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後人提出質疑:祖先已跪500年,無論多大的錯也應該站起來了

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金兀朮被岳飛多次打敗後,原本準備渡過黃河北遁,但就在這個關頭,有個人在他耳邊說了一句話,使得金兀朮放棄了原計劃。沒過多久,岳飛果然被宋高宗召回去,宋高宗嚴令撤軍,秦檜力主議和,隨後岳飛被免職下獄,最終遭賜死。

秦檜後人提出質疑:祖先已跪500年,無論多大的錯也應該站起來了

那句話就是:“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金兀朮聽懂了對方的意思,有秦檜在內弄權,岳飛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得不接受“十年之力,廢於一旦”的結局,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歷朝歷代秦檜都被眾人唾罵,罵他害死忠良之將,罵他卑躬屈膝,阻止恢復河山。

不過,秦檜的跪像並不是從宋朝開始出現的,我們看到浙江杭州、江西、河南、湖北等地都有秦檜跪像,所跪的地方既有岳飛廟,也有岳母墓,還有伏羲陵等。這樣的習慣源於明憲宗時期,浙江布政使周木重修岳飛墓,首次設置了秦檜夫婦的跪像,順應當地人心。

秦檜後人提出質疑:祖先已跪500年,無論多大的錯也應該站起來了

秦檜跪像首次出現的時間是1475 年,距今已經500多年。周木開頭後,明朝不少名士都延續了讓秦檜跪著向岳飛懺悔贖罪的做法,曾經有個叫王汝訓的御史巡到浙江,覺得秦檜的妻子姓王,跟自己同宗,臉面上過不去,就派人悄悄把跪像偷走了,結果他被眾人聲討,嚇得連夜逃走。

可見秦檜下跪贖罪一事,早在明朝時期就成了大家公認合理的事實,在大家心裡,秦檜永世下跪不單單是跪岳飛,更多的是象徵中華傳統文化裡懲奸揚忠、尊崇英雄、唾棄奸惡的是非思想,如果撤走了秦檜的跪像,眾人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

秦檜後人提出質疑:祖先已跪500年,無論多大的錯也應該站起來了

所以,當聲稱是秦檜三十二世孫的秦良提出質疑,認為祖先已經跪了那麼久,無論曾經犯了多大錯,現在也該站起來時,很多人不同意他的認知。秦良是一箇中學教師,他說秦檜沒有任何理由要跪岳母,畢竟岳母的死與秦檜毫無關聯。

秦良認為,秦檜的跪像早就該被拆除,因為害死岳飛這件事,秦檜頂多推波助瀾,真正希望岳飛不再出現的人是宋高宗趙構。其實從客觀層面上來說的話,秦檜並不像秦良所說的那麼無辜,為秦檜設置跪像,本身也不代表將所有過錯扣到秦檜一個人的頭上。

秦檜後人提出質疑:祖先已跪500年,無論多大的錯也應該站起來了

好比陪秦檜一起跪岳飛的還有張俊、万俟卨,張俊甚至是名震一時的抗金將領,但他依然因為協助秦檜而背上了罵名。另外當時秦檜的罪過並不止陷害岳飛這一條,真要列舉起來的話恐怕數也數不完,秦檜跪岳飛,在人們心裡有忠奸分明的代表意義。


秦檜後人提出質疑:祖先已跪500年,無論多大的錯也應該站起來了

秦良提出這樣的觀點,多少是受到中國傳統的祖先根源崇拜影響,祖先不光彩,自己臉面上也過不去,但在21世紀,明理的人自然不會覺得祖先犯錯要讓後人承擔,如果秦良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聲討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