昌菹。”南宋詩人王十朋在今鄂州憑弔昔日孫權故都時,睹物思情,在《吳大帝廟》詩中,不由得抒發起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滄桑之感。

公元221年,吳王孫權遷都鄂縣,改名武昌,同年修築武昌城。城北臨長江龍蟠磯,南眺南湖,東據虎頭山,西依西山,為龍蟠虎踞之地。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吳王城遺址在今鄂州市南郊百子畈,現存一段長約60米、寬10米、高4米的夯土城牆和形如帶狀的護城河痕跡。這是我國僅存的三國時期都城遺址,在考古和歷史研究上都具有極重要的研究價值。

自吳王城出西門,有一座山臨江而立,逶迤曲折,林木蔥蘢,古稱樊山,又稱西山,是當年吳王孫權避暑讀書之地,現存有避暑宮、即位壇、讀書堂、廣宴樓、試劍石等遺蹟。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猇亭古戰場

位於今湖北宜昌的猇亭,瀕臨長江,扼巴楚咽喉,控川鄂門戶,是自古以來聞名遐邇的兵家必爭之地。

自先秦至明清,秦將白起燒夷陵、東漢公孫架浮橋、三國火燒連營七百里,西晉伐吳破西塞、樊猛西陵斬蕭紀、梁陳安蜀橫索橋、隋朝楊素破陳軍、唐軍夜襲戰肖銑,清軍平叛吳三桂……猇亭史不絕書,代不乏戰。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相傳三國時期,蜀漢虎將張飛任宜都郡太守,見此地懸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叢生,便令工匠修亭紀念,亭上楹欄處刻有動物圖案,虎生雙翅,張飛視之勃然大怒,質問工匠此乃何物,工匠急中生智:此乃猛虎獵食之態,名為“猇”也,以顯將軍之威,張飛遂轉怒為笑,命人在亭上刻“猇亭”二字……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猇亭之戰(夷陵之戰)爆發,次年222年即章武二年大戰結束,三國版圖定局。

猇亭之戰乃三國鼎立決定之戰。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部三國史,兩座荊楚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