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受“疫情”影響下2020年汽車行業的走勢

一、對汽車銷量的短期、長期影響。


整體經濟:

多家機構預測,疫情在3月底基本得到控制,將導致2020年GDP增速降低0.5-0.7%,第一季度受顯著嚴重影響。

考慮對沖政策影響,相信第二季度經濟回彈,GDP增速將恢復至6%。


對汽車產業的影響:

1、2020 Q1大幅下跌在所難免,預計下跌150-170萬輛。

2、機會點在於:大部分的需求延後,並未消失。

疫情不大可能動搖出行/置換需求,某些首次購車人士的需求甚至更強烈。疫情過後需求將有所回升,但預計三月仍同比降低10%。

3、不考慮激勵政策,2020全年銷量預計下降5%-10%,疫情影響不會持續到Q3,2020汽車行業穩定是關鍵。

預測:受“疫情”影響下2020年汽車行業的走勢

短期需求:


汽車屬於大宗耐用消費品,用戶購買決策慎重也具備時間上的彈性,所以汽車消費 需求受短期事件的影響較小。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總體經濟運行的衝擊迅猛 而全面,因此我們認為不僅 2、3 月份的購車需求將被延後,整體的購車需求也會因經濟下行和消費力受損而減少。


若不考慮政策等額外利好因素,如疫情在一季度結束,服務業及中 小企業從業者的消費力損失可控,全年新車銷售仍有望與去年持平;

如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導致整體經濟和消費力進一步承壓,悲觀情景下新車銷售將可能面臨 10% 甚至更多下跌。

無論哪種情況,有一點是必然的:全年需求側必將經歷“急速冷凍”和 “分批企穩”兩個階段。


長期需求:

2019年四季度,中國車市已經從近兩年的下跌中呈現出止跌回暖的跡象。短期內這一回暖勢頭將會被疫情打斷,但長期來看,疫情催生的對公交衛生狀況的擔憂、無法及時獲得出行工具的焦慮,都會刺激消費者的擁車意願,並在購買力恢復後逐漸兌現 。


汽車作為支柱產業,將受到三方面基本因素的長期驅動:

1、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 與國外可比水平相比仍處在低位,經濟的發展與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將帶來對汽車 消費的長期穩定需求;

2、作為國家支柱產業,汽車行業仍將得到持續的政策發展 支持。政府具備充足的政策選項,例如購置稅減免、增值稅減免、限牌政策放鬆等;

3、房地產市場趨穩。房地產和汽車是居民兩項最大宗的支出,在房地產市場堅持 “房住不炒”、保持穩定時,汽車市場能吸納更多居民消費能力。


同時長期來看,疫情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可能會催生購車消費習慣的改變。

當年的非典疫情,使被長期隔離的消費者開始嘗試與適應網上購物,拉開了電商 發展的序幕;

而在 5G、視頻直播、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與大數據等技術基礎遠比當年成熟的現在,當消費者將更多的生活場景轉移到線上後,線上完成車輛選擇、比 價、購買、服務等汽車消費場景也將更加容易被接受。


此次疫情有望成為一個契機,加速汽車消費線上化。現在各品牌各店也都已經在試水網絡直播。


預測:受“疫情”影響下2020年汽車行業的走勢

某公司英菲尼迪智能展廳


二、可能的干預

此前汽車行業面臨危機時,政府都會採取提振汽車需求;具體干預幅度按危機的嚴重程度而定

汽車銷量下滑後曾出臺的政策利好:從政策層面而言,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國家也是高度重視這個產業的發展。

在2019年在消費低迷時,國家紛紛出臺相關刺激消費的政策。2019年1月發改委聯合相關10部位出臺《進一步優化供給 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發改綜合〔2019〕181號),8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9〕42號),在相關文件中可以看到,國家出臺政策對沖,逆週期助力市場恢復。

從實際來看,汽車市場的也呈現了比較好的趨勢。一些車企在去年一季度出臺政策後,搶先推出“汽車下鄉活動”而搶得頭籌,不僅第一時間抓住市場關注度,銷量達成方面也是拿到了滿意的成績。2019年下半年下滑幅度收窄,呈現觸底反彈。預測2020年也一定會有相關政策出臺,配合汽車市場轉危為安,“危”中找“機”。

預測:受“疫情”影響下2020年汽車行業的走勢

1、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銷量下滑,政策利好:

購置稅減徵 (1.6L以下購置稅減半)

汽車下鄉(農村地區購買汽車可享受補貼)

置換優惠 (提供舊車置換補貼)


2、2015年受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下行影響銷量下滑,政策利好

購置稅減徵(1.6L以下購置稅減半)

新能源車購置免徵稅

新能源汽車補貼 (向符合特定要求的新能源車提供補貼)


3、2019年受供需變化影響銷量下滑,政策利好

汽車下鄉 (購買新能源或者置換國三車可享補貼)

新能源汽車推廣 (逐步放寬對新能源牌照限制,並延長補貼政策)

市場已經轉向需求驅動,政府傾向於提倡基於品質和創新的競爭。


預計政府會根據疫情的嚴重程度出臺扶持汽車業發展的政策:

1、政府密切關注銷量下滑現象

政府鼓勵高質量發展,但是往往將促增長放在首位,特別是鑑於2019年經濟下行和疫情的影響。


2、刺激需求的政策與2019年或類似,不過將通過增加金融流動性來支持汽車融資,購置稅減徵範圍有可能擴大涵蓋更多車型。


3、預計推出緩解車企和經銷商現金流壓力的政策,可能減徵增值稅(車企)和銷售稅(經銷商)


佛山已經先行一步:

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

(一)鼓勵“國六”標準排量汽車消費。對消費者在我市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資金補助,推動汽車消費。補助資金由市、區兩級按財政分成比例承擔。補助資金由消費者申請並直接發放至消費者,具體實施細則由各區負責制定執行。

1.推動汽車更新換代。佛山號牌車主憑舊車售賣發票或汽車報廢註銷證明購買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2.鼓勵汽車集體採購。對同一消費者一次性購買5臺及以上的大、中、重型客運、載貨汽車(車輛單價不少於50萬元),每輛車給予5000元補助。

3.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車,每輛給予2000元補助。

上述情況不予重複補助。

(二)降低汽車銷售企業宣傳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對汽車銷售企業促消費的宣傳費用進行補貼,費用在佛山市扶持商貿流通業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三、汽車高管應對舉措

1、重新制定年度經營計劃,突出現金流管理

考慮到後續市場反彈時的價格競爭、以及額外的抗疫情支出,即使是盈利狀況良好的車企,同樣不能忽視現金流和成本管理。對這些車企來說,應立即採取措施降低非緊迫的支出,合理平衡抗疫與疫後應對競爭的資源。

2、明晰價格策略

全力抓反彈將會是Q2-Q3中國車市的主基調。

主機廠要保證全年業績不(少)受影響,經銷商也急於消化累積的庫存壓力,屆時市場價格“踩踏”恐難以避免。

在此 背景下,每一個車企品牌、每一款車型都必須在價格策略上做出選擇:是堅持迴歸 品牌,嚴控折扣,守住盈利?還是適當放鬆折扣,確保銷量及市場份額?

3、向供應商夥伴施以援手

首先採取“標配”手段,主動溝通調研、對上游供應鏈安全性進行風險評估;同時主動推動“高配”手段,積極預防潛在風險、提前佈局以保證跟上需求反彈,同時準備Plan B以避免斷供或形成對少數供應商的過度依賴。

4、對經銷商網絡鬆弛有度

“標配”手段包括調整年度目標、減免Q1考核要求,並對商務政策進行調整。這不僅是從經營現狀出發的必要調整,更是對經銷夥伴“同舟共濟、共生共贏”承諾的體現。

但是,目標與政策放鬆,不代表管理要求放鬆。

疫情阻斷了門店客流,正是閉關修 煉、解決網絡積弊的好時機。此時,把平時未竟的培訓前移到每一位銷售代表、把暴露出的體驗問題逐個解決、把過去不準的渠道數據一一校準、踩實價格策 略和折扣管理機制,最後共同制定二三季度商業計劃。

練好內功,才能避免後續反 彈行情中靠天吃飯、折扣先行。

5、為車主暖心護航


在推出各類優惠及上門服務之餘,車企可以與經銷商網絡共同合作,與車主建立直接溝通,從簡單而誠摯的問候、解決部分具體困難,到聯合車主舉辦抗疫情公益活動,更是打造品牌歸屬感、體現品牌差異和提升忠誠度的關鍵。

6、從用戶新訴求出發,提前備戰疫情後的銷售反彈

疫情結束後,延後的消費將會釋放,同時被疫情所刺激的部分首購需求也會出現。抓住這部分需求,需要車企提前準備,

一方面在產品本身難以立即調整的情況下, 在品牌營銷方面加強溝通品牌及產品對車主健康、個人防護的重視;

另一方面,則可轉門店被動等客上門為主動出擊獲取用戶,結合線上線下的渠道覆蓋,提前掌握客源;同時,對贈品附件等促銷要素、銷售話術等門店體驗要素,做出針對性調整, 助力銷售轉化。

7、把握線上化趨勢,抓住線上營銷精髓,推進全渠道數字化營銷

多家車企和經銷商加碼了對線上營銷與服務的嘗試,加大線上營銷投入、增加上門取送車服務等成為應對疫情的“標配”手段。但向線上轉型,不僅僅是短期內把營銷資源傾斜到線上,更不是簡單的在“線上賣車還是 4S店賣車”之間做選擇題。

而需要“以終為始”從用戶線上行為的痛點和預期出發提前佈局,充分發揮線上在效率、可視化等方面的優勢,結合線下已有資源,解決過去汽車線上業務水土不服的問題:


8、系統性提升運營效率

疫情帶來的市場衝擊會降低全行業的盈利水平。

在汽車市場放緩的大背景下,加劇企業的經營困難,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車企應當長遠謀劃,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與效率意識。從數據出發,對前端營銷活動、用戶旅程以及後端的產品與供應鏈管理進行數據化改造。

儘管疫情仍在發展,對汽車行業的影響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只要提前佈局疫情後的市場,升級被動應對的“標配”為主動迎戰的 “高配”,就能充分應對沖擊與不確定性,致勝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