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筷的重要性及由來——大祥區公筷行動推廣暨“公筷”贈送儀式


論公筷的重要性及由來——大祥區公筷行動推廣暨“公筷”贈送儀式

大祥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羅駿)隨著疫情防控情況積極向好,各行各業也正在逐步有序復工復產,部分餐飲業和機關食堂也逐步開放,但這並不代表“拐點”已經到來。現階段仍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再小的環節都不容有失。

一雙公筷,不僅文明更是健康,在外就餐的消費者大都有類似的經歷,飯菜上桌後,你夾一塊、我舀一勺,甚至還有人翻攪菜品,令人大倒胃口。這些不良的習慣帶給我們的是健康的隱患,而病毒往往也是在這些不良的習慣中進行傳播。

論公筷的重要性及由來——大祥區公筷行動推廣暨“公筷”贈送儀式

“使用公筷 踐行文明”

4月1日上午,大祥區“公筷”行動推廣暨“公筷”贈送儀式在多功能會議室舉行,大祥區免費向餐飲企業和居民發放6萬雙公筷。該行動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區創文辦、區融媒體中心、區文明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文旅廣體局聯合承辦。

會上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衛東指出,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顯文明。大祥區將全面啟動“使用公筷踐行文明”行動,同時也倡議廣大居民朋友及全區餐飲行業的從業者要以身示範,做“公筷行動”的落實者和引導者。

“小筷子 大學問 ”

筷子有許多種名稱,在先秦時期稱作“ 挾”, 也作“莢”,在商紂時期稱筷子為“箸”。而在明代時期,“箸”與“滯”諧音,船家怕自己的船拋錨停住,因此改稱“著”為“快兒”,意思是讓船跑快一點,而流傳久了,人們也稱之為“快兒”。由於筷子是竹子所製成,所以將“快”加上竹字頭,便稱作“筷子”了。

關於公筷使用,根據歷史記載,早在南宋時期公筷就開始使用了,而“公筷”使用的第一人,竟是宋高宗。歷史記載,宋高宗雖然吃得很豐盛,但是他都會用“公筷”把菜夾到自己的碗裡,再用自己的筷子吃飯,然後把剩下的菜分給有功勞的大臣或是宮女吃,使用公筷為了不讓其他人不用吃到有自己口水的菜。

“論公筷的重要性”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大家圍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吃飯,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氣氛溫馨熱鬧,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許多人便不願意去改變。但是可以想見,你一勺子我一筷子,大家與嘴巴接觸的餐具進了同一盤菜,往往給了病毒乘虛而入的機會。

一邊是熱鬧的氣氛,一邊是關係每個人的健康衛生,我們將如何取捨?一場疫情,應該能讓我們對此有所思考和抉擇了。

大祥區“公筷”行動推廣暨“公筷”贈送儀式是希望更多的餐桌上可以多一雙公筷,多一份健康的保障,讓我們拋棄和改變那些之前被忽視的不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