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覺得公務員職業真的挺好的

這一場疫情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思考。恩格斯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今天就你鼻子的角度談一談。公務員圈真應該珍惜下自己的工作。

疫情過後,我覺得公務員職業真的挺好的


最近作者看了一些新聞報道。第一,是今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比2018年增加了14萬人,再上新高。第二,很多中小型企業經過這次疫情過後,很多企業因不出工資,公司申請破產。第三。看到疫情期間有一些相關的違法犯罪被打擊,對社會的秩序有一定的擾亂。

這不僅讓我反思到,假如此時此刻你不在體制內,面對這樣的場景,一個月拿不到收入房貸,車貸,還有小孩子的教育各方面的費用等,持續內耗,你的那點存款還能堅持多久?我估計60%的公務員都會覺得,現在在體制裡面真的挺好的。當二,三月份收到工資卡的信息的時候,我相信你的感觸會更加深刻。

疫情過後,我覺得公務員職業真的挺好的


最近喜歡刷抖音,還有看今日頭條。在這幾個自媒體當中,我發現了有一些公務員,突然離職了。當然有一部分是編制之外的,其實我有一點不可思議。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有這樣的勇氣離開體制之外?是在體制內溫水煮青蛙的一種憤恨,還是對新時代生活的另一種期待?又或者說是厭倦了體制的一些工作規則。但是無可厚非,選擇既合理。我們不需要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去說他們,可能這就是圍城的不同的角度。因為現在的價值觀太多元了,職業的種類也太豐富了,有市場就必然有需求,外面的吸引度不亞於體制內。

我是一個保守派。當然我也會對體制外的生活有一定的思考和觀察。我身邊也有幾個前幾年同事離職了,其實當時他們離職的時候,我是羨慕他們的,那時候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來,那種堅定和嚮往自由的堅決。但後來他們離職一兩年以內,我們之間也有交流,情況並不是那麼好。有的人選擇了後悔。

疫情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我想此刻最想說的關鍵字,就是穩字。

第一,我們要穩住自己的心神。由於居家隔離,我想大家在家裡面待的時間是這幾年來時間是最長的。這樣也會有一個時間段來讓我們來思考人生,我們的人生到底是為什麼?要去哪裡?我們的未來怎麼樣?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一直可以持續?我個人覺得不要羨慕外面的好,至少是暫時不要去期待。因為外面的就業壓力真的挺大。論年輕,我們比不上那些大學生,論學歷我們更比不上,論專業能力,我們比不上社會的那些白領,我們只有看到自己的劣勢和低處。才不會對外面的世界東張西望。

第二,我們要穩住自己的心境。工作可以說是我們的2/3。一個人一輩子的時間,2/3是花在工作上。人也是不能脫離工作的。好好看待這一份工作吧。無論有事時候這份穩定的工作給你帶來的只是加班熬夜,摻雜了同事之間的爾虞我詐,甚至有一些是勾心鬥角,或者工作環境一潭死水的現象。也許這份工作不符合你的性格。也許你因為這份工作一眼望到底,但回想起來任何地方,任何職業不是如此嗎?我想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但至少這份工作微薄的收入,能讓你養家餬口,過著平淡的生活,能讓你有奮鬥的平臺。關鍵是角度不同,心態就會有不一樣。

第三,我們要穩住自己的心氣。人生真的很無常,聽過最有道理的一句話,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奇蹟。你不知道下一秒是危難還是災難。疫情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更加註重自己身體健康。權力和財富都是帶不走的,但身體的健康是自己能支配的,好的心態也能提升更好的幸福指數。最近福建坍塌事件,也充分說明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快樂過好每一天,雖然我們每天過的是兩點一線的生活。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生活是健康,純粹,更多的快樂需要我們和家人一起共同去挖掘。和孩子多一點互動,多去領略一份陌生的風景,多去閱讀一份美妙的書。其實你會覺得現在生活其實挺好的。

僅以此文獻給那些正在猶豫,或者彷徨,或者煩惱的體制人,共勉。

疫情過後,我覺得公務員職業真的挺好的

持續關注筆尖耕耘,解讀不同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