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有哪些才華橫溢的名人?

洪浩江蘇南通


漢魏以來,兩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也。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曹植,南朝文學家讚揚曹植,天下有才共十鬥,曹植佔才高八斗。憂國忘家,捐驅濟難。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首《甄宓傳》 ,天下第一美女贊理想篇。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芳澤無加,氣若幽蘭。

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謫仙人、詩仙。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繡口一吐半個盛唐。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浪漫主義詩人之祖。

蘇軾,文星曠世,千古奇才。百世一人,千載一時。中華詞聖。胸有萬卷,心無點塵。詩詞文章書法繪畫集大成者,天下無雙。千古英雄,江山如畫,人生如夢,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時多少豪傑。千古風流人物。


東方史證


這個那就實在太多太多,個人建議,先自個去新華書店買一套中國通史及通史參考系例叢書,這套書目前應該是國內最詳細記錄了從遠古至新中國建國前所有的朝代年代,各行各業凡有一點聲聞百里的人名,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通史和通史參考裡皆有儘可能的文史資料做記錄,這樣子回答,小編你滿意不?


隨遇而安的道士


分享一下嘿嘿。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說《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國家的祖先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 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子有兩個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萊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到了唐朝武宗時期老子被定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卻認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MY旺仔


周朝的李耳

戰國的孔、孟、莊

秦朝的李斯

漢朝的司馬遷、建安七子

三國的曹氏三父子

東晉的謝安

唐朝的李太白、杜工部

南唐的李煜

宋朝的陸游、范仲淹、司馬光、王安石

元朝的關漢卿

明朝的宋濂、施耐庵、羅貫中

清朝的納蘭性德、紀曉嵐

等等,歷史的長河從來都不缺才華橫溢之人,他們都是文學星空中奪目燦爛的。


小晴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

才華橫溢者多如繁星,

特別是古秦漢之前,

遠古神話時代的神農、倉頡、燧人氏…

商周時期的周文王、姜子牙…

春秋戰國的老子、孔子、孟子、墨子…

蓋傳世者十不足一。

秦漢以來則更多,

如李斯、賈誼、李白、韓愈、蘇軾、紀曉嵐…

近代以來中西文化交融,百花齊發,

才華橫溢者更是恆河沙數,

如魯迅、朱自清、巴金、金庸、古龍…

個人就著重推薦毛主席——詩詞、書法、思想、軍事、政治等等眾才藝集於一身,不得不說!




慕容青楓


《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曹植一人獨佔得天下八分才氣,與李白蘇軾並稱為二千年一遇的“仙才”(王世禎語)。

此外還有一人可以一提,便是“江郎才盡”典故的出處江淹,江文通。

《晉書》記載:淹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他的《恨賦》,《別賦》都是一等一有才情的文章。



是石蛙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王勃才華早露,14歲,應舉及第,後來他的才華更是鋒芒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為初唐四傑。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今存有《王子安集》。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集團。作為一個集團,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頹廢綺麗的風氣,“思革其弊,用光志業”,致力於改革六朝文風,提出一些革新意見,開始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臺閣移到江山和邊塞,題材擴大了,風格也較清新剛健,對於革除齊梁餘風、開創唐詩新氣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影遊頑童


韓非子:他是法家的一個代表人物,也是一個十分勵志的人,他說話結巴,但最後經過努力成為了著名的哲學家和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國的開山鼻祖

李斯:他是幫助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的一代功臣,還發明瞭小篆,在文學上的成就也非常矚目,魯迅對他的評價都十分高。

韓信:他被稱為兵仙,是一個非常著名大的軍事家,幾乎是所向無敵的一位將領

李白:李白唐代大詩人,一生飲酒,詩從酒出,“李白斗酒詩百篇”,千古流傳

陶淵明,東晉人,詩中有酒,酒中有詩

方孝孺:他是明朝非常有名的文學家、學者

袁崇煥:其實他算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


道乃天成


太多了,古代不像近代以來,有影像記錄,有大數據,有多媒體,有自媒體,每個人都是記錄者,發展到現在幾乎沒有文盲的存在!而古代能夠書寫者那都是少數的,所以能夠有名聲或者說能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的,個人認為不管名聲好壞,至少在當時那個時代都是才華橫溢的!


東北小曼巴


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有才華的人都編入道教的天仙府,天仙府仙師個個是各行各業的狀元。為偉大的中華文化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