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你熟讀「三國」,但可知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國風:你熟讀“三國”,但可知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唐代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平生事業,欽仰之至,他入川之後,寫了很多有關諸葛亮的詩,其中一首是寫他遊成都諸葛武侯祠的,寫得很有感情,藝術概括性也很高: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可以說描繪了諸葛亮一幅肖像,其中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諸葛亮,早為史家所承認。他的事蹟,通過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更渲染得動人與迷人,諸葛亮已成為智慧的化身。從“隆中對策”到“星落五丈原”,他的活動貫穿了《三國演義》的主要篇幅,因此這個人物是寫活了,寫得崇高奇俊,栩栩如生。

諸亮字孔明,是琅陽邵(今山東沂水南)人。幼小孤零,靠從父諸葛玄挈攜長大。諸葛玄曾任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特攜帶請葛亮和諸葛均兩兄弟隨官教養,後來諸葛玄卸了太守職務,就去荊州作了荊州牧劉表的慕課,不久,死於荊州,諸葛亮從此失卻憑依,到南陽隱居以待。漢末天下大亂,群雄割據,世事擾攘,前途難卜。他以布衣之身,“躬耕南陽”,照他當時所抱的思想感情說,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可說是消極遁世的。

話雖如此,請葛亮畢竟有抱負,有雄心,“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就足以說明他是隱居待時而動的。他自比於管仲。

國風:你熟讀“三國”,但可知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就是說以管仲相齊桓公成就霸業自期;他自比於樂毅,說他以樂毅的軍事才能自許,而樂毅是春秋戰國燕趙名將,是立過赫赫戰功的。但是他的懷抱,有誰知道呢?能瞭解而期許他的只有崔州平、徐庶等人而已。這幾個人都是諸葛亮的知友,常有往還。後來通過徐庶向劉備推薦,劉備三顧草廬,請求諸葛亮出山相助,於是待時而動的諸葛亮慨然應允,發出了“隆中對策”的一聲春雷。

諸葛亮身在隆中,卻胸懷天下,研究世事。他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為劉備考慮前途,論天下形勢,提出了佔領荊益二州,安撫密州西部諸戎、南撫夷越,勵精圖治,整頓內政,外與孫權結好。等候北方有變,就以荊州軍攻南陽洛陽,主力益州軍出秦川一帶,他估計會得到人心歸附,北伐

曹魏的計劃可以逐步實現,然後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諸葛亮的“隆中對策”,預見了魏、蜀、吳三國未來的形勢這種預見,是有現實條件為根據的。因為漢末動亂歷十年,國家分裂,豪強割據,人民飽經兵燹,深受痛苦,

趣有統一安定的局面。因此,諸葛亮的對策是以歷史發展為經緯,以人民的統一願望為因素的。他強調“漢室可興”,當然帶有正統觀念,劉備以漢宗室的關係,在士族階層也具有一定的號召力,所以“隆中對策”就成為可行的路線了。

國風:你熟讀“三國”,但可知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按照諸葛亮所制定的政治路線,果然取得了第一步的勝利,就是據有荊益,建立蜀漢,以與曹魏爭奪天下。

益州(即今四川)之地,本為劉焉劉璋父子割據統治了

二十七年,已具備了一半立國條件,如有堅強的統治集團,

就可實現立國的計劃。劉璋因內部分裂而請劉備入蜀,給了劉備驅走劉章取而代之的機會,因之佔領益州全部(包括漢中郡),後來就以這個根據地建立蜀漢,劉備為漢昭烈帝。公元二二三年,劉備死了,劉禪繼位。諸葛亮以丞相職位治理這個國家。

諸葛亮治理蜀漢,可以用明恥教戰來概括他的一切措施。

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制定漢科(律),作為一國的法度。寫《三國志》的陳壽,本是西晉時代的史學家,他的父親曾被諸葛亮判處髡(音坤,即鬍去頭髮)刑。但他在《三國志》中寫諸葛亮傳時,並無恩怨的成見,仍以公正的史筆寫道“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開誠心,布公道………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國風:你熟讀“三國”,但可知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諸葛亮不論對人對己,都要求嚴格,毫無例外。舉兩事可為例證。當初建蜀漢之時,法正曾向諸葛亮進諫,說:“昔高祖入關,約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踞一州,初有其國,未垂惠撫;且客主之義,宜相降下,願緩刑弛禁,以慰其望”。(見郭衝:)可是諸葛亮對法正之諫,不以為然。他認為法正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他說劉焉劉璋割據益州以來,由於“文法羈糜,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已造成地方割據勢力專橫自恣的局面。如果不行法治,就不可能改變積習,也談不到榮恩之惠。所以他堅持以法治為本而恩威並施。當他第一次出師攻魏時,大軍初出祁山,軍事形勢對蜀漢完全有利,關中震動,魏議遷都。可是由於錯用馬謖違背諸葛亮的軍事調度,以至街亭失守,影響大局,迫得諸葛亮退軍漢中。諸葛亮信任馬謖,本來有根據,因為馬謖曾向諸葛亮獻過南征孟獲。

“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丞相但服其心足矣”之策,取得孟獲戰敗七次被擒七次而後心悅誠服,表示南人不再反了的輝煌戰果;也使夷漢關係得到改善,蜀漢內部得到穩定的功效,所以諸葛亮對馬謖的“言過其實”的嚴重缺點估計不足,也就是知人還不算徹底。街亭之敗,使諸葛亮十分痛心,他上疏引咎自責,認為“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不知人,恤事多間……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也就是按法自請處分。他不僅上疏劉禪,還要求“引昝責躬,有所失於天下”,要求各級同僚“勤攻吾之缺”。由此可見諸葛亮責己之嚴。

國風:你熟讀“三國”,但可知諸葛亮與明恥教戰?

他不僅重法,還重信。有一次電兵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魏明帝遣張郃率雍涼勁旅三十萬之眾,“潛軍密進,窺向劍閣”。就在此時,諸葛亮所率大軍有八萬人要調防後方休整,由於軍事形勢變化,有人主張暫緩調防休整,以免減弱抵禦的兵力。可是諸葛亮說:“吾統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鶴望

(就是伸長頸在盼望)而計日,雖臨徵難,義所不廢”。結果把調防休整計劃按期實行。“於是去者感悅,願留一戰;住者憤踴,思致死命…,·…臨戰之日,莫不拔刀爭先,以一當十,殺張郃,卻宣王(即司馬懿),一戰大克”。(見郭衝:《條諸葛亮五事》)

蜀漢在力量對比上弱於曹魏,要想遵循“隆中對策”以復興漢室”,就不得不盡一切主觀努力於教戰。諸葛亮在劉備死後遣使和吳的孫權恢復友好關係,南征諸夷以實現和夷政策,都是為了準備伐魏的戰爭。而在準備出師伐魏過程中,諸葛亮特別著重於訓練有紀律的軍隊,他建立了兵法兵制他減兵省將,精練能戰,以免大傷民力;他還創造了軍事

上需要的先進事物以加強作戰能力,如“八陣圖”、“木牛流馬”、“鋼刀”、“連弩”等以作軍用。他為了解決給的圖難,也推行了分兵電田的政策,“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安定不受驚擾),軍無私焉”。(見陳壽:《諸葛亮傳》)

諸葛亮一生謹慎,他深知蜀漢弱小,要戰勝曹魏而達到懂隆中對策”目標,就不能不謹慎使用軍事力量,所以他不

敢多用冒險的策略。他盡主觀的努力於教戰,真是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當時客觀形勢逼人還強,他雖盡了主觀力量,也不能扭轉客觀形勢,因此六出祁山終於師老無功,最後在五丈原力瘁而死。

諸葛亮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