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镇江锅盖面:面锅里面煮锅盖.

关于镇江“锅盖面”的来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多年前,有对恩爱的小夫妻,平日里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很是甜美。

惟美中不足的是小丈夫的胃不好,老吃不下东西。为调治好丈夫的胃,妻子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有一次,她把竹蔑排成行用细绳穿连起来,平铺在揉好的面团上,然后找来一根粗竹杠,一头固定在案桌上,自己坐骑在竹杠的另一头,上下不停的颠跳挤压,当面团被挤压成薄薄的面皮后,遂用小刀切细下锅,在向锅中加水煮面时,她不慎将一木制的汤灌盖子碰掉到了锅里,因为水烫,就没有捞起,让它和面条一块儿煮了。没想到,这样煮出的面味道却出奇的好。竹蔑压榨的面条上有毛孔,卤汁入味,粗竹杠反复弹压的面,耐嚼而富有劲道,锅盖压煮的面条透熟而不烂,一向胃口不好的丈夫竟胃口大开,一下吃了很多。饭后他问妻子用什么妙法煮出了这么好吃的面,妻子以实相告,丈夫听后认真的吩咐道:“这种方法做出的面条风味别具,美味可口,下次煮面都按此法煮吧”从此,锅盖面的制作方法就在那位聪明贤惠的小媳妇的言传身授下,慢慢地在民间流传开了。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锅盖面-的由来你知道吗?- 镇江三怪之三


正宗的镇江锅盖面,制作工序比较复杂繁琐,既费时,又费力,不利于规模经营,所以时下镇江街头“锅盖面”面馆里用的大多是机制面,这种面的口感与手擀面比是无法同一而语的,但聪明的面老板们以盖浇头花式品种的丰富弥补了它口感上的欠缺和不足。在镇江任何一家“锅盖面”面馆里,你都会看到案板上摆放着十几种各式各样的盖浇头,红的、黄的、绿的、黑的、紫的,五色纷呈,琳琅满目。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盖浇头都是那么的诱人,看一眼,就能让你生津垂涎,谗涎欲滴。如果你囊中不是很羞涩,可以随意选点案板上的肴肉、大肠、酱排、黄瓜、香菜等任意一味荤素成为你碗中面的盖浇头。肴肉光白晶莹,软糯醇香;大肠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酱排肉多汁浓,酥烂入味;香菜和黄瓜鲜嫩脆滑,爽口开胃......鲜浓的汤,筋斗的面,美味的盖浇头,每一口,都让你唇齿留香,回味绵长。

如果你喜欢探古寻幽,在镇江旧城青砖碧瓦弥散着悠悠古韵的老巷里,会很容易找到一间装修得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门前竖一只硕大的由旧柏油筒改制成的老式煤炉,炉下,鼓风机在嗡嗡作响,呼呼生风,炉上,蓝色的火苗时长时短,幽幽的地舔舐着滚圆的锅底,气雾氤氲的汤锅里,一只小小的木锅盖随着沸腾的水花在上下不停的翻滚,这是传说中正宗的镇江“锅盖面”面馆。如果汤锅里的面条是用竹杠跳压出来的手擀面,那你应该庆幸你的运气好的,赶紧坐下来美美的嘬上一碗,因为象这种用原始手工工艺加工出来的正宗“锅盖面”不是在任何一处都能吃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