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大明风华》里,朱棣终于实现了迁都梦,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由此开启了长达二百余年的

“两京制”。事实上,除南北两京外,明朝还在两者之间的凤阳设立了“中都”。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明代三都位置图

明中都的营建

中国人自古便有着浓厚的乡土情怀,若非万般无奈,绝不会“背井离乡”。而一旦在外闯出名堂,首先想到的便是“衣锦还乡”。即便是位极人臣的宰相,耄耋之年也要求个恩准,“告老还乡”。其实,不仅是黎民百姓,便是一统天下的帝王也时时想着回归故乡,恨不得把国都也搬到那里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疆域十分辽阔,“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据阴山至辽东。”(《史记》)但他仍然将国都定在咸阳。项羽据有天下后,执意定都家乡彭城。刘邦称帝后回到故乡,哭着对父老乡亲说:“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史记》)意思是:在外的游子都十分思念故乡,我虽然定都关中,但死后,魂魄终究会回到家乡沛县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曾因开封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想要迁都故乡洛阳。但对定都家乡执念最深的则是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朱元璋墓——明孝陵

洪武元年(163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虽然称帝于南京,但他却一心想定都家乡——凤阳。第二年初年,朱元璋正式下令,在凤阳营建国都,“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明太祖实录》)规划中的这座都城有内中外三重城墙,最内为宫城,周长6里,中间为皇城,周长9里,最外为外城,周长53里。其规模超过后来的北京城,北京紫禁城周长仅6.8里,而明中期加筑外城前城墙周长仅48里。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明中都平面图

都城的修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洪武八年(1375年),经过六年的建设,宫城和皇城已经建设完毕,外城夯土也已完成,只差进行包砖了。但这一年春天,朱元璋却突然下令停止修建。自此后,凤阳城便被称作“中都”,再未有迁都于此的议论。

明中都停建的原因

朱元璋罢建中都,必然有深刻的原因,综合考虑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营建中都劳民伤财。朱元璋出身草莽,少年时便饱受人间疾苦。他登基后十分注重百姓呼声,常常告诫官员爱惜民力。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苏常熟百姓陈寿六头顶《大诰》(为明代律令)来到京城告御状,称当地官员顾英欺压鱼肉百姓,经核查属实。朱元璋严惩顾英,并奖赏陈寿六钱财,免三年赋税。另一方面,朱元璋本人十分节俭,官员等进献陈友谅的镂金床和元朝皇宫内的水晶刻漏,均被朱元璋下令捣毁,以示简朴之心。因此,当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到中都巡视,亲眼目睹百姓因大兴土木而怨声载道、疲惫不堪时,心中顿时产生了动摇。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明中都卫星图

二是打压权臣势力。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建造“六公二十七侯”的府宅,这些人战功赫赫,是大明王朝的奠基者和一等功臣,其中不少又是朱元璋的老乡。随着战事的平息,他们习惯了养尊处优,居功自傲,一旦定都凤阳,便意味着这批功臣衣锦还乡,功成名就。其后果,小则容易滋长骄奢淫逸之风,大则危及皇权,破坏政权稳定。

三是刘伯温的忠告。刘伯温博通经史,尤经象纬之学,是朱元璋的重要谋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对朱元璋定都凤翔一事耿耿于怀。洪武八年(1375年),病重的刘伯温请求返归故里,临幸之际他对朱元璋说:“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明太祖实录》)回乡不久后,刘伯温便去世了,因此这句话竟成了对朱元璋的临终之言。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朱元璋由凤阳返回南京,次日刘伯温逝世的讣闻传至宫中,当天朱元璋便下令“罢中都役”,宣布停止对中都的营建,打消了定都凤阳的念头,决定定都南京。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明代修建的南京城墙

明中都的衰落

明中都停止营建后,这里逐渐成为关押皇室犯罪人员的重要场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分封云南的靖江王朱守谦,因在藩地娇纵淫逸、滥杀无辜,被囚禁于凤阳。靖难之役后,朱棣又将建文帝诸子幽禁于凤阳。此后,囚禁于此的皇室成员越来越多,朝廷先后在凤阳城中营建五座“高墙”供其居住。“凤阳五处高墙,崇垣深渠,门楼敌台,不减郡县成郭。”(《凤阳新书》)后来称帝的隆武帝朱聿键,便曾被幽禁于“高墙”之内。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凤阳城内的“高墙”位置示意图

中都停建后,原本已修建完毕的宫殿建筑成了摆设,失去了实际功用。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令在凤阳城内修建皇家寺院——龙兴寺,为获取木材而此拆去宫城内不少宫殿。天顺三年(1459年)重建龙兴寺时又拆除皇城内中书省等建筑500余间。剩余的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又饱受风雨摧残而坍塌殆尽。因此,至明末皇城和宫城内的建筑已是所存无几,一派残破景象。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重建后的龙兴寺

宫城和皇城作为皇家建筑,普通百姓是禁止入内的。凤阳的百姓只能居住于外城之中,但外城墙仅是土筑,并未包砖。随着长年的风雨侵蚀,到70年后的景泰年间,城墙变得十分残破,“城垣低矮,城池旷野,恐有盗贼生发,事出不测,卒难防御。”(姚夔《姚文敏公遗稿》)盗贼可以轻易越过城墙,根本无法起到防守的作用。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凤阳明中都宫城遗址卫星图

至明中后期的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中都的城墙已残破不堪,受风雨侵蚀倒塌殆尽,远远看去跟平地没什么差别,完全失去了城墙的作用。尽管凤阳的地方官屡屡奏请修缮城墙,但朝廷总能以各种借口敷衍拖延,不予批准。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明朝皇帝,除朱元璋外,并未在凤阳生活过。他们锦衣玉食,生长于深宫之中,对凤阳城和凤阳的百姓并无感情可言;二是明中都规模庞大,修缮城墙需耗费大量钱财,朝廷不愿出资。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明中都午门遗址(摄于1889年)

如正德三年(1508年),担任巡按御史的赵中时奏请修缮中都城墙。于是朝廷便派南京钦天监主事徐天泽前往勘察。一番考察后,他居然上奏朝廷说,四年之内不宜动土,否则有违天时。等到四年后地方官员再次奏请修缮城墙时,朝廷竟然置之不理!

又如嘉靖十一年(1532年),凤阳巡抚刘节奏请修缮城墙。朝廷派南京礼部右侍郎黄绾和钦天监官员许济前往勘察,一番考察后,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建皇陵到今,土脉灵气秘结年久, 诚恐建筑城垣不免开壕动土,关系匪轻”,“今欲筑凿城池,大兴工役,有伤皇陵风气,决当审避”。(夏言《夏桂洲文集》)认为修建城池有碍于皇陵风水(这里的皇陵指位于凤阳的朱元璋父母之陵),最终又不了了之。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今天的明中都午门遗址

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来到凤阳。由于没有城墙可守,守城士兵一战即败。起义军冲入城中,将知府颜容暄等众多官员一并杀害,并放火焚烧官府、皇陵等处建筑。“毁公私庐舍,光烛百里,杀知府颜容暄、推官范文英等六人,武官四十 一人,横尸塞道,焚皇陵楼殿燔松三十万株,杀司香太监六十余人。”(《崇祯长编》)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凤阳明皇陵

此次事件震惊朝野,不久明朝军队收复凤阳。朝廷下令开放宫城,任由百姓迁入居住。自此宫城墙成为凤阳县的城墙,直至清末。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朝廷下令拆除皇城及外城墙,用这些城砖重新修建凤阳府城。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凤阳,烧毁龙兴寺。建国以后,1954年凤阳府城墙被拆毁,宫城也被拆去大半,仅余西墙和南墙西段。

1982年,明中都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这座湮没数百年的古都,渐渐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城市地理:明中都“凤阳城”的兴衰

明中都皇城遗址航拍图



郑宁:《圮而不修:明代中都修城与地方政治》,《城市史研究》2018年第1期;

刘思祥、王幼生:《明中都罢建原因初探》,《安徽史学》1986年第4期;

王剑英:《明中都研究》,北京:青年出版社,200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