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地區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毒窩”的?又有著怎樣的歷史?

麻花的故事


什麼是金三角

“金三角”指的是緬甸、泰國、老撾這三個東南亞國家邊境地區的三角形交叉地帶,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

這一地帶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三國交界,各自利益交割,勢力盤根錯雜,導致此地不受法律的控制,導致農戶們大肆種植鴉片,故此成為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毒品原產地。在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巔峰時期,每年從這裡流出的毒品就有3000噸之多,佔到了世界毒品總量的百分之七十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那些出名的毒品基地,都是這麼一個存在,比如中東的金新月地區,其位於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一直亂得不行;而南美得銀三角地區同樣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的邊境交界地區。

多種勢力的糅合,與世隔絕的環境,足以讓這些地方變成一個畸形的地方。而之所以會形成這麼一個罪惡之地,除了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環境以外,歷史因素也是很重要的。每個“毒窩”都是歷史的罪惡遺留,或者說戰爭的後遺症。像金三角,其實追根溯源,還是當年英國殖民東南亞所遺留的問題。

英國殖民者留下的禍根

18世紀中葉,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被英國列為殖民領土。鴉片戰爭前期,英國為了控制亞洲地區的殖民地,向泰國等向東南亞國家大量輸出鴉片,比如中國、泰國、緬甸、印度均淪為鴉片輸出的主要國家。咱們當年不還打了鴉片戰爭嘛,這也導致了我國百年的近代屈辱與歷史變革。

最初鴉片還是在印度搞,後來發現印度太遠了,為了提高鴉片的產量,降低運輸鴉片的成本。英國開始在東南亞地區種植鴉片,金三角地區長日照、低緯度、高溼度的雨林性氣候十分適合鴉片的種植。而且當地的居民生活環境落後,但民風彪悍,而且勢力分佈複雜。英國不僅可以獲得廉價的勞動力,還可以通過鴉片的利益來安撫當地的各方勢力,達到控制這塊區域的目的。於是包括金三角地區在內的大塊地區便成為了英國建立在東南亞地區的鴉片生產基地。

鴉片合法化

前面說了,英國會通過鴉片的利益來安撫當地的各方勢力。英國不會自己種植鴉片,他們只是提供種子,教授種植技術,然後充當回收者,用金錢或者武器去換取。底下的殖民地各方勢力因此而獲利,於是鴉片種植業盛行。這一點和當年在非洲的黑奴貿易其實沒多大區別,西方殖民者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抓黑奴,他們只需要提供金錢和武器,那些非洲酋長們便會到處去征戰,將奴隸賣給西方人。所以西方人只是充當了一個販子的角色。

由於鴉片的鉅額利潤,或者說長期形成的產業結構固定,英國人離開後,在原殖民地這些國家,種植鴉片依然保持合法。

比如老撾的經濟水平落後,老撾政府不得不依靠出口鴉片來維持國家的經濟,人民也不得不通過種植鴉片來維持日常的生活,因此在一段時間裡,在老撾種植、販賣鴉片是完全合法的,並且老撾政府還徵收國“鴉片稅”。

有了政府的支持,毒梟們更加肆無忌憚的販賣毒品,緬甸政府看到老撾發鴉片財,也有樣學樣,開始在國內建設“鴉片產業鏈”,唯有泰國的情況相較要好一些,因為這個國家一直沒有成為殖民地,其國內環境要好於緬甸等國。

生活所迫

聯合國發表禁止種植鴉片的公文之後,泰、緬、老三國開始控制金三角地區的“鴉片種植業”。

當時,金三角地區的經濟水平、基礎建設、文化環境極其落後,當地80%的百姓依靠種植鴉片生存, 貿然禁止種植鴉片,可能會造成金三角地區發生武裝暴動。果不其然,當地民眾大力支持販毒武裝在金三角駐紮,像咱們熟知的坤沙,其鼎盛時期擁兵數萬,連坦克直升機都有,其甚至可以公然與政府武狀對抗。如此一來,禁止鴉片的禁令便成為了一紙空文,同時促使金三角成為了販毒武裝組織的天堂,就這樣,金三角變成了世界上最危險的毒品供應基地。

政府無能

鴉片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當婦女兒童將鴉片視為生活必須品的時候,這個國家便已經走向了滅亡的邊緣。 然而緬甸、老撾的政府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無力迴天。

緬甸連年戰亂,無暇禁止鴉片。老撾的政府官員與毒梟們稱兄道弟,泰國在禁毒方面更是敷衍了事,金三角地區的販毒情況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導致金三角成為當地一些“割據武裝”的根據地,他們通過販賣鴉片來換取軍火,金三角地區的混亂成度可想而知。

近年來,國際上對於毒品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強,金三角在毒品市場上的影響逐漸減弱,但依舊無法完全的扼制金三角地區生產鴉片的現象。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其實金三角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毒品犯罪。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國力孱弱的老撾且不講,其目前根源之所在,乃是緬甸內戰。緬甸政府與緬北武裝勢力的對抗是導致金三角毒品如今依然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因為在緬北武裝儼然各自都是相對獨立的政府狀態,在他們的背後支持下,金三角便是毒品天堂。只要國家亂局一日不解,金三角將會一直存在。

當然老撾、緬甸、泰國並沒有盡最大力度懲治販毒也是一個原因,因為金三角地區與這三個國家存在的一定的利益關係。

雖然大多數的國家都在合作追捕這些毒犯,但如果罪犯逃到了一個國家的範圍內,其他國家肯定不會願意讓其他國家的警察或是軍事力量進來,因為這又涉及到了政治和外交方面的事情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更何況國家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矛盾與分歧!一方面想剿滅這些毒犯,另一方面,也希望這些毒犯,能對其他的國家產生制約的作用!

因此我單方面認為,金三角並不會輕易的消失,毒品依舊是人類社會不可輕視的惡性疾病,治療這個疾病唯一的方法就是“人性”,而“人性”恰恰是毒梟們最缺少的東西。

他們為了利益是不擇手段的。電影《湄公河行動》有這麼一個片段,當地的原住民在毒梟的逼迫下種植毒品,如果不聽話,就會被砍斷手腳。所以,懲治這些毒梟犯罪分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白話歷史君


金三角地區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毒窩”的?又有著怎樣的歷史?


在香港早期的電影裡經常提起一個名字“金三角”,那裡有國民黨殘餘部隊,還有神秘的坤沙,很多人知道那是一個神秘的制販毒品基地,那裡戒備森嚴,常人難以接近,到處充斥著毒品和殺戮。

那麼,“金三角”究竟在什麼位置,有多大,那裡的毒品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今天,葛大小姐就細說一下這件事。

“金三角”是怎麼來的

古老的湄公河與美塞河在泰國、老撾和緬甸三國交界處會合,上游大量的泥沙在這裡淤積形成了一個狹長而肥沃的三角地帶,在罌粟之前,這裡大量種植玉米,每年的三四月份,一眼望去,三角洲的莊稼一片金黃,“金三角”便由此得名,總面積15到20萬平方公里,三千多個村鎮,這裡民族眾多,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政府鞭長莫及,成了名副其實的三不管地帶,權力和秩序的真空。

泰國在三國交界處樹立了一塊泰文和英文共同撰寫的“金三角”字樣牌坊,成為這裡最為明顯的標誌。

在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有一個禁毒紀念館,進門就能看到一段這樣的文字“撣邦種植鴉片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由英國殖民者引入的”,也就是說,這幫人把鴉片帶到中國之後,又把鴉片引進到這裡。

1825年,一支全副武裝的英國考察隊憑藉先進武器佔領了這裡,發現金三角土地肥沃,雨水充足,人民貧窮,又處於三不管地帶,不種植鴉片簡直是浪費,於是,英國的紳士們帶來了罌粟種子,並負責傳授種植、提煉技術和收購銷售,生產的鴉片大量銷往中國,鴉片戰爭後,《中英會議緬甸條約》簽訂,中國喪失了果敢、班洪四個縣,被英國完全控制,清政府被迫同意鴉片合法化,金三角鴉片種植進入瘋狂階段。

鴉片屬於懶人作物,投入小效益高,不佔用大量人力,不需要施很多農藥化肥,而且儲存方便,最關鍵是收入高,一畝鴉片相當於十畝糧食,優勢非常明顯。

到了20世紀初期,第一個鴉片生產高潮來臨,產量從最初的數十噸到1911年的3000噸,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毒品基地,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每年的海洛因產量佔全球的60%到70%。

泰國首先對鴉片進行打擊,很多毒梟轉移到緬甸境內,為躲避政府禁毒,毒梟們配備武器,結伴同行,使用騾馬,穿行在人跡罕至的叢林中,為了對抗政府,一些實力雄厚的毒梟開始購買先進武器,建立自己的武裝,逐漸形成了幾支龐大的勢力。

在緬甸,父親帶著5歲的兒子吸食鴉片

一支軍隊和兩個大毒梟將金三角毒品推向高潮

這支軍隊就是國民黨逃到金三角的殘餘部隊。1950年2月雲南解放,國民黨第八軍237師709團少將團長李國輝帶著一千多殘兵敗將逃到緬甸,第八軍軍長李彌的副官鄧克保一同隨行,臺灣“國防部”的指定是讓自謀生路,為了不被緬甸政府消滅,他們一邊招兵買馬,開荒種地,一邊為毒販充當保鏢,收取保護費,解決軍費來源。

緬甸軍隊1.5萬人前來圍剿,哪裡是國民黨殘餘的對手,死傷慘重,最終雙方停戰議和,國軍殘餘有了立足之地,蔣介石聽到勝利消息,興奮不已,立即命令李彌為總指揮,將這示殘餘部隊改編為“雲南救國軍”,配備美國軍事顧問,每月20萬美元軍費,經過擴充,下轄3個軍區,3個軍,20個縱隊,兵力達到3.5萬人,製毒、販毒依舊是這支部隊不願捨棄的重要財源。

1962年,老撾、緬甸、泰國向聯合國告狀,蔣介石迫於壓力,只好撤兵,而副總指揮段希文被臨時留下來堅守,帶著數千人竄入泰國,由於段希文不聽招呼,臺灣方面斷供,1970年,泰國政府軍讓段希文攻打反政府武裝,來換取合法身份,段希文只用兩天,以傷亡400人的代價,就把泰國政府20多年沒有消滅的反政府武裝搞定了,泰國政府立即為他們發放公民證和居住證,編入政府軍,後來,這些人逐漸上繳武器,解散隊伍,成為泰國的合法公民。

“鴉片將軍”羅興漢。羅興漢是緬甸撣邦人,小學畢業後進入軍事進修班,讀書期間經常混跡於國民黨殘餘部隊,給軍官跑腿打雜,畢業後當上了當地楊家家族武裝隊的隊長,楊家武裝被政府軍消滅後,羅興漢投奔國民黨殘餘部隊,很快,國民黨殘餘部隊撤回臺灣,一部分遠走泰國,羅興漢就把楊家武裝的殘餘組織起來,專門幹押運毒品的買賣,正當生意紅火之時,被緬甸軍方逮捕,而軍方的情報機關則暗示他,只要和政府合作,就可以合法經營毒品,羅興漢立即接受整編,並當上了果敢縣人民主席,有了政府的默許,羅興漢建立了千匹騾馬規模的運毒隊和幾個海洛因提煉廠以及大型倉庫,建立了毒品產銷一條龍,成為名副其實的“鴉片將軍”。

羅興漢的崛起讓緬甸政府如坐針氈,1973年他們要求羅興漢解散隊伍,上繳武器,財大氣粗的羅興漢根本不吃這一套,無奈之下,緬泰兩軍在美軍幫助下,打的羅家軍節節敗退,如喪家之犬。

“鴉片大王”坤沙。就在羅興漢和緬甸政府周旋之時,另一股勢力在坤沙的帶領下崛起了,坤沙的爺爺和父親都是村長,作為繼任村長,坤沙建立了自己的販毒隊伍,因為經營有方,幾年時間就成了金三角的重要人物,政府軍剿滅羅興漢的時候,識時務的坤沙宣佈效忠緬甸政府,搖身一變,成了自衛隊指揮官,還收編了羅興漢的餘部,大力經營自己的毒品王國,明目張膽的設關卡收取毒品過境稅,建立自己的工廠,控制了金三角絕大部分毒品生意,成為最大的販毒集團。

1969年,如日中天的坤沙被緬甸軍方誘捕,在泰國政府斡旋下,關押兩年就釋放了,繼續幹回老本行,1988年他徵收的保護費達到2億美元,1989年達到4億美元。和羅興漢本人吸毒不同,坤沙不但自己不吸毒,還嚴禁士兵吸毒,一旦發現立即槍斃。90年代,在各國的共同打擊下,坤沙的“鴉片帝國”開始沒落,1993年,他宣佈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由於內部分裂,1996年坤沙向緬甸政府投降,隨後移居仰光,2007年10月26日病逝。

在世界各國的壓力下,2005年,“金三角”相關國家終於停止罌粟種植,重新種回了玉米,2006年,罌粟種植面積縮減為20萬畝,為百年來最低點,人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葛大小姐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金三角成為毒窩是有客觀原因的。

金三角是是緬甸、老撾、泰國交界地區,總面積15-20萬平方公里。

這裡有兩大特點,

第一無政府主義。

金三角自古以來是地方勢力控制,而不是緬甸或者泰國政府。

以緬甸境內的金三角來說,控制在諸如佤邦、撣邦、果敢等無數地方勢力的手中。

緬甸政府管不了這裡,基本都是當地土司和軍閥控制。

所以,這裡談不上什麼法律制度一說,基本是無政府主義。

第二貧窮且交通不便。

這裡平均海拔三四千米,是連綿不斷的山地和原始森林。

如果在這裡大面積種植糧食,因為山地、森林地形,人民連餬口都極為困難,更別說如果滿足其他日常消費品的購買。

而且,即便他們改為種植比較值錢的經濟作物,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山路崎嶇,貨物根本就運不出來。

採用馬幫之類運輸,費用太高,運費比經濟作物諸如甘蔗之內還要值錢的多,沒辦法搞。

這種情況下,種植鴉片幾乎是唯一的方法。

因為鴉片可以在山地種植,對土壤要求不高,尤其喜歡緬北這種溼熱環境。

同時,鴉片收穫以後,一小包就可以有比較高的價值。

很值錢的鴉片,一二匹馬就可以背下山運出去,這樣山民才能生存。

其實,山民們種鴉片並不賺錢,最多隻能維持一年最基本的生存而已。

美國方面做過統計,在緬北的山民種一畝鴉片,收入只有幾十美元的收入。

但經過幾次轉手賣到美國市場,則可以達到幾萬美元。

同時,當地的軍閥為了建立武裝力量和緬甸政府軍抗衡,也需要很多的軍費。

但緬北值錢的東西就是木材和玉石。

而木材運不出去,等於0;玉石雖值錢,想要維持一支軍隊還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這裡的軍閥基本都把視線放在了鴉片上,或明或暗的做鴉片生意,甚至連緬共都參與其中。

通過鴉片毒品貿易,他們可以獲得鉅額經費。比如坤沙的撣邦武裝就有1萬多人,而羅星漢也有數千人的武裝力量。

其實阿富汗也是一樣。

在塔利班統治時期,讓阿富汗山民大量種植鴉片以販毒換取經費。而塔利班自己是不能吸毒的,因為違背教義,完全是以此養軍。


薩沙


大家好,我是老蟲,今天來說說金三角。

全世界有“三大毒窩”,一個是位於東南亞的泰國、老撾、緬甸三國交界的“金三角”,另一個是位於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國交界的“金新月”,還有一個是位於南美洲秘魯、玻利維亞、哥倫比亞三國交界的“金半月”。這其中產量最大的就是“金三角”。雖然這些地方都帶有一個“金”字,但這些地方並不盛產黃金,可這些地方盛產毒品,每個毒品販子都能輕而易舉的獲取大量美金,就像“撿金子”一樣簡單。

1、是誰將罌粟帶到金三角

金三角地區的面積有15萬平方公里,該地區生活著十幾個民族,人口有100多萬。金三角地區被崇山峻嶺包圍,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這裡氣候炎熱,水量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適合罌粟的生長。

1852年,英國佔領緬甸,隨後英國人就強迫當地人民大量種植罌粟。英國人將製成的鴉片銷售到中國,獲取暴利,此後,罌粟就成為這裡的經濟支柱。19世紀初期,英國放棄了種植鴉片這一骯髒行徑。但法國卻步英國後塵,繼續幹著販賣鴉片的勾當。法國直接派專家來到金三角地區,教授當地農民種植、提煉鴉片的技術知識。直到二戰前夕,法國從東南亞獲取的利益,有一半以上都是來自販售鴉片。二戰以後,法國重返當地,他們和一些部落酋長合作,購買部落種植的鴉片。

新中國成立後,國民黨殘餘逃入金三角,在國民黨的扶持下獲得發展。後來國民黨召回了大部分,還是有幾千人流了下來。雖然他們在1964年投降了泰國政府,但在此之前,這支部隊主要就是靠販賣鴉片獲取利益,維持運轉。在這支部隊的影響下,罌粟的種植區域不斷擴大。

越戰期間,美國為了打擊東南亞的紅色武裝,推行扶持當地武裝的政策,主要就是合作販賣毒品,他們主要供應東南亞。但是美國人很快就嚐到惡果,金三角的毒品追隨著巨大利益,大部分都回流到了發達的歐美地區。

2、金三角進入黃金時期

上世紀60年代,金三角出現了兩大武裝販毒集團,分別是羅星漢和坤沙。羅星漢原本就是給人保鏢運毒的,只有十幾個人,但他腦子活,投靠了緬甸政府,搖身一變成了正規軍。接著羅星漢吞併了許多小股販毒勢力,稱霸金三角。

羅星漢強迫當地居民種植鴉片,然後低價收購。他還在金三角腹地擁有設備齊全的海洛因提純實驗室,還有一支1000多匹馬的馬幫。他是當時世界公認的金三角統治者。但是羅星漢在1973年被泰國政府逮捕,之後他的販毒集團也就隨之瓦解。

羅星漢倒臺後,坤沙悄然崛起。坤沙家族世代為當地土司,有自己的武裝。1962年,坤沙宣佈向緬甸政府效忠,被任命為當地自衛隊的指揮官。坤沙一方面幫助緬甸政府消滅反政府武裝,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權勢,擴大地盤,在自己的地盤上種植鴉片。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坤沙就成為僅次於羅星漢的第二大毒梟,羅星漢被捕之後,其麾下人馬都聚集到坤沙門下。坤沙控制了金三角80%的毒品交易,被稱為“毒品大王”。上個世紀80年代,金三角出產的海洛因佔全世界的75%以上。據世界禁毒機構估算,當時金三角的毒品年產量達到700噸,如果遇到豐收之年,甚至可以達到1000噸。

3、毒品對世界的影響

毒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長期服用會導致便秘、失眠、免疫力下降、抑鬱等症狀,嚴重的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毒品還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首先被摧毀的就是吸毒者的人格尊嚴,讓人忘記廉恥,不顧做人的意義和價值。隨之而來的還有搶劫、強姦、兇殺等嚴重的犯罪行為,被人們稱為“社會瘟疫”。而且吸毒還和艾滋病等疾病的傳播掛上鉤,給社會帶來極大影響。

4、金三角現狀

90年代,各國意識到毒品的危害,紛紛展開禁毒運動。坤沙抵抗了幾年,在1996年向緬甸政府投降,接著被押往仰光囚禁,坤沙與2006年去世。

雖然坤沙的世代過去了,但是金三角的毒品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2005年之後,當地居民在政府的組織下開始轉型,他們砍掉了罌粟,開始種植甘蔗、玉米、水稻等作物。罌粟的種植面積大幅度縮小,最少的時候只有10萬畝。

但是金三角地區長期種植罌粟,輕鬆就可以獲取利益。但種植水稻等作物之後,一年忙忙碌碌也沒有改變貧窮的狀態,很多地區又重新開始種植罌粟。


老蟲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是誰把這個惡魔帶到金三角地區的,現在普遍公認的這是著名的攪屎棍英國做的惡。英國人進入緬甸之後,他們發現這塊土地特別適合種植鴉片,於是他們開始有計劃的,在當地進行種植收購,將鴉片大量傾銷至中國,以此來打開中國市場換取海量的中國白銀。

英國人還仗著自己的船堅炮利,向泰國輸入鴉片,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都流到了英國人的口袋,泰國政府做出了一個非常奇葩的騷操作,那就是放開國內種植鴉片。真不知道泰國的高層是怎麼想的,他們難道不知道鴉片是什麼東西嗎?結果泰國境內也開始大面積種植鴉片。

老撾當時不在英國的控制之下,英國人也沒有威脅當地政府,他們走上製毒之路,純粹是因為另外一個國家,使得壞。

在當時的世界上有兩個大流氓,一個叫做英國,另一個叫法國。當法國這個大流氓看到英國靠著種植鴉片賺的盆滿缽滿,他們的心態就崩了,這個錢不能光讓約翰牛掙了,咱們法國人也得插一腳。

於是他們在老撾開始鼓勵種植鴉片,於是鴉片這個瘟神就此進入了老撾的境內,從此金三角三個國家都開始了鴉片種植。這三國的鴉片產量不僅能夠自給自足,滿足國內的癮君子,還能出口創匯,逐漸形成了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毒品製造中心。

不過讓金三角聲明大噪的還得是後來的國民黨軍。當年解放軍進入雲南,國民黨軍隊迅速瓦解,許多軍隊向解放軍投降。然而,有些軍隊則利用自己在西南邊陲的優勢,逃竄至其他國家,繼續佔山為王。

李彌的93師就是這麼一支軍隊,他們在戰敗之後進入了與雲南接壤的金三角。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面對逃竄而來的國民黨軍隊,當地的政府軍自然不會聽之任之。

可是你別看國民黨軍隊在國內被解放軍打的那叫一個慘,可是這些部隊來到了金三角地區,那就如同天兵天將一般。

這些前來徵繳的政府軍,被打的落花流水,久而久之金三角就形成了以國民黨殘軍為主的地方勢力,各國政府不敢管,也管不了。

問題是緬甸這個地方比較貧瘠,要養活這麼好幾千的敗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迫於無奈,這些軍人不得不開始種植鴉片,有軍隊保護種植鴉片,整個金三角地區的毒品業迅速發展了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軍人不斷地網羅當地人加入毒品貿易,逐漸形成了當地人家家涉毒的局面,這也給後來的清剿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隨著聯合國的干涉,蔣介石不得不將這些部隊中的大部分人馬抽掉回了臺灣,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士兵年紀也大了,再也沒有剛剛進入金三角時的那種強悍的氣質,逐漸金三角的控制權旁落,那些被國民黨培養出來的新生代,成為了金三角地區的霸主。

在國民黨勢力淡出之後,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毒梟逐漸浮出水面,接管了國民黨的勢力,湧現出了坤沙集團這樣的巨無霸型的毒梟。

由於當地人人都參與毒品貿易,政府的清剿就等於在端這些人的飯碗,這使得當地居民和這些毒梟形成的利益共同體。每次政府清剿,這些居民非但不幫助政府,反而幫助毒梟出人出力,傳遞情報,使得政府每次軍事行動都不能達到目的。

不過隨著各國政府打擊力度的增強,金三角的毒品軍閥逐漸走向了末路,最強勁的坤沙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

進入新世紀後,金三角的各國政府宣佈金三角地區停止種植毒品,轉而生產其他糧食,整個金三角地區開始逐漸步入正軌。

但是由於毒品的利潤實在太高,人有不少人鋌而走險,在政府監管不到的地方繼續種植罌粟,火中取栗。金三角要成為無毒地區,各國政府任重而道遠。


歷史評說


一提起金三角,很多人都會聯想出另外一個名詞,那就是毒品。

這個地區屬於緬甸、老撾、泰國的交界地區,因為三國相交,所以又有了“金三角”這麼一個稱呼。但是讓這個地區揚名全球的卻是百害無一利的毒品,為什麼偏偏是它呢?金三角又是如何成為和金新月地區、銀三角地區齊名的世界性“毒窩”的呢?

▲金三角

資本主義殖民開始了金三角的“毒窩”歷史

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腳步十分迅猛,在剝削了國內的平民之後,資本掠奪變得更加重要,於是資本家們就把眼光放到了國外,東南亞就成為他們的目標之一,而金三角又是東南亞的戰略要地,很快便被收入囊中。

▲殖民統治

19世紀末期,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來到這裡,起初他們想要掠奪的是礦產資源,最後卻發現這裡氣候溫暖溼潤,而且種植鴉片的收益更要,於是便開始在這裡奴役勞動者種植鴉片,資本家以收購的方式換取毒品。

金三角地區的人民發現種植鴉片有利可圖,而且如果拒絕種植還會有生命危險,於是紛紛加入其中,將原本種水稻的土地改種罌粟花,成就了全民種植鴉片的瘋狂景象。

“種毒大戶”毒梟的出現

如果說資本主義殖民開始了金三角的“毒窩”歷史,那麼大毒梟的出現就將金三角推向了世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歐洲國家的殖民勢力也退了出去,但種植毒品的傳統卻保留了下來。

▲罌粟

原本當地的居民都是分散種植,各不相擾,只能夠勉強的自給自足,這個時候有頭腦、有膽量、有實力的人出現了。

他們組建部隊、招募人手、開闢土地,原本分散的種植轉變為集體種植,收益也變得更加可觀。

對抗政府,成為真正的“毒窩”

有人會問,毒品害人,難道毒梟們這麼囂張,當地政府不管嗎?

我只能回答“有心無力”四個大字。

毒梟們真正可怕的不是種植毒品的規模,而是他們手中的軍隊,其裝備精良程度絲毫不亞於政府軍隊,而且依靠複雜的地形,儼然成為了國中之國。

▲金三角三大毒梟

這麼一來二去,政府管不了,毒梟們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全世界高額度的需求,成就了金三角世界性“毒窩”的地位。


一介草寇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從金三角的地理位置來分析,世界上的幾大世界性的毒窩分別位於緬甸、老撾、和泰國間的金三角、及伊朗、巴基斯坦、還有阿富汗之間的金新月,更為有意思的是,還有一個是位於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的夾縫當中銀新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三個地方皆為第三世界不發達的國家,且都是三個國家邊界地區。

那位說,為什麼這些地方的國家不去剿滅他們麼?這裡還要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地方並非你想象的那樣,容易剿滅,因為這些毒販或多或少,和這三個國家當中某一個,或者三個國家裡的官員至少有瓜葛,假如說其中一個國家打算去剿滅位於自己境內的毒販,非但這些毒販會提前得到消息,溜之大吉,逃往另一國境內,讓你撲個空之外,沒準還會遭到報復,給當地社會造成動盪,若是聯合剿匪吧,這幾個國家多多少少都不對頭,所以聯合不起來,總之因素多多,才讓這些毒窩一直流傳至今。

其次是歷史問題,我們再看看金三角這塊地方,可是三國的交匯之地,而往往這些地方多為受三國主要民族的排擠而住在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要吃飯的,但是又沒有相應的經濟來源,所以種植毒品是最好的方法,這種當地的文化已經足足有100年以上了,不僅僅如此,他們還有屬於自己的武裝組織,他們的裝備甚至比當地的政府軍還要強上不少,一般若是他們不鬧出多大的動靜的話,三國間的政府將會採取韜光養晦的政策在對付他們,畢竟他們也會給政府提供很高的賦稅的,不過他們也有過分越界的行為,諸如當年的湄公河大案,他們終於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三國聯合起來迫使他們內部交出人來,最終給了我們一個交代。


北派說書人


提起金三角,閃現在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個詞語就是臭名昭著。是的,金三角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毒窩,每年從這裡出產的毒品數量驚人。通過不斷的轉運販賣,金三角的毒品行銷到世界各地,影響了數以萬計的家庭,從而給人留下了非常醜惡的印象。那麼這片土地是何時和毒品掛鉤的?它又是怎樣一步步發展成為世界性毒窩?其中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金三角指的就是泰國、緬甸、老撾這三個國家邊境地區的三角交叉地區,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故而這裡的勢力盤根錯節,法制建設極其落後。金三角大概將近20萬平方公里,這裡土壤肥沃,水肥條件非常好,特別適合進行農作物種植。1825年,一支英國的考察團隊不遠萬里來到了這片土地上,經過這支考察隊的考察以後,他們認為這裡特別適合種植鴉片,所以東印度公司就提供了大量的罌粟種子,他們通過武力或者其他方式強迫當地的少數民族種植鴉片,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在數量上東印度公司在此地所種植的鴉片數量可以說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每年收穫來的鴉片東印度公司加工以後行銷海外,相當大的產量都通過英國的軍艦被押送到中國,毒害中國的士農工商。而這就是金三角淪為世界毒窩的開始。

鴉片不僅禍害了中國,也禍害了整個東南亞。由於英軍的橫行霸道,泰國被迫降低鴉片關稅,一時間金三角的鴉片大量流入泰國市場,為了能夠阻止白銀外流,所以泰國宣佈在國內放開鴉片種植從而達到自產自銷的目的。

由於當時世界環境的複雜,所以金三角出產的鴉片影響的地域還是比較有限的,但是到了1949年以後,金三角毒品的銷路被拓寬,種植也愈來愈規模化。1949年盤踞在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被解放軍打的節節敗退,一部分殘軍通過令人生畏的原始森林到達了金三角這塊地方。在這裡經過和當地土著的一番血戰以後才好不容易定居下來。殘軍人數眾多且又得不到政府的補給,迫於生計他們只能做最為暴利的鴉片生意,以此來購買糧食和武器滿足自身的需求。國民黨殘軍貫徹以毒養軍,以毒護軍的原則,金三角地區的鴉片種植以及走私數量激增。在金三角,殘軍把毒品交易制度化,並且開始大批量生產加工毒品。殘軍向當地種植鴉片的老百姓實行徵收鴉片稅的制度,當地的農戶需要把鴉片產量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上交殘軍(這也是後來當地人驅逐殘軍的原因之一)。殘軍不僅走毒販毒,而且還建立學校培養軍事人才。在殘軍的學校裡有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後來都成為世界級的大毒梟—羅星漢和坤沙。羅星漢是果敢人,據說他的祖上是永曆皇帝手下的副將,此人也許是繼承了祖上的文治武功,硬生生地在紛亂的金三角地區組織起來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通過護毒以及開設工廠生產海洛因大發橫財。在羅星漢的手上金三角毒品規模進一步擴大,除了販賣鴉片以外海洛因也開始大量出產。1973年羅星漢被抓,作為高級政治犯的他一直被關押,直到後來他因為在瓦解緬共的過程中貢獻斐然而被特赦。

羅星漢雖然名聲不如坤沙響亮,但是其開創的模式卻被後者模仿。而坤沙不僅是名副其實的大毒梟,其在國際上的名號那也是相當響亮的。坤沙又叫張奇夫(或張祈福),他是土司的兒子且很早就承襲了土司的職位。坤沙的青少年時代都在殘軍的軍校中度過,畢業以後又成為殘軍的一份子從事於毒品的販賣活動。1960年以後隨著殘軍漸漸都撤回了臺灣,坤沙返回自己的家鄉創辦武裝。1967年坤沙和羅星漢大戰一場,得勝的坤沙控制了金三角百分之七十的毒品生產和轉運業務,所以他自稱為鴉片大王。坤沙在金三角山區建立了非常多的毒品加工廠,他招募一大批技術人員在深山老林裡造海洛因,從中他謀取到了鉅額的利潤。

金三角在坤沙的手下發展已然到了頂峰,80年代初期,金三角毒品產量在700噸左右,到了1988年猛增到1200噸,1989年毒品產量翻了一番,1991年後更是突破了3000噸。由於產品質量上乘,金三角毒品已經成為高質量毒品的代名詞。世界各地的毒梟不遠萬里來此加入坤沙的販毒武裝,金三角毒販的數量激增,從而形成了一個臭名遠揚的大毒窩。而這個毒窩不僅僅是走私毒品,人口販賣,情色賭博,所有見不得光的交易都會在這裡進行。不要看這個地方大多數都是一些破敗的小竹樓,但能夠在此地消費的大多數都是有錢人,其中不少是中國人。盛極必衰,隨著坤沙集團向政府軍繳械投降以後,金三角的毒品網絡也隨之崩塌,不少毒品工廠被政府軍摧毀,那些以種植鴉片為生的百姓們也都改種茶葉以及發展當地的旅遊為生。不過雖然政府軍一直在努力清剿當地的毒販,但是金三角的毒品仍然是尾大不掉,仍然是令三國領導人頭疼的一個大問題。


木劍溫不勝


在中國南部的中南半島,有這樣一塊知名度極高的地方:它坐落在泰國、老撾、緬甸交界處,總面積達到了15~20萬平方公里,這裡叢林密佈、土壤肥沃的同時,由於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多地少等原因,這塊地區道路崎嶇、交通閉塞,讓這三國政府的軍隊鞭長莫及。正因如此,這塊三不管地區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不在任何一個國家掌控之中的政治、經濟條件,成為了世界文明的毒品生產基地之一。這塊地區就是著名的金三角地區。那麼,金三角地區到底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毒窩的?這裡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

金三角的罌粟花田

其實,在毒品滲透到金三角的每一個角落之前,這裡曾是一個普通不過的農業產地。在這個河流衝擊而成的三角洲,肥沃的土壤與優越的水源,讓這裡的莊稼長勢並不差,秋天一到,田裡的麥穗遍地金黃,金三角因此而得名。而有關於金三角的種植毒品歷史,其實只能追溯到150多年前的19世紀中葉。由於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導致有著4億人口的中國成為了鴉片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以英國為首的貪婪殖民者,為了向中國更快地輸出毒品,將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選為了毒品種植加工基地。

金三角製造的鴉片

從19世紀末開始,英、法、美等國貪婪於鴉片種植銷售帶來的巨大利益,這些殖民者先後派遣不少人員前往金三角,為這裡的居民提供鴉片種植、提煉,以及銷售技術,當然,這些殖民者也是毒品最重要的收購商家。據資料顯示,20世紀五、六十年代迎來了金三角地區第一個鴉片生產高潮,這裡所所生產的鴉片,從以前的數10噸,翻倍增加至上百噸。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金三角毒品生產銷售已經形成了一條特色的產業鏈,這裡種植的罌粟數量眾多,海洛因加工工廠技術人員操縱機器設備技術嫻熟,這就保證了金三角地區所生產的毒品質量上乘,許多世界級的毒梟開始陸續出入東南亞地區,逐步將金三角變成了一個世界性“毒窩”。

虎門銷煙

不僅如此,隨著二戰的結束,還有越南戰爭的爆發,原本就由多個民族交雜聚集的金三角,爆發了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和地緣政治。比如國民黨位於雲南的一直殘軍——李彌部,就被迫逃入了緬甸境內,這支走投無路的殘餘勢力,憑藉著手中武器與緬甸政府虛弱,再加上沒有國籍,他們被迫踏入了金三角地區,走上了以兵販毒、以毒養兵的悲劇道路。

金三角地圖

而且,由於金三角地區本來就有非常複雜的民族矛盾,養毒、販毒成為了這個地區人民賴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從此以後,由於毒品所造成的矛盾與戰爭,讓死亡的陰影一直籠罩在金三角地區上空。毒販子們貪婪於眼前的高額利潤,金三角的普通民眾又只能以生產和販賣毒品為生,這個地區的政治和軍權又掌控在地方軍閥勢力手中,這才讓販毒集團牢牢地紮根於此,造成了數不勝數的毒品悲劇。

當然,金三角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周邊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因此,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的共同努力下,金三角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不斷下降,尤其是2005年之後,金三角地區罌粟的種植面積只剩下20萬畝左右,達到了近百年來的最低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在各國尤其是中國的努力之下,金三角將被徹底剷除毒品,成為名副其實的金三角。


鳶飛九天2018


金三角位於緬甸、老撾、泰國交界處,泰國政府曾在此樹立一塊刻有“金三角”的牌坊,因此得名。

金三角能夠有今日的知名度,與鴉片的種植與銷售關係最大。

一般認為,是英國人將鴉片帶入到亞洲,東印度公司成立後,開始在全亞洲範圍內販賣鴉片,其實在此之前,東南亞國家就有種植、吸食鴉片的傳統,但在政府的圍剿下,一直沒有形成規模,所造成的危害也十分有限。

英緬戰爭後,英國人驚奇的發現,這塊水網密集叢林密佈的土地,是種植鴉片最合適的土壤,於是開始有計劃的在當地種植、收購鴉片,然後運到中國謀利。

同一時期,泰國迫於英國的軍事壓力,同意降低鴉片關稅,讓東印度公司的鴉片進入國內,後來為了阻止資金外流,乾脆放任國內自行種植。

老撾是法國的勢力範圍,開始並未涉足鴉片貿易,後來法國殖民者看到英國人發大財眼紅,也開始在當地鼓勵種植鴉片。

就這樣,金三角地區的鴉片種植從原有的自產自用,逐漸發展成一個頗具規模的種植中心。

一戰結束以後,英法等國懼於國際國內的壓力,放棄了鴉片貿易,但金三角的鴉片產銷已經開始自成體系。

1949年以後,部分GMD軍隊撤入與雲南接壤的金三角地區,負隅頑抗,以李彌的93師為最多,這些軍隊在國內是豆腐渣,到了金三角,就是神兵天降,打的前來剿匪的政府軍哭爹喊娘,只能任由他們在當地做大王。

而金三角特殊的地理環境,也是這些山大王做大的重要原因,現在所說的金三角,範圍涵蓋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琅南塔省、豐沙裡、烏多姆塞省,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海拔超過1000米,交通閉塞,林木茂盛,雨量充沛,自然環境十分複雜,歷史上一直有領土爭議,且從未被某一個政權長期控制,即便是沒有GMD潰軍,也是個山高皇帝遠的土匪窩。

新中國成立後,雲貴川地區的毒品種植生產被全面剷除,鴉片種植中心轉移到秩序混亂的東南亞地區,隱居金三角的士兵,為了生計,開始了販賣毒品的勾當,由於他們兵強馬壯,且富於經濟頭腦,很快控制了當地的毒品貿易,影響越來越大。

在此過程中,他們大量招募本地人從事毒品生產加工和貿易,毒品種植成了當地人生存的重要途徑。

到了60年代,在聯合國的壓力下,大部分GMD軍隊撤回彎彎,留下的也因為年紀原因,逐漸淡出,隨之而來的是那些被國軍培養起來的本地人接過產業,迅速崛起,出了一大波享譽世界的賭王,如羅星漢、坤沙、彭家聲等。這些人與中國淵源很深,例如被美國政府稱為“海洛因教父”的羅星漢,祖上是南明流落到緬甸的舊將,到他已經是第十代;坤沙祖籍大理,父親就是中國人,他的中文名字叫做“張祈福”;彭家聲也自稱祖籍四川。

這幾位巨頭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坤沙集團,上世紀80年代末,坤沙集團達到巔峰,佔據了金三角毒品貿易總量的80%,坤沙本人,更是公開宣佈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

80年代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由於雲南地區毗鄰金三角,不可避免成為重災區,時至今日依舊形勢嚴峻。

金三角的毒品貿易雖然源於英國,但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且遲遲得不到解決,與當地的經濟環境有很大關係。

金三角地區交通不便,資源匱乏,農業收入是當地人主要生活來源,但由於產出有限,價格低廉,很難滿足生活要求,毒品貿易就成為當地人改善生活發家致富的主要途徑。且長期的爭鬥造就了本地人彪悍的性格,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無所不敢,無所不為,縱然屢遭政府圍剿,依然痴心不改。

上世紀80年代,隨著當地政府打擊力度的增強,金三角的毒品軍閥逐漸走向沒落,1996年1月,坤沙領導的武裝向政府投降,2005年,“金三角”相關政府宣佈停止罌粟種植,開始轉型生產米、蔬菜和甘蔗。但據有關部門通過衛星遙感測定,金三角依然有超過20萬畝的罌粟田,即便如此,這已經是近百年來的最低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