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應成為“用餐新風尚”

來源標題:“公筷”應成為“用餐新風尚”

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飲衛生再次成為社會熱點話題。近日,北京、上海、江蘇、四川、廣西等地,以倡議書、海報、歌曲短視頻等形式呼籲人們使用“公筷”就餐。

日前,也有機構推出“分餐制VS合餐制”問卷調查,吸引了很多人參與。儘管調查尚在進行、結果有待分析,但已折射人們對餐飲衛生的關切。

不少人認為,“非典”之後,一些地方餐飲行業曾興起的“分餐”“公筷”曇花一現,主因是人們不習慣,或覺得其樂融融的聚餐場面“公筷”橫亙其中顯得有些“生分”,不如“私筷”方便、“不見外”。

其實,傳統習慣和觀念我們可以試著去改變,特別是使用“公筷”夾菜簡單易行,應當能夠儘快普遍實施。各地之所以倡導使用“公筷”,也是見微知著、防患未然,在向社會“吹哨”。因為,這次疫情再次敲響了衛生安全的警鐘——像新冠肺炎一樣兇險的“人傳人”病毒,呼吸道傳播是其“大通道”;不少家族確診病例,除近距離飛沫傳播外,恐怕“私筷”共夾一盤菜也是主要“禍根”。

現代科技表明,筷子細小凹槽裡藏有許多細菌,會引發痢疾、腸胃炎等疾病,用餐前需徹底消毒;而“私筷”可能會將病毒交換給他人,家庭式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碗筷就有極大的“嫌疑”;若與甲肝、戊肝、手足口病、傷寒、肝癌患者混用餐具,病毒也可能通過唾液傳染健康人。

而在生活中,“私筷亂夾菜”現象司空見慣:如今,多數飯店客人無特別要求時一般不放“公筷”,有的飯店給聚餐客桌配備的“公筷”也經常被“閒置”。還有一些人對自己愛吃的菜“挑肥揀瘦”翻個不停,甚至有人習慣性把所有菜夾起來放下去地反覆“貓戲”。假如有此嗜好的人患有某種傳染性疾病,筷頭便會在大快朵頤之時,讓同桌就餐的所有人成為“密切接觸者”。

有人認為,我國飲食文化深厚,一些傳統習慣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對此,大家也應注意到:文化在不斷髮展,文明一直在進步。

“民以食為天”。餐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且是餐桌上的“頂樑柱”。先秦時稱“梜”、漢代名“箸”、明代改叫“筷”的這一中國餐具,蘊含著太多的文化與講究,其材質從樹枝、竹棍,逐漸到金、銀、玉、象牙等,承載著人們共同分享食物、相互夾送菜餚的和諧禮儀與親情。

從筷子的歷史可以看出,它是“衛生”的產物,是餐飲文明進步的標誌。實際上,“公筷”的傳統也很悠久,王羲之《蘭亭集序》描繪的魏晉時期竹林七賢“流觴曲水”,就是各用杯箸;五代十國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也是“分餐制”。那麼,我們今天為什麼要“死守”一種規矩呢?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有身份人”的“排場”;不錯,準確一點說,是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的“講究”,千年前文人雅士聚餐場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社會上普遍的“合餐”,是條件不允許情況下的“大眾傳統”。如今,全國就要實現小康社會了,難道就缺“一雙筷子”嗎?其實,多用一雙消毒筷不會產生過多的成本,尤其是與病毒造成的危害、損失相比,微不足道。

至於聚餐時相互“不見外”,那只是人們的“面子”心理,誰不想“衛生一點”?細想一下,“公筷”的作用也並不是防止把盤子裡的病毒“夾到”個人碗裡,而是防止個人分泌物中的病毒進入公盤;這就需全桌人都使用才能管用,一旦一人棄之不用就失去了“公筷”本身的意義。也並非只有親近的行為才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用公筷”恰恰是對在座所有人的尊重。因此,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感覺有點“見外”,“使用公筷”是餐桌文明的一大體現。

然而,經常有人在配備“公筷”的情況下,用嘴呡一下自己筷子,開個玩笑說聲“我沒病,不要嫌棄”,便把私筷伸進公盤裡。這一伸不要緊,打破了規則不說,極有可能使眾人守護了半天的公德泡了湯。

“使用公筷”,是個嚴肅的問題。疫情過後,親朋好友、單位同事、接待客人、紅白宴席等聚餐場面定會接踵而來。有關部門可要求餐飲行業為聚餐桌上配備“公筷”,人們夾菜時,每個人都要主動使用“公筷”,防止“病從口入”,也防“病由筷傳”。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便會培養出更加文明的“新積習”。當每個人都能自覺成為餐桌文明的踐行者,“公筷”也就會成為一種新風尚。(賈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