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如果一辈子没有功名,靠什么生活?

酷李南


人生实难,谋生不易。这一点,对于那些缺乏劳动能力、没有谋得功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生活似乎应该尤其艰难。比如我们熟悉的范进老哥、孔乙己老师等。

但事实又似乎并非完全如此。我们看历史,看影视,看小说,可以发现那些我们看不上的穷酸文人,不耕作、不下地、吟风弄月、附庸风雅,好像都要比当时的一般百姓还过的快活些。现实中也多是如此,并不夸张。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经济来源在哪里?其实这个账捋一捋,也不难追算。


一,家里田产所得收入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劳动力就是第一生产力,甚至是所有生产力。像萨孟武分析的,能放着精干力量不用,让你去读书作文人的,一般再不济,也是小地主以上家庭。

中国古代文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出身。也许不是很有钱,但也多是地主,他们最基础的收入来源,就是依靠名下的土地田产,比如粮食折现、出租给佃户等等。比如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为诸生时,瘠田仅二十亩”,成名后““膏腴万顷”,正是收入的基本项目。

真正赤贫出身且能坚持到成名的文人,历史上是极少的。道理很浅显,假如连饭都吃不上,一碗十几块钱黄焖鸡都要犹豫半天,哪有心情搞文学嘛,真正穷困潦倒而有名的文人不多。像清乾嘉时代的汪中,从一个二手旧书小贩勤学成为著名学者的例子,可谓绝无仅有的。

一般来说,古代家境一般又仕进不顺利的文人,会分化为两类人:一种,脱下长衫种田,美其名曰“耕读传家”,例如左宗棠,年轻时科考总陪考,为生计,无奈只好真的回家种红薯去了;另一种,弃文从商。典型例子像写《浮生六记》的沈复,就是考不上不得已去经商挣钱的。

他们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人群。条条大道通吃饭,此外,他们也无路可走。


二,寄食权门作清客

古代文人,唯一的正确的道路就是科举。但科举名额有限,一些终生不第的布衣,有才华的,往往投靠贵人府邸,以诗文曲乐等才艺为交游工具,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是为鲁迅所称的“帮闲”或“帮忙”。

历史有名的人物如宋元前后的名人姜夔、戴复古、刘过等等,都是这样的人才。他们自称“姜郎未仕不求田,依赖生涯九万笺”、“落魄江湖四十年,白头方办买山钱”,南来北往数十年,从来不上班,不做官,不种田,不干活,谋生手段就是给寄食的主人代代笔、陪陪吃饭、唠唠嗑、吹吹牛。


三,入藩府帅幕作幕宾

落第的文人入幕,是过去中国读书人,尤其是明清两朝非常盛行的谋生途径。

因明清两代,地方政府机制设定有所变革,鼓励部门或府衙一把手私人聘请类似顾问的人参赞政事,但他们不算有编制的公务员,只可以说是合同制的临时工,朝廷不给工资,薪水全由聘主支付,但地位优越,是“客”,不爽了,随时可以走人。自由度较大。

地方政府为什么有这些人的生存空间呢,理由在于过去的政府机构人数是非常精简的,而又有大量的往来公牍、献诗酬唱之类事务急需有文采、有才干的读书人代劳。

像我们熟悉的徐文长、谢榛等人都是有名的幕宾,而像“绍兴师爷”之类那就更加为人所知了。


四,民间市井佃文

一般破落文人,除了寄身权门外,还有一种卖文的方式,就是混迹在民间,为市井小民、巨贾大商及地方士绅等各色人物操笔作文,卖字售画等,既借此养家糊口,运气好的还可能名声鹊起。

比如,我们所耳目能详的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就是就是靠这获取利益的。这种形式,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自由撰稿人”,虽然地位不高,但是行动自由,人格独立,有时酬劳可能非常丰厚;倘若不是,只要有真才实学,因为民间群体大,过去人识字的又少,登门求助往往也不少,维持生活倒是基本没啥问题的。

即便是一些大文人,也往往会靠这项才艺赚点外快。著名的例子,比如韩愈,喜欢给人写墓志铭吹捧,所得不少;还有应请给人写序、楼台题字什么的,想必红包也一定不会少吧。


五,教授生徒作孩子王

古代文人,如果实在都不行了,门路都没了,才艺又缺乏的,基本上也还“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开个私塾,教教书还是可以勉强温饱的。

实际上,这也是大多数考试失败、缺乏背景、谋生乏路的古代读书人最后所从事的职业。或自办辅导班,或给富户上门家教,如果不是名士,收入所得的束修一般不多,但图的是稳定,又能兼顾家庭,农忙季节也不废收种等等,可谓一举多得。

辛苦自然还是比较辛苦的,但在忽睛忽雨的江湖,如果胸宽心安,也可以过上诗酒田园般的小确幸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平淡是福,也不算特别委屈了吧。

2018,7,24,晚,闲敲

感谢阅读。会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三两篇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欢迎关注本号、点赞鼓励,若有其它看法,也欢迎大家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生活艰难,一般还是要一边写文章一边谋求一个职位。例如杜甫就没有考取功名,最后只能是走“捷径”给达官贵人写诗,也得到了皇上的欣赏,获得了一个管仓库的官职养活一家人。

宋代著名诗人秦观在京师时曾穷得揭不开锅,万般无奈中向住于附近的钱穆父发出求救信,信的内容仅为一首七言诗:“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钱穆父阅诗后立即送去大米二石,以解其困厄。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功名怎么生活的窘境,他在京师活动想获得上层的认同,借此谋求一官半职,但被困了三年也未见任何动静,愁的两鬓斑白,家中无米下锅,最后只能是典当卖衣服,所得的小钱也只能是勉强喝粥而已,穷困潦倒的生活自然不堪。

这个时期能靠的住的依然是自己,如在闹市区摆一个卦摊、给写写对联,书信,要不去私塾当教书先生,只能是咬牙坚持,等待命运的转机。


诗歌的样子


古代文人生下来,活下去应该不是太难,只是活的好坏就靠自己了。

文人最好的出路当然是当官了,如果没能得到功名,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办法。

我们不能限制了我们的思维,这个文人可以是富二代呀。他老爹有钱,要不要功名无所谓呀。如果他家是地主,就学收地租,如果他家经商,自己也学经商就好了。

文人的老爹是官员,他不愿意做官,也是有钱的,特别是世袭爵位的那种。

文人也可以给自己找份工作呀。

比如文人可以帮人代写书信、抄书、题字、作画之类的,类似唐伯虎,虽然潦倒,还是可以挣点生活费的。

如果有经商头脑,还可以给有钱人家做账房先生,或者掌柜。

懂得官场之道的文人,还可以给当官的做门客,幕僚,或者师爷之列的,比如王勃。

文人也可以开私塾,或者被大户专门请去,做私人教师。


文人朋友多,也可以靠朋友资助的,这个古代是有很多例子的。

文人也可以自己耕地,搞点养殖的呀,比如诸葛亮、陶渊明,隐居山林,当个农民,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


奕天读历史


一点功名也没有,自己也不好意思称文人。

题主说的最起码应该是举人,进士之类吧毕竟只有取得这个程度的功名才可能当个官,解决生活问题。



但这之下还有秀才,童生两个功名,但童生好意思自称文人吗?


要勉强算的话,童生若不能考去秀才还想用文来谋生可能难些,只能转行了。

秀才则选择多些,实在考不了举人,穷困的可以选择教书、入幕、卖字作画,富有的可以经营祖业(作地主),参与地方事务(作乡绅),当然到了后期也有了做生意的(晋商、徽商之类)。

前者惨些,顶多温饱,像浮生六记的沈先生,后者倒是光鲜,但富贵是天生,文只是锦上添花,总而言之读书落第是人生憾事。

至于因落地反倒著书立说或成为书画大家的人毕竟是少数,代表不了大多数。


川陀人


被一些影视剧误导,以为古代成为文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首先,古代读书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凡是能上学的 那家庭条件一定还是不错的。或者是家族势力范围比较大的宗族式的,提供男丁教育。而且,学堂是需要自己带干粮的,可以是带熟的,也可以是交粮食。有钱的宗族自己的学堂那不需要每个人出,但是也一定是宗族里或者有钱的出或者集体平摊,只不过一两家穷,可能会减免。

这样一来,已经保证了文人在成为文人之前 不是穷人。

那种穷得吃不饱饭的,连上学机会都没有。穷的家庭在农忙时也不会去上学而要干活的,这样最多称为目不识丁的农民和稍微认识几个字的农民,离文人的距离很远。

第二,成为文人是需要“认证”的。一种是家族本身几代都是出过文官或者文吏的。这种人家的孩子算书香门第,早早接触文人圈,参加雅集,民间已经认为这是书生,是文人了。最重要的是后一种,官方认可——这是需要考试的。只有通过考试,才是官方认可的“书生”“学生”,才是真正的文人。但凡通过官方认可的,倘若继续读书考试,可以为官。如果粗通文墨 家族在当地有点影响力,还是可以去当地的衙门等机构做个文吏。再不济也是教书先生,账房,管家之类的。

这些自然有固定收入的。


小黑豆


古代文人。考取功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无法获得功名,他们也有很多出路,如写书先生(专门给不会写字的人书写信件)教书先生(这个大家都知道)还可以选择从军(后勤,统计类型的职位)幕僚(为主子,出谋划策)


独白戏子


古代文人如果没有功名的话,一般会闭门读书再求功名。出于知识分子的清高,他们会在乡下私塾谋一份教职,毕竟乡人没什么文化,同时也会满足读书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再者可能会隐居著书,四大名著的作者大多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