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文|新面紗

關注我,你的心事,說給我聽

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張愛玲一生,坎坷悽美,如同那亂世中孤獨遺世的臨水照花人。

她的一生,有過兩段婚姻,一段是早年名聲大噪時與胡蘭成的,愛恨糾葛,愛得最深,也是傷她最深的人。

一段是在異國他鄉,中年時期與自己患難與共的費迪南·賴雅,一個比她年長29歲,這個世間唯一給過她短暫溫馨和家的溫暖的男人。

張愛玲與賴雅的相識,還有些浪漫情調,這對於性格孤冷,不合群的張愛玲來說,能夠以這種方式相識,多少有些戲劇化的模式。

1952年,因為與胡蘭成結過婚,被無端扣上“文化漢奸”之妻的張愛玲,再也無法在上海發表作品。無奈之下,決定逃離上海,以向香港大學申請復讀的名義出境,經由廣州再到深圳,從羅浮橋關口出境,二次到達香港,希望從那裡再次開展自己的文學事業。

可惜,到了香港,不僅寫的英文小說《秧歌》不暢銷,還因為沒有經濟來源,不得不勉強寫自己不喜歡的《赤地之戀》。

張愛玲遭遇事業“滑鐵盧”,讓她不得不決定,再次出走異國他鄉,這一去,就往美國,再也沒有回大陸。

1953年,美國政府新出臺了難民法令,允許少數有特長的外國人入境,並有機會獲得綠卡。

1955年,張愛玲終於等來了這個機會,成功申請入境,並順利獲批。

從此,在美國,過上了她顛沛流離,跌宕起伏,又難得擁有溫情的中晚年生活。

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來到美國已經四個月的張愛玲,原本以為小說《秧歌》能夠帶給她一些版稅,可是銷路平淡,收入平平,出版社不願再出版。

張愛玲為生活所迫,不得已向愛德華·麥克道爾文藝營寫信請求援助。這是一家,專門為有前途但因生活所迫無法生存的作家,提供幫助的基金會。

張愛玲收到答覆,並搬進了文藝營。也在這裡認識了第二任丈夫費迪南·賴雅。

賴雅是一位德國後裔的作家,早年頗有才華,風度翩翩,但是個理想主義者,不願受婚姻的束縛,結過一次婚又離婚後,就過著流花戀蝶的生活。

這種不自律的生活,也導致了他無法在創作上產出優秀作品,又因為摔斷了腿,多次中風,所以,生活潦倒,不得已才進了文藝營。

兩個同樣被生活所迫,命運幾乎有些相似的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夠相遇,好像命中註定一樣,再加上張愛玲有些戀父情結,也說過“我一向是對於年紀大一點的人感動,對於和自己差不多歲數的人有點看不起”。這樣,兩個人就惺惺相惜,成為了相依相伴的戀人。

賴雅在文藝營暫住的期限已到,不得不搬離出去,張愛玲與他相約,等待再次相逢的機會。

搬到羅素旅館的賴雅,三個月後收到了張愛玲的信,並告訴他自己懷孕了。賴雅對這個可愛又可憐的東方女子,產生濃烈的保護欲,想要讓她的生活安穩下來,於是就向張愛玲求婚。

張愛玲給友人寫信,興奮地告訴大家,自己要結婚了,最重要的是,這一次,她可以公開而且正式地步入婚姻之列。

與胡蘭成結婚時,因為他的“特殊”身份,秘密結婚,不曾公開身份,證婚人也只有炎櫻這位好友。

那一年張愛玲36歲,賴雅65歲,他的女兒,與張愛玲一般大,這種“父女”戀,既給了張愛玲短暫的溫馨和守護,可更多的是麻煩和瑣碎。

就像早年張愛玲所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旗袍,上面爬滿蝨子。”看似這種婚姻,美麗,可卻帶來諸多困擾。

首先第一個,便是張愛玲懷孕的事實,讓賴雅無法承擔這往後的養育壓力,他既沒有錢,也沒有精力去養育這個孩子。

張愛玲三十六歲的年紀裡,已將近中年,兩段婚姻裡,唯一一次懷孕,卻不得已流產了。歸結起來,離不開三點原因。

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第一點:賴雅和張愛玲的經濟狀況,無法承擔育兒壓力

那時候的賴雅住在羅素旅館裡,沒有高昂的收入,每個月只有50多美金的養老金,以及向電影公司寫稿件賺來的費用,根本無力承擔父親的責任。又常年多病,結婚不到兩個月就中風,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中風了,住院又需要費用和精力。

張愛玲婚後的主要經濟開支,都來源於好友宋淇夫妻提供的寫作任務,她的小說作品,在美國一直沒有打開市場,經濟上勉強夠生活開支。

她的母親黃逸梵在倫敦病危,希望再見張愛玲一面,她連去倫敦的錢都湊不到。

在這種窘迫的經濟狀況下,連夫妻二人的衣食住行,三餐溫飽,都很勉強,還有什麼能力再撫養一個孩子呢。

所以,張愛玲和賴雅意見達成一致,不要這個孩子。一是沒錢養,二是沒精力養。張愛玲和賴雅的婚姻,並不像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那樣,恰好反過來。賴雅已經65歲,在文學創作上已經沒有那麼多抱負,有心無力,而張愛玲正值盛年,對文學創作充滿抱負和野心,也不擅長家務事。

所以,賴雅充當“家庭主夫”,負責後勤照顧的工作,買菜,做飯,打掃,上郵局等。

張愛玲無力也無心去照顧孩子,所以,根本不可能再生下孩子。

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第二點:張愛玲受原生家庭影響,母親出走,父親家暴,使她從心裡抗拒生養孩子

張愛玲的早年生活就像一個噩夢一樣。

母親黃逸梵是個新潮女性,喜歡接受新事物,崇尚西洋文化,極度厭惡丈夫張志沂也就是張愛玲的父親,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貴族腐朽氣質,抽鴉片,捧戲子,納小妾,賭博,肆意揮霍祖宗留下來的財產,不思進取,讓黃逸梵十分厭惡和痛恨。

在勸過鬧過,吵架次數越來越多以後,張志沂依然沒有半點改變,黃逸梵索性由了他,哀莫大於心死。

黃逸梵對這段婚姻失望透頂,決定不再勸阻丈夫,收拾行裝,撇下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便和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出國留學。

這對於張愛玲來說,母親的出走,對自己的傷害,不僅僅是缺乏母愛,更為後來的“家暴”引發導火線。

張志沂對妻子的出走,又恨又惱,覺得她完全不顧兩個孩子母親的身份,說走就走,成何體統,有辱家門。

黃逸梵出走後,張志沂將外面養的姨太太接回家來,對張愛玲極其苛刻,在張志沂面前搬弄是非。原本張志沂對妻子就有恨說不出,於是,在姨太太的挑撥之下,狠狠地對張愛玲進行“家暴”了。

從此,“父親”這個形象,在愛玲的文學作品裡面,都是魔鬼般的角色。比如《半生緣》裡姐夫祝鴻才,不僅對曼楨進行“侮辱”,還進行了毆打,還對曼璐進行多次家暴,這都有著父親對愛玲家暴的影子。

畢生之痛,愛玲這輩子都無法走出來,直到父親臨死前求著見最後一面,愛玲都不願去。也擔心自己做不好母親,也不願他成為夫妻之間感情不合,生活瑣事下的發洩工具,這對於孩子來說不公平。

所以,看似薄涼,其實內心理性的愛玲,最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麼,不應該選擇什麼。

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第三點:外界猜測賴雅以“不流產就不結婚”逼迫張愛玲,以及孩子有先天缺陷

張愛玲不願生孩子,還有一點原因是外界所猜測的,賴雅原本生性風流,是個理想主義者,不願讓孩子成為拖累,逼迫張愛玲“不流產就不結婚”。

畢竟張愛玲和賴雅的女兒一樣大,這個孩子,將來如果愛玲無法撫養,就極有可能會甩鍋給前妻和他的女兒。

她的女兒考慮到後果,便不同意賴雅生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畢竟在賴雅死後,將所謂的所有版權和遺稿都留給愛玲,他的女兒以為這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因此對張愛玲耿耿於懷,還刻意疏遠。然而事實上,那都是一些沒有多少價值的東西,也沒有出版社再會出版他的作品。

可想而知,賴雅的女兒反對後媽生養弟弟或者妹妹,並不是沒有可能。

在張愛玲為了賺取更多稿費,去臺灣的時候,賴雅就病倒了,還得靠女兒贍養照顧,這也是壓力。

從這一方面想,反對年事已高的爸爸養孩子也合情合理。

再一方面,極有可能賴雅年齡太大,已經65歲的老年人,孩子可能患有先天缺陷,不適合養育下來,也不是不可能的理由。

畢竟,賴雅摔斷了腿,又多次中風,身體素質偏差,孕育出來的孩子,並不那麼健康,也極有可能。

張愛玲兩段婚姻,唯一一次懷孕,為何還是流掉了?離不開三點原因

綜上三點原因,張愛玲唯一一次懷孕,還是狠心流產,沒有成為母親,到了臨終時都無兒無女,沒有子女承歡膝下,連所有的遺產都贈給友人宋淇,而不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弟弟。可見其,表面涼薄,可到底,知恩圖報,還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end-

新面紗個人簡介:原創情感作者,專欄作者,專注於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