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1、富不一定貴,貴不一定富,如果能把知識轉化為錢,就富貴雙全了。

2、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3、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裡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4、什麼人說什麼話,有什麼樣的精神世界就會有什麼樣的文學語言。有人心裡狠毒,寫出的文字就陰冷。有人正在戀愛期,文字就燦爛。有人才氣大,有人才氣小,大才的文字如大山莽嶺,小才的寫得老實,講究章法的是小盆景。

5、大凡世上,做愚人易,做聰明人難,做小聰明易,做聰明到愚人更難。鴻雁在天上飛,麻雀也在天上飛,同樣是飛,這高度是不能相比的。雨點從雲中落下,冰雹也從雲中落下,同樣是落,這重量是不能相比的。曇花開放,月季花也開放,同是開放,這時間的長短是不能相比的。

6、世界上的事,若不讓別人尷尬,也不讓自己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作賤。比如我長的醜,就從不在女性面前裝腔作勢,且將五分的醜說到十分的醜,那麼醜倒有它的另一可愛處了。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

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賈平凹,陝西省丹鳳縣人,1952年2月出生於丹江河畔棣花古鎮,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 、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美文》雜誌主編。

1982年就職西安市文聯,專職作家,從事專業創作。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1990年代,賈平凹的小說創作開始從對社會政治、歷史文化層面的關注轉入生命本體層面的思考與探求。

1993年發表《廢都》之後,倔強的賈平凹並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門》、《高老莊》、《懷念狼》是他基於現實生活而創作的小說作品。

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5年,《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獲得魯迅文學獎。

2008年,憑藉《秦腔》獲得矛盾文學獎第一名,轟動一時。

2011年,憑藉《古爐》,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2012年,獲得朱自清散文獎 。2013年中德作家論壇開啟首日,賈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賈平凹說,磁鐵只對螺絲帽、鐵釘起作用,不對石頭、木塊起作用,文學也同樣。“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讀者,越考慮,書越賣不動。”

2015年,獲得首屆“絲綢之路木壘菜籽溝鄉村文學藝術獎”。2016年12月,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中國作協副主席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表彰其在推動當代漢語文學發展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2019年4月20日,賈平凹憑藉《賈平凹靈性散文》獲得第2屆三毛散文獎大獎。

2019年7月29日,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西安開幕,在“賈平凹:從商州走向世界”文學對談活動現場,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宣佈授予賈平凹人民文學出版社“榮譽作家”獎牌,以表達感謝。同年9月23日,賈平凹長篇小說《秦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出版作品有《賈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廢都》、《秦腔》、《古爐》、《高興》、 《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中短篇小說《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醜石》丶《商州三錄》、《天氣》等。作品曾獲得國家級文學獎五次,即“茅盾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另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施耐庵文學獎”“老舍文學獎” “冰心散文獎” “朱自清散文獎”“人民文學獎” 等50餘次;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香港“紅樓夢·世界華人長篇小說獎” ,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 ,法國“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30多個語種,並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20餘種。

其代表作《秦腔》原型是傳統民俗文化的象徵,是農耕文化原型的派生物,它隱喻的是秦地農民的文化潛意識,是農民寄託情感的重要形式,其中包含著他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秦腔作為一種體現地域文化的載體,既是七里溝隱喻的農耕生產方式的產物,同時又反過來維護這種方式,秦腔眾多曲目戲文體現的價值觀念、道德理想都體現了這一點。秦腔的衰落和白雪、夏天智的困境,正是秦腔所隱喻的價值觀念、農耕思維方式的困境。秦腔和農耕生產方式的根基一起衰落,是社會發展的體現,但它承載的傳統農耕方式中的優秀文化精神一起消失又令人惋惜。秦腔的衰落令人傷感,如同悲苦的曲調一樣。或許賈平凹並不願意讓秦腔成為故土的輓歌和絕唱,但現實如此殘酷,生存如此嚴峻,那股生命的涼氣終究還是在《秦腔》的字裡行間透了出來。

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秦腔》通篇不離秦腔,文中的人物都與秦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夏天智酷愛秦腔,白雪唱的一口好秦腔,清風街上有什麼慶祝活動最常見的就是請戲班子唱秦腔,秦腔文化不時出現在文章中,表達著人物的情感,渲染著故事的氛圍。不僅人物與秦腔有關,賈平凹更是直接對秦腔戲曲作了大量直接描寫,文中有大段的秦腔唱詞,簡譜,鑼鼓等的記敘,更是用《秦腔》的沒落象徵傳統社會在新時代衝擊下的掙扎與消逝,秦腔可以看做是貫穿全文的一條脈絡。賈平凹很巧妙的將秦腔藝術融入了人物故事之中。

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他的長篇小說在敘述態度和審美理想上體現為對自然的追求。這一特點,表現在對小說敘述者或敘事人的隱藏,故事情節的淡化以至生活對故事的置換,和具體敘述時力圖做到自然呈現、不用人力等。他的小說中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神秘現象,具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這一特點的形成,與賈平凹自身的生長環境和生活經歷有關,也是賈平凹對中外文學優秀傳統如我國志怪小說、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等的學習和借鑑導致的。

他的文章風格獨異,不同常人。獨特的風格特點是賈平凹創作刻意追求的藝術品性,它體現了作者本人融內情與外景所達到的藝術造詣。中國古代為文最講究境界,王國維指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閱讀賈平凹的散文,人們都能感受到文中濃濃的詩情畫意。喚人嚮往的明淨幽遠的意境,通達心底的深邃哲理,得到心靈淨化般的美感。這就是賈平凹筆下的藝術境界。對此。賈平凹有著明確的認識。他在談論散文的力度硬度時說:“不是說些慷慨激昂之詞,要有個人對宇宙人生的感應。”在他看來,散文重在有境界,這是散文力度之所在。而這種境界決非隨意習來,是作者多年刻意修養追尋才能得到。

茅盾文學獎七—“鬼才”賈平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