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曾經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只要你努力工作,終將得到匹配的財富。

但現在,追求美好生活再也不是依靠勤奮的工作、永不停歇的創新,而是簡單地取決於是否足夠幸運地擁有一套住房。

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圖源為網絡


01、有房,真香


· 無房到有房,越來越難跨越的鴻溝

房子,將人民分成兩大階層——有房者階層、無房者階層。二者間的鴻溝愈發深刻。

住房兩極分化,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最大的問題

有房階級暫且不表,無房階層又可細分兩大主體:


第一大無房主體,中國2億多流動人口。


他們通常住在城中村、遠郊地區,居住環境條件比較差

他們由於沒有戶籍通常無法享受城市醫療、教育等條件

他們更像是城市的過客,無法在城市生根發芽。


他們對「住」的需求比較卑微,只是「一張床」。

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而第二大無房主體,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剛入社會的畢業生,也成為新市民。


長遠看,這類人群有希望在城市立足,但眼下資質不全或儲蓄不夠,暫時無法買房。

品質租住,是新市民們的普遍訴求,可以簡單概括成「一間房」的需求。


隨著新市民的年歲增長,對「住」會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從最簡單的遮風避雨的物理居所,轉變為落戶、婚用、教育、醫療等一系列實際權益享有。

而房子,正是權益獲取的入場券。


有房者與無房者間的鴻溝,在買房問題上被真正體現出來。手頭有房子比有票子管用,成為買房或者換房的先決條件。


據統計,北京60-70%購房需求為置換需求:賣掉手裡的那套房,老換新、小換大、遠換近、二手換新房等。

如果手上沒有房本,單靠工資攢足首付款,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放眼全球,這個結論也得到了應證。發達國家如美國,租房人口和有房人口財富差異高達50倍

危言聳聽一些,今天如果你(或者父母)沒房產,財富累積將愈難困難,在城市落腳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低。


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 房價穩,是長期且不得不的趨勢


其實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房價基本趨勢都個共性,8個字:長漲短跌,大漲小跌。(漲得多,跌得少;漲得快,跌得慢。)在中國也是一樣。

想上車的永遠在騷動,有房本的有恃無恐。

剛才提到,有房一族的置換需求,這個群體通過房子換房子,形成了強大購買力,槓桿不斷上加成為支撐一線城市房價穩中有增的重要因素。


支撐房價穩中有增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房子的供應依舊不足,缺口依舊很大。

缺房,缺什麼房?——優質商品房。


依舊以北京為例,50%的存量住房是1998年前建造的老舊公房,這些房子雖位處黃金地段,可小區衰敗,居住舒適性不高。但短時間內,老公房卻不能遷移或重建。可見,土地對核心地段商品房的供應是壓縮的,品質遠不足矣。


核心地段的剛性土地供給有限,成為了房價不跌的保障什麼意思呢?人們不是在為房子付錢,居住付錢,而是花錢買下好地段的有限資源!


高房價帶來的系列社會問題,正在凸顯。也因此,中央政府控房價的決心堅定。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政策基調不會改變。


房子,正在迴歸居住的本質。

可上車,確實越來越難。


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02、有好房,越來越香


· 好房,在好城市


將城市粗暴地劃分成一、二、三、四線,並認為一二線城市房子值錢,三四線不保值,這種想法其實不太正確。


具有保值或升值空間的城市究竟長什麼樣子?三個條件:

1、人口淨流入大;

2、GDP增速快;

3、土地和房屋供應不足。


這就可以解釋城市如杭州、成都、重慶、南京、西安、鄭州等在過去幾年出現上漲的原因。


而三四線城市更加不可一概而論。刨除剛需購房,一線周邊的三四線機會更大。原因也可套用上述的三大條件:


1、一線周邊城市,藉助其戰略優勢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尤其交通更發達更便利,加速了城市間的人口聯動,兩方城市均可受益。


2、GDP增速向核心城市靠近者,機會更大。這裡,不僅要看人均收入水平是否向一線城市追進,更關鍵的是看GDP增速度是不是更快


舉個例子,環滬城市圈的人均GDP增速快於上海,而環京城市圈則相反。價值孰高孰低,立見分曉。


3、核心城市的土地與房屋供應,是緊是松?比如深圳,土地供應緊縮,那麼對應的粵港澳大灣區周邊城市機會將更多。


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 好房,更是好地段!好社區!


一定程度上,選對房子,比選對城市更重要。


比較悲劇的是,你的城市房價在漲,但你的房子價格在跌。可以說,今天中國居住價格的差值,是在地段與地段,社區與社區之間,房子與房子之間的分化明顯


怎麼選擇對的社區、對的房子?


1、看社區居住人群。聚集中高收入人群的社區質量相對較高,未來的升值潛力也相對更大。


2、看社區服務配套。周邊成熟的商業配套,內部的公共活動空間,愈發成為社區升值的加分項。尤以疫情期間更凸顯出價值。未來,人們對家的定位不僅侷限在房子本身,也延伸向良好的社區配套。


3、看物業管理水平。

物業管理水平對居住體驗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疫情之後,消費者更加重視物業管理,也更願為有品質的物業服務買單。


4、看戶型與裝修。


所以,在今天來看,買房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城市選擇,更加是對社區的選擇、對物業的選擇,對居住功能的選擇。


人們對房子的要求從「有」到「好」,從遮風擋雨上升到品質居住。


有房,真香!有好房,才越來越香

03、用指標 看好房


房價,是交易的結果。

不論消費者當下選擇買新房還是買二手房,這套房子的最終價值都是交易中體現。因此,消費者在購房前就應該看到房源的未來價值。看什麼呢?


看交易活躍性。


判斷交易活躍程度,最簡單的方法是看不同節點裡,該社區有多少套房子掛牌(在售量)?又有多少套實現成交(成交量)?


· 成交量小、在售量大,意味著小區成交難度大;

· 成交量大、在售量適中,多意味著換手率高,適合剛需上車、也適合投資;

· 在售量小、成交量小、但小區體量適中,多為品質小區,適合自住。


而掛牌價格在一段時間內的上下浮動,多半也體現該小區當下的市場冷熱。


這些數據,在房產交易平臺都是公開透明的,在購房前要大量花心思,做足功課。



房子是家,是一代人託付肉身承載夢想的居所,也可能是幾代人辛勤一生的成果。

對於一個一輩子最大的資產花費,最要改變慣性思維:房子的居住意義要大於投資意義。

在普遍不缺房的時代,好房子的價值愈加凸顯,這背後需要理性的判斷、慎重地抉擇。為好房、好家、好人生、好生活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