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

听风的一雨


美国一家独大,把世界各国当成了属地。去工业化,首先是为了环境,美国不再需要那些能危害人身体的工业了。另外,美国和西方国家分工搞世界尖端技术,快速发展科研经济。这种战略最终令经济不堪重负的苏联在内忧外患下解体。


Sgy省油的灯


  犹太金融财团没有放弃瓦解中国,他们已经毁掉了美国工业,现在又瞄上了中国工业。为了共和国几十年的基业不在我们手中断送、为了中华民族有个灿烂的明天,更为了人类能找到一条灿烂的发展道路,中国人一定要担起国家的责任,和私有化以及“新自由主义”一直斗争下去,防止他们的阴谋得逞。而在这其中,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犹太金融财团企图把我们青年变成他们的代言人,我们偏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和他们周旋到底!

  一.从底特律的衰败说起

  作为美国的“汽车城”和美国大工业的象征,底特律(英文:Detroit)曾有过无比风光的历史,现在还记得小学时,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曾看到一篇《美国的“汽车城”》,里面详细介绍了美国底特律的事情,当时还在想:“要是我们中国也有一个这样的城市,那会怎样呢?”。

  的确,底特律曾经是美国汽车中心,亦曾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大汽车企业的发家之地,早在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29年-1933年)前夕,底特律就聚集了美国80%的汽车产能,其汽车产量竟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70%!

  汽车工业的发达吸引了大量外地人移居底特律,并让城市人口早在1950就逼近190万,成为该城市历史高峰,要知道,同时期中国的武汉市也仅仅106万人口。

曾经的底特律,发达到让世界眼红

  作为美国的“汽车城”,汽车工业渗透到底特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到“汽车”,就想到“底特律”;说到“底特律”,就想到“汽车”。

  然而,今日的底特律,却早就没有了昔日的荣光。

  2019年的底特律,人口仅剩67.7万,也就是说今日底特律人口甚至比很多中国三线城市还少(今日美国底特律的人口规模,甚至比中国河南驻马店、焦作,以及山西晋中、山东枣庄、河北张家口和内蒙古包头还少),再考虑底特律历史上曾有近190万人口的事实,底特律的人口比鼎盛时期缩水了近2/3,而到底特律人口2010年还有71万余、2013年变成68万余,可以说,底特律人口至今仍在衰退。

  随着底特律的汽车厂或倒闭,或远走他乡,今日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中,仍旧“坚守”底特律的仅剩通用(英文:General Motors Company,GM)一家,而福特(Ford)总部已经迁往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英文:Dearborn, Michigan),克莱斯勒(Chrysler)总部也迁往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英文:Auburn Hills,Michigan),除了总部离开,三大汽车巨头都不同程度进行了产业外迁的行动,现在三大汽车巨头美国总部主要负责公司计划制定和领导,至于生产,基本上已经在外国,只是出生产线后,再打上一个公司的商标。

  因为整个底特律不断衰败,人口和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可是花销却没减少(这里面有没有腐败呢?),于是底特律城渐渐变成“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2013年夏,疲敝不堪的底特律市政府终于宣布“财政破产”,整个城市负债竟高达180亿美元!人口出走、工业颓废,整个底特律成了美国最无希望的城市。

  再看看底特律90年前占据世界70%的汽车产量和“福特”等汽车品牌,在美国人心中对于底特律,仿佛隔了一世不堪回首! 

让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美国曾经的汽车之城

  如今的底特律,教堂被废弃、居民区成“死城”,工厂变成废墟,错综复杂的铁路,早已没有火车行走,变成了野生动物散步的大道;原本红砖砌成的厂房,早已被青苔和灰尘染成了青黑色,诉说着曾经的繁荣。

  1990年以来,底特律的失业率长期在10%以上,金融危机高潮期间的2009年,失业率甚至高达25%!如今的底特律失业率仍旧在19%左右,产业衰败、失业率高、生活成本大,让底层人不得不走上犯罪道路,如今底特律几乎成了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地方,被人称为“犯罪之都”。  

人们如今还记得底特律,恐怕仅仅是因为“底特律活塞队”了

  其实,底特律也不过是美国工业衰败的一个缩影而已。

  不仅仅是底特律,不少美国工业城市,如辛辛那提、芝加哥、费城、匹兹堡、克利夫兰都走向了工业衰败,因为工业衰败,美国专门出现了一个词——“锈带”(The Rust Belt )。  

所谓“锈带”,是一个位于美国东北部等地区的地带。这里原本是美国的工业区之一,以明尼苏达州(英文:Minnesota,美国北部边境的一个州)的钢铁工业而得名。1960年后,很多当地工厂逐渐停工,最后只剩下工厂锈迹斑斑的大门和随意摆放的生锈钢材。

  90年代时,因为苏联解体,通过盗窃苏联的经济成果,“锈带”曾短暂复苏,然而由于锈带衰败的原因没有解决,这一剂“强心针”也没能挽救“锈带”衰败的经济。

  新世纪后,“锈带”的工业衰败越发严重,正是因为对现状的失望,让当地人的政治主张急速转向——“锈带”曾是美国民主党的“票仓”,可是2016年以后,这里却成了共和党特朗普的最大支持区之一,因为他们觉得特朗普可以“复兴锈带”。

  “锈带”生锈了,背后其实是整个美国制造业生锈了。

  二.美国为什么去工业化

  底特律的衰败和“锈带”的生锈,反映出今日美国严重的“去工业化”现象。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今日美国的制造业在美国经济比重,仅剩10%左右,而同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产值竟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国之和。

  这也能从侧面解释为什么美国如此忌惮中国,并企图打压“中国制造2025”——要清楚,真让中国把“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现,那美国的霸权可就彻底没戏啦!

  但这不是讨论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是,美国为什么去工业化。

  美国为什么去工业化,先要讨论美国为什么工业化。

  19世纪之前,作为英国属地,北美殖民地一直是作为英国的原料产区、资源掠夺地和产品倾销地。美国独立后,最初也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大约是19世纪上半期,美国工业开始发展,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所有者开始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加上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美国也开始了工业化。

  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工业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但这时候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美国的工业化开始格格不入,因为种植园束缚了太多的黑人劳力,物以稀为贵,这就迫使白人劳力的成本水涨船高,过去工业化较低的状态,以手工作坊、小厂为主,工人少、技术要求低,情况还不明显,随着工业化深入,劳动成本过高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以至于美国人为了劳动成本过高的问题,开始偷偷从中国贩运非法劳工(中国一些地方称为“卖猪仔”)前往美国,但这还是杯水车薪,因为黑人劳力被束缚造成劳动成本飙升,最终,忍无可忍的北方工厂主和南方种植园主公开决裂,于是有了著名的“南北战争”。

  所以,“南北战争”根本就不是一些历史读物中吹嘘的,“为了解放南方的黑人”、“实现国家平权”之类的,真正原因就是北方农场主对南方的黑人劳力眼红了。  

我们历史材料里把南北战争写得多么神圣,其实这不过是围绕经济利益的一场“狗咬狗”的战争

南北战争后,黑奴制被废除,但是黑奴也不过是换了个主人,从对农场主的依附,变成了对工厂主的依附。

  南北战争释放了劳动力,导致19世纪60-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其实这种经济发展速度,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都被最大满足,而资本主义的弊病此时还没显现。

  随着经济发展,美国资本主义的弊病开始显现,这些弊病最终导致了美国工业化的衰败。

  首先,在经济大发展中,因为资本不足,这就让以资本出借和买卖为谋生手段的金融业崛起,金融业的这种属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用得不好,金融业可以反噬整个国家。

  今天我们知道,要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业辅助经济发展的优点,同时避免金融业过分膨胀进而反噬国家经济,最需要做的是对金融业强力监管,然而美国最大的不幸,就是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出这一点,在亚当·斯密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指引下,美国政府完全放任金融业膨胀。

  随着金融业的膨胀,到19世纪末,美国先后崛起了大量犹太金融财团,这些财团互相间虽然有竞争,但是更多的是合作,在掏空美国这一点上,广大犹太金融财团如一丘之貉。《联邦储备法案》的签订,标志着美国金融财团的地位最终被以法律形式确定,为此,虽然内心非常反感,但无力抗争的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哀叹:

  【“我是一个最不快乐的人,我无意中毁掉了我的国家。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现在被它的信贷系统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意见,不再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人选举的政府,而是在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的意见和强迫下运作的政。

作为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虽然早就看出了金融财团的邪恶本质,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也无能为力

  美国的犹太金融信贷财团并不关心美国工业会怎样,对他们来说,利益是第一位的。

  所以,他们需要把美国推到一场场战争中,掠夺别国的资源同时,刺激本国的工业发展,同时转移国内劳工视线,防止共产主义出现,这是第一步;

  然后,他们要利用美国的国家公权力掠夺世界各国的财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二战后建立世界金融秩序,美国金融资本财团利用他们操控的美国公权力和国际地位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种世界金融格局,唯一的受益人就是美国的犹太金融信贷财团。

  因为美国掌控了世界的金融外汇结算,任何国家之间的国际结算都绕不开美元,美国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美元,在国际结算中“低买高卖”,从而使得每次国际金融结算美国都能“剜一块肉”(注意,不是“揩一点油”)。

  而前两步一做完,世界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流向美国犹太金融财团,由于财富不停注入,一方面美国的地价、物价和人力成本就会被自然推高,结果就是美国发展工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老百姓购买力下降。

  这样,生产和销售就都开始衰败。

  于是高潮就到来了:美国的工厂开始无以为继,最后不是关门大吉就是远走他乡。

  而一旦工业企业无法运转,金融财团的这场大戏就进入终章:他们开始借着“破产清算”的机会吃掉那些重要的工业企业,美国经济中,将这类专门清算破产企业的金融资本家,称为“资本秃鹫”(vulture capitalist),这类人就像秃鹰一样,专好寻找临近破产的企业投资,最终目的是利用条款进行吞并。另外,vulture这个词在英文中还有个延伸意思,那就是“趁人之危的家伙。没错,犹太金融财团里面有一群人就专门做这种趁人之危、吞并濒死企业的事情,例如特朗普任命的美国现任商务部长小威尔伯·罗斯(Wilbur L. Ross, Jr.),就是专门做这类吞并破产企业清算的金融大鳄,居然任命一个专搞破产的人担任商务部长,所以,在犹太金融大鳄这一连串“骚操作”后,美国工业企业死的死、逃的逃,那么美国的工业衰败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总结来说,美国今日的工业衰败,根本原因是在经济发展中缺乏对金融信贷业的监管,导致金融信贷业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不健康地膨胀,最终绑架国家,而它们绑架国家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掏空了美国的工业基础,美国的工业衰落于是不可避免。

  就这么简单。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美国的金融信贷业,现在就像美国经济肌体上的癌瘤。

  三.中国必须警醒

  如果说美国工业衰败,对中国的最大教训是什么,那就是千万别相信“新自由主义经济”那套胡扯八道。

  因为美国的金融业就是在“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下疯狂扩张最终癌变为社会的肿瘤,相比于“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对监管和宏观调控的要求更低,资本的“自由度”更高,如果施行,那么中国的金融信贷业会如美国一样,甚至以比美国更快的速度膨胀起来,就像夏天的野草一般。

  美国为什么要向中国传播“新自由主义”?是为了中国的好吗?才不是呢!根本原因,是因为美国的犹太金融财团已经掌控了整个美国,他们需要的是海外的买办,怎么培养买办,当然是首先要豢养美国的利益代言人,举个例子,某人就是美国豢养起来的买办和利益代言人。  

但是在中国内地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买办资产阶级根本培养不起来,所以他们就需要颠覆中国这个政治制度,只有推翻了中国现有的制度,美国犹太金融财团才能培养他们的买办和代言人。

  但是直接宣传恐怕会引起警觉,所以,美国犹太金融财团操纵的媒体和喉舌,就向中国宣传“新自由主义”,目的是三步走:

  第一步,“新自由主义”宣传,大讲“无监管”、“无宏观调控”和“隐形政府”;

  第二步,通过美国培养的代言人逐渐改变中国的经济制度,逐渐放开监管和宏观调控,任由中国的金融资本集团坐大。

  第三步,一旦金融资本集团强大到一定程度,就让中国变天……

  然后在接下来的国有资本私有化中,那群买办就会帮助美国的犹太金融资本财团,把中国几十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洗劫一空,留下一个四分五裂、凋敝不堪、动荡不止的国家,就像美国在拉美和苏联、东欧干的一样。

  这也是本人坚决反对全盘私有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原因。

  犹太金融财团没有放弃瓦解中国,他们已经毁掉了美国工业,现在又瞄上了中国工业。为了共和国几十年的基业不在我们手中断送、为了中华民族有个灿烂的明天,更为了人类能找到一条灿烂的发展道路,中国人一定要担起国家的责任,和全盘私有化以及“新自由主义”一直斗争下去,防止他们的阴谋得逞。

  而在这其中,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犹太金融财团企图把我们青年变成他们的代言人,我们偏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和他们周旋到底!

  最后,请广大青年记住毛主席的话: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人民万岁!



虚净生思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还真的回答不了,我今天谈两句,辛亏是这段时间看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视频,比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陈平、张维为,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等。他们演讲的共同解释是,美国其实质是由利益集团在操控,他们之所以去去工业化,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工业制造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等的综合投入,而用金融代替工业化,只需要资本运作就行了。事实上,美国在去工业化后利用资本云中也的确赚的盆满钵满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是,财富的积累需要实干加创新,我们国家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证明。世人都说我们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我们赚的是辛苦钱,但我们也真的是在崛起,并且也赚的不少,甚至增长速度很快。这就不得不让美国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了,也难怪特朗普想尽种种办法要重振美国工业。去工业化不能不说是美国的失策。我还想多说两句,美国试图想用玩金融求的发展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而我们要当心,绝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国家要做实体,个人也要踏踏实实去工作、去劳动,如果人人都想做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从哪里来,物质财富怎能去创造?恩格斯说,理论总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要想富,还得工业制造,社会工业化!


刘桂生谈教育


说美国去工业化并不准确,确切的说应该是产业转移,他把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外国去了,但在高端领域,美国的制造能力还是挺强的。

记得2016年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竞选总统时都曾经不止一次的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岗位”,都表示自己上台后不但“要向中国讨个说法”,还要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给美国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美国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

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人的就业岗位”是不对的,这些就业岗位可不是我们“偷来的”,而是美国的老板们自己送来的。

随着制造业的细分以及全球化的到来,全球市场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家是要赚钱的,哪里的钱好赚,哪里赚钱多他们就往哪里跑。随着产业链的形成,资本家出于降低成本,多赚钱的原因,于是就将一些低端、低附加值的行业或者加工环节转移到劳动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去了。

一开始,美国(包括其他发达国家)向我们转移的是一些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且污染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升级,各种相关配套的产业的不断完善,很多中高端产业也向我们中国转移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拥有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如中兴、华为、腾讯、海尔、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等,它们的产品对国外的同行产生了竞争优势。

能产生这样的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一、我们的国家够大,可以容得下所有的产业;

二、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拥有大量的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成为合格的工人。

三、我国的政局政策比较稳定,我们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强。

四、我们中国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然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我认为上面这四点是最重要的,而且是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上述四大因素,恐怕我们也吸引不了那么多的产业。

我们周边有些国家,因为地方太小,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工厂,没法形成完整配套的产业链。

印度地方够大,可惜文盲太多,加上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名义上是废除了),没有足够的合格产业工人,加上政府运作水平低,政策不稳定,所以它也吸引不到那么多的产业。

有些地方则是因为政局不稳定,或者是本国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令投资望而却步。例如富士康曾经在巴西设厂,但当地工人老是罢工,结果不到两年就关门大吉了。巴西工人罢工的理由一开始是嫌工资低,提高工资后又嫌上班时间长,还不肯加班,又抱怨升职机会少。折腾了一年多,富士康亏得要死,结果干脆关门大吉了事。

总之,论投资吸引力,论工业体系的完整完善度,论相关配套产业的完整完善度,我们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全球500强企业几乎都在我国有投资,有些企业几乎将整个生产线全搬到中国来了,而且还在华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有些企业甚至还患上了“离开中国就会死”的对华依赖症。记得有一年奥巴马总统要美国的资本家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工厂从中国迁回来,重振美国的制造业,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结果苹果公司的老板乔布斯马上表态,“你要我多交税都没问题,但我的工厂回不来了,一回来就是死路一条了。”奥巴马惊问何故。乔布斯说,因为美国没有配套的产业链,基础设施落后,劳动成本又高,如果强行把工厂迁回来,除了破产之外别无出路。

说实在话,如果单纯从技术上看,要重振美国制造业,让美国重新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那是没有问题的。美国的制造业曾经就独步全球。二战期间,美国为反法西斯阵营提供了一半的军火,想想这制造能力是多么的可怕。例如1943年,光是航母,美国就造了52艘,几乎是一个星期造一艘。所以,从纯技术上来说,美国要想重新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如果从美国的霸权上来说,问题就“大大的有”了。

美国能成为独霸天下的超级大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货币是全球通用的货币,全球贸易特别是能源方面的贸易都是用美元来定价,用美元来结算。美元印出来,要全球一起花才能维护得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才能维护得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如果美国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将会怎样呢?

美国的劳动成本太高了。当然了,劳动成本高也一样能建立制造业大国,那就多发工资吧!可多发工资就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也就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提高后你还有竞争优势吗?当然啦,如果你生产的是高端高技术产品,比如说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高性能电子芯片、高性能光刻机等等,你卖得再贵也有人买。就比如说大型客机,目前除了波音就是空客,你不买波音就只能买空客,没得选。

但在中低端领域,消费者的选择就多了。比方说手机,你苹果太贵,那我可以买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荣耀、联想等等。另外,同样一部IPhone11,中国产的卖6000人民币,美国产的卖6000美元,你买谁的?所以,制造业回归美国的结果就是造了一大堆的东西没有人买。

当然,美国政府还可以下令,一方面让企业多给工人发工资,提高美国人的收入;另一方面将外国产品挡在美国国门之外,让美国老百姓只能买“美国制造”。

可这么一来美元的霸权怎么办?

一直以来,美国负责印制钞票,拿着这些钱到全世界购买商品,全世界帮美国一块花钱,美国才能保住美元霸权。如果你不让外国产品进入美国了,美元就出不去了,没人替美国花钱了,美元霸权不就完了吗?美元霸权完了,美国霸权也就完了。

谁能替美国想到个鱼和熊掌兼得的办法,一方面能让美国的产品大量卖出去,产生大量的顺差,另一方面又能将美元大把大把的撒出去,产生大量的逆差,两者之间还要没有矛盾?这谁也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让美国鱼和熊掌兼得。美国要么放弃霸主地位,要么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两者只能二选一。


血染战旗红


不是美国主动要去工业化而是经济结构使得美国被去工业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去工业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区以及那些以资源为基础、传统的衰退产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

这些地区出现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由此导致这些地区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下降。

三是,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


无邪155874761


不是美国主动要去工业化,而是经济结构使得美国被去工业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去工业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区以及那些以资源为基础、传统的衰退产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出现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由此导致这些地区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下降;

三是,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


老李北京


美国不想去工业化,就象现在的中国,当你当工人拿三五千的工资,又苦又累,你就会改行,你会让你儿子考公务员,工农业产品不可能总提价,就搬到工资低的地方了,慢慢地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转移,只有服务业好点(比如你不可能寄个头去越南理)直到骗不下去就崩溃,(比如法国,意大利)但过程会有曲折,会很久,你也许等不到,所以说与时俯仰吧!


冯知乐


我想是因为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

三是,随着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发生转移,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


小人物情感


美国自从一战,二战挣了大钱,一方面成了世界武器工厂,凭借这个收集了当时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五的黄金,在世界上荣当了世界第一,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脱颖而出,使美元成为霸主,成了世界货币,变成了世界各国只要想用硬通的美元,就得拿着自己的好东西,好物件到美国换美元花,。也由于战争结束了,美国工厂的巨大生产力必须要关停,转产和整合,必须要进行产业的升级,淘汰低端,保留了军火的高端产品,。造成了美国用美元在世界上采购各种各样的产品,美国自己去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用美元控制石油。


东龙45


用金融货币石油剪羊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