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新式利器",简单坚固

安营扎寨,古代行军打仗的必备科目,有近水、背风、远崖、近树、防雷等许多讲究,坚固的营寨是大军可以得到充分休整的基础,既可以抵御敌军的偷袭,也可以用来迎战来犯之敌,从古至今都是将领们不敢马虎的大事。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结寨

“寨”这个词在成语里意为防卫用的护栏、围栏,是建立营盘的基础,古时多就地取材,主要材料以树木、砂石、黏土为主,也有在不同地域使用特殊材料的护栏,比如在寒地作战时,通常会以水浇墙,筑起的营寨也是异常坚固,在布置方式上来说大体分为三道防卫措施,外围是至少三道深达丈许的堑壕,在堑壕后筑起接近一米左右的护堤,护堤上加装护栏和雉堞,在其中布以削尖的木桩,这样一道完整的“营寨”护栏才算完工,如有来犯之敌,想越过这样的防护围栏难度着实不小。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防爆墙

到了现代,扎营结寨就不必这么麻烦了,如果是高烈度的战争,以现代兵器的威力,这“小小”的防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以轻武器为主的战乱或者冲突地区,这种“结寨”方式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可以保证营盘内的人员免受外界的侵袭。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我们在电影里也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场景,美国的士兵在动乱地区经常会部署一些军事设施或者使馆之类的标志性建筑,而在其周围建立起来的围栏都是以搭建的土石结构防御墙,内部由士兵把守,来抵挡反对者的攻击。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这种防御墙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寨”,现代被称作防爆墙,这是一种在动乱地区建立防御工事的基础防御措施之一,其组成包括墙壁、掩体,并配备有警告装置和监控传感器,能够抵挡普通的轻武器、地雷、炮弹,甚至是导弹的攻击,旨在保护围墙内脆弱的建筑物和人员,针对的目标主要是军事行动中的敌方攻击、恐怖主义攻击以及不可预期的工业事故等。

堑壕

一战时期,在西线战场,堑壕战成为了主要的对战形式,双方士兵躲在堑壕里你来我往,打的不亦乐乎,用沙袋堆起的防御工事也逐渐演变成了最早期的防爆墙,它在阵地战、防御战、机场防卫作战、海滩防登陆作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这和古代时期的防护围栏没有多大的区别。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T墙

战后,一种被称为布雷默墙或者是T墙的防爆墙开始流行起来,这是一种高度在3.7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可移动结构,用作军事基地和车辆交通控制的一种较小型布雷默墙高度在0.91米,因为造型类似倒着的字母T而得名,是美国人从以色列人那里偷学来的技能,这种防爆墙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被广泛应用。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2013年时,美军曾经花费数百万,购买大约600多块这类T型墙在卡塔尔军事基地建立起一道防御屏障。

专业的防爆墙

现代的防爆墙已经开始自成一个体系,并有专门的公司进行生产设计,并提供配套的服务,比如Hesco 海斯科、Mifram 米夫兰、Leonardo 莱昂纳多S.P.A.等公司生产的军事防御屏障系统。

以Hesco的MIL军事防爆墙为例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MIL防爆墙作为一个防护单元,可以用最少的人力、设备和填充材料更快地完成组装工作,一堵10米长的防爆墙只需要两个人和一台设备用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建造完成,如果使用RAID系统部署的话,速度更快,一分钟可以部署300米的防护装置,但如果使用沙袋的话,同样体积的墙将需要8个人用8个小时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并需要三倍的填充材料。

MIL单元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随地的建立防御屏障,展开单元,充填就近可用的材料,如沙子或土,这种防爆墙可以抵御高能炸药、RPG、5吨车辆以时速50公里的速度冲击、7/14.5/30毫米口径武器系统攻击、120毫米迫击炮弹、81毫米迫击炮弹甚至是炮兵武器的攻击等等。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TERRABLOCK(防御屏障)也是防爆墙的一种,用于防止敌对车辆未经授权闯入的防御围墙,它可以抵御一辆6.8吨的卡车在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撞击,并采用了能量转移系统,以尽量减少对防御墙影响,同时采用防爬网,提供表面安装保护。

TERRABLOCK(防御屏障)采用组合连接的焊接网格板,是一种可快速部署的防御围墙,它不需要任何的基础搭建,周围环境没有影响,填充材料也是就地取材。

防爆墙,现代军队安营扎寨的

另外还有Mifram公司开发的MVB2018X,也是一种可以快速展开和搭建的防御墙系统,它可以抵御7.5吨的卡车以50 km / h速度的撞击,防御墙的每个单元的长度为1.18米,宽度为0.53米,高度为0.82米,质量仅为24 kg,安装它只需要一个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