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吃開始了,“北歐式”座位和公筷公勺都安排上

堂吃開始了,“北歐式”座位和公筷公勺都安排上

圖說:南京路上就餐飲店內堂吃消費者不多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疫情結束之後,你最想幹什麼?吃火鍋、擼烤串的呼聲最高。隨著上海宣佈“滿足防疫條件的餐飲企業可以恢復堂吃”,滬上餐飲業的堂食服務正在陸續恢復。但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疫情下的堂食“規矩”很多,不但進店要測量體溫和消毒洗手,“北歐式”座位和公筷公勺也安排上了。即便如此,堂吃客人依舊有限,餐飲企業正依靠外賣、半成品等業務求生存謀發展。  每個區域只能做一到兩桌人,每兩桌之間要空出一桌,一桌只允許兩人就餐,超過兩人就要分桌,兩位客人還必須呈對角線坐……這是在哥老官用餐必須遵守的規矩。而在楊浦區控江路上的星晨酒店,上週復工後,熱門的午茶僅開出一半的用餐區域,限定同一時間只能有8桌用餐,同時只開放6個包房供午市和晚市,顧客需預訂用餐。“包房有獨立的衛生間,目前全部配備免洗洗手液,通風系統也會全部開啟,定時消毒。”星晨酒店董事長陳志良告訴記者,公筷、公勺也全部安排上了。

不過,儘管堂吃解封,但由於疫情尚未解除,目前選擇外賣的顧客更多。昨天晚上8點多,裕興記麵館的老闆湯秉傑剛剛送完貨回到家。“從最早的二三十份小籠包,到現在一天能送300份,內環之內我就自己去送,恢復和老顧客的聯繫。” 湯秉傑告訴記者,宅在家裡時間久了,顧客開始想念“外面的味道”,所以蟹粉小籠這種家裡做不出來的點心銷路很不錯。因此,儘管裕興記在威海路和人民廣場的兩家店已經恢復堂吃,但生小籠包和特色面澆頭的外送仍在進行中。

肇嘉浜路上的耶裡夏麗,儘管店家增大了用餐空間,提供分盤出餐的服務,但午餐時段,二樓大堂也只有五六桌客人在用餐。 店長告訴記者:“目前仍是外賣單子更多,我們自己推出了單人、雙人的工作日套餐,也接受企業的定製要求。”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