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身處陰溝 亦仰望星空

引語:王爾德說:“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紛紛雜雜的困擾,我們也許會跌進陰霾迷失方向,也許會用淚水澆灌放棄。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請你抬起頭來,去仰望那一片自己親手佈置的星空,請記得它的珍貴,記得它的炫美,更要記得自己曾在起點許下永遠向前的諾言。


《月亮與六便士》

“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耐閱 |  縱身處陰溝 亦仰望星空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平凡的證券經紀人,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夢想多麼妖冶,多麼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或者利祿,或者求功名利祿而不得的怨恨。月亮是頭頂上的理想,而現實是腳下的六便士。在現實與理想之間,該如何選擇?這樣一個永恆的辯題其實並沒有最標準的答案。決定就在你的心裡,我們要好好問問自己,到底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吶喊》

“100年後,我們還在重讀魯迅。”

耐閱 |  縱身處陰溝 亦仰望星空


作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吶喊》其實不只是課本上的一篇孔乙己。它更是於寂靜中的爆發,於無人處的立足,是亦如其名的一聲劈開虛偽的吶喊。是魯迅向著一切有違自由與人性的靈魂發出的怒吼,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中一盆潑頭而來的冷水。孔乙己,狂人日記,藥……其中一個個鮮活的虛構人物,卻又有著難言的真實感。我想,我們對魯迅的記憶不該只停留在那年的課下注釋。讓我們來重讀魯迅吧,你會啞然驚覺,百年前那個曾熾熱燃燒的生命,依舊會滾燙到如今的你和我。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虛度年華,苟且偷生,還是將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貢獻給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業?

耐閱 |  縱身處陰溝 亦仰望星空


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結合自身的經歷塑造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英雄形象。通過作者對保爾成長的細緻描寫,讓我們看到一個有思想年輕人的崛起之路:貧窮使他頑強,使他不屈於困難;勇敢讓他知曉人生哲理;他熱愛生活,為人正直······也許生活不易,但是他有思想,有勇敢,有見識註定了保爾不凡的一生。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是為沒有親眼目睹、也沒有親身參加為共和國的誕生所做的英勇奮鬥的年輕人而寫的。”


《病隙碎筆》

在深刻的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與眺望。 相信愛才是人類唯一的救助。“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意義。”

耐閱 |  縱身處陰溝 亦仰望星空


書如其名,史鐵生真正在治病的間隙,擠出時間寫下這些隨筆,對所在的世界和所處的時代進行審視,對生命狀態和人生意義進行思考。

“上帝不許諾光榮與富樂,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難,亦不可以放棄希望——恰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上帝存在。命運並不受賄,但希望與你同在,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現如今,疫情的陰霾雖然覆蓋了天際,但陽光的熱烈總會穿過層層阻礙,在每一個滿懷希望的清晨,破雲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