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受疫情影響,開學時間遲遲不定,網絡教育順勢普及到學校和家庭。互聯網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最高效的溝通渠道,破解了孩子們無法去學校學習的限制,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教育變革也逐漸暴露出教學質量不高、無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等一些問題。那麼,線上教育和學習,各自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線上學習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 教學方式以問題為導向

在孩子學習新內容之前,教師不妨放下先入為主的引導,變為讓孩子自己自主預習,先了解孩子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的知識儲備,不足的讓孩子先補課。在此基礎上,明晰預習、梳理問題,歸納內容,查缺補漏的教學流程。

直播課堂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以免孩子疲倦,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可以在互聯網上選擇相應的課程資源在線推送,引導孩子以課堂內容為中心,擴展閱讀,鋪開知識面。老師們還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化教學的多樣性優勢,自制視頻、圖表、思維導圖等形象化學習資料,留作可重複使用的教學資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學生們在老師授課之後可以進一步質疑,老師在線解答,重在共同的思考與討論,隔著互聯網,學生們少了對老師的敬畏,老師也少了現場被質疑的尷尬,平等探討的網絡環境更能激發出孩子的思維活力,學習效率,這樣的網上課堂要比平時的課堂知識講解更全面透徹。

結束時當堂檢測教學效果,學生在線完成課堂作業,教師在線批改糾正。一堂完整的網課應該流程俱全,"課前知識量摸底——預習新課——觀看教學視頻——在線解惑——當堂檢測",課堂流程以問題為主線,以學定教,只要教師安排緊湊,也可以在45分鐘內完成。

線上學習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二、 學習方式更加自主

更加註重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網絡學習是對學生自主、自律學習能力的檢驗,教師要著眼於以下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 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動機基礎上的"想學";
  • 建立在學生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
  • 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學習評價基礎上的"會學";
  • 建立在學生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具備這四個學習品質,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將會大大提升。

採取網絡學習方式,學習目標、時間、內容、方法、路徑、順序、工具、結果呈現、考評方式皆由學生自主決定,教師要引導學生藉助思維導圖、學習導圖等工具自學;藉助學科學習方法、學科思維方法等自主掌握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將知識在實踐中運用,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和一系列變式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線上學習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同時,網絡學習還可以將綜合學習、項目學習落到實處。網絡學習不應是學生個體的單打獨鬥,可建立學生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切磋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就為開展跨學科的綜合學習和項目學習提供了方便。比如,有專家建議,可以圍繞本次疫情,開展以下主題的項目式學習:瞭解神秘病毒、細胞、人體;人類的瘟疫史;如何面對生命與死亡;面對同一事件不同信息,如何提升自己批判性思維及媒介素養;疫情變化的數字背後藏著怎樣的秘密等。通過開展這些類型的主題式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全面瞭解病毒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對人與自然的關愛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ME校園平臺 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