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統治者姓什麼?

晉風堂


這個問題,乍一看,很容易說清楚,誰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呀,比如唐朝那是李姓,宋朝那是趙姓,明朝那是朱姓,清朝那是愛新覺羅姓。其實古今不同,還真不是那麼回事。咱們一點點的道來。

先說古代的姓氏。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又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意思是,同一個姓那是同一個血緣系統,有著相同的血緣,主要看女的。而氏呢,那是說從怎麼分的家,分別居住於什麼不同的區域,主要看男的。這最早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中國上古著名的八大姓是有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在西周之前,姓和氏是分開的。那時的姓不僅可以分支,可以重新命名,也就是說姓也並非全由其後人承繼、續傳。在人類的原始遊群時代、母系氏族時代乃至上古五帝時代(父系氏族)的姓與氏,不同於先秦和現代的姓氏觀念。

比如,上古至五帝至西周的帝、王以及其姓、氏如下: 1、黃帝,姬姓,有熊氏,高旭氏。 2、顓頊,姬姓,名頊,高陽氏。堯,祁姓,名放勳,陶唐氏。 3、舜,姚姓,媯氏,名重華,字都君。4.禹姒姓,名文命,又稱大禹、夏禹、戎禹,夏后氏。 5、湯,子姓,又稱武湯、武王、天乙、成湯。 6、姬發,姬姓,名發,即周武王,為文王姬昌之子。

在西周以前,最主要的一支或幾支,才承繼姓。而後面的子孫是可以有新的姓的。也就是本來老祖宗黃帝是姬姓的。只是到了商湯時已經改姓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他已經姓子了。

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那麼契又是誰呢?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契是帝嚳與簡狄之子、帝堯異母兄。

虞舜指派大禹去治水,派契、后稷幫助禹治水;十三年後,治好了水,虞舜任命契為司徒(主要掌管教育的官,等於現今的教育部部長),封於商邑。

又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勞, 被舜帝賜姓子。所以這個姓是舜恩賜的。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契後代都姓子的,只有尊貴的才配得上姓子。由於契佐出生在殷水附近,所以他的後代也以殷為姓。當然商朝的國王都是子姓的。微子姓什麼,當然姓子了。

不過,還是派生出不少的新姓的。比如剛才我們說有殷氏,郝氏,彭氏,武氏,孫氏,林氏,等等,以後都成了姓。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夏(姒)、商(子)、周(姬)、秦朝(嬴)、西漢(劉)、東漢(劉)、三國(魏-曹、吳-孫、蜀、劉)、西晉(司馬)、東晉(司馬)、南朝宋(劉)、南朝齊(蕭)、南朝梁(蕭)。

南朝陳(陳)、北魏(拓跋、元)、北齊(高)、北周(宇文)、隋朝(楊)、唐朝(李)、宋朝(趙)、遼國(耶律)、金國(完顏)、西夏(李)、元朝(孛兒只斤)、明朝(朱)、清朝(愛新覺羅)。

1、商朝建立者

商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

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輔助下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今河南寧陵)以及夏朝的方國韋(今河南滑縣,即後來大彭)、顧(今河南範縣)、昆吾(今河南許昌)等。

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最終滅夏。

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 ,定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

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

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作《湯誓》後自號武王,建立商朝後又在位12年。 百歲而崩, 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古今歷史觀文


商朝統治者姓“子”

原因史記殷本紀中明確記載過,商朝的祖先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分封商朝祖先契為諸侯於商地,並賜予“子”姓。

需要說明的是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兩個概念

氏相當於姓的分支,只有取得了一定成績後才能夠獲得氏。

《通志·氏族略》中:“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的說法

而契因功勞而得到子氏,但其祖先為黃帝之後,因此商朝應為姬姓子孫,在當時時代背景下,商朝統治應為姬姓子氏。

當然到了秦漢以後,姓氏混合。

氏和姓一樣了,我們今天的姓氏中有些以前是姓,有的是氏,但現在我們統稱為姓氏。不在作區分。因此在史記當中,會有契本是賜氏,變成了賜姓。


歷史小知


姓子,例如商朝開國君主“湯"名字是子履,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契"的名字是子契,契是帝嚳與簡狄之子,帝堯異母兄。契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河南省商丘市),其氏族為商族。再例如商朝中期使商朝達到盛世的武丁,姓子名昭。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姓姬名俊,他15歲輔佐叔父顓頊,顓頊死後,30歲的帝嚳繼承帝位,都城亳(今河南偃師)。

夏朝君主姓姒,夏朝第二任君主叫姒啟,是大禹的兒子。學者考證古代文獻,認為夏人是黃帝后裔顓頊高陽與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個部落。

周朝君主姓姬,周朝開國君主周武王叫姬發。周人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后稷)。

堯是五帝之一,他建立唐國(都城唐在今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他姓伊祁,號放勳。堯是帝嚳之子。

舜是五帝之一,他建立虞國(都城蒲阪在今山西永濟市),他姓姚,名重華。舜是顓頊的六世孫。


跪射俑


商朝統治者被大禹賜姓為“子”,其中信息量很大。


一、姓字中女字旁的秘密

關於姓字起源,通說認為是“帝子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但此說的根據是《國語·晉語》。該書多記載西周諸侯、大臣的言論,在語言學上更有價值。這個版本的問題是:酉、祁、己這類姓字沒有【女】字旁,而史記所見的姓字往往有女字旁。


《史記》是更可靠的資料,其中提到的第一位姓字“姬”是大禹給周人的賜姓,其五帝本紀說到黃帝時,其姓字為“公孫”。這裡可以認為:姬姓不見得是黃帝的姓字,更可能是周人攀附的,把姬姓列為第一位,有點類似百家姓裡的趙家。


離開了史記·五帝本紀,就沒有更可靠的資料,因此,姓字問題應該從五帝本紀為起點。根據該書,“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與上揭《國語》一致,但司馬遷沒提到這十四個兒子得到的姓字具體是什麼?再往後,第一個出現的姓字是“嬴”,即大費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舉薦,舜帝賜姓“嬴”。然後是“姒”,即“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緊接著,是棄為姬、契為子。在其他諸侯世家中,又可以看到齊太公的“姜”,楚先公的“羋”(羋字為女爾合文)。在史記其他地方,還零星可見“姚”姓。


史記之外的世本等文獻,女子旁的姓字還包括:妘、妊、娀等等,而在甲骨文、金文中,女字旁加一個形符的字就非常多,如“女壹”、“女霜”等等,是很容易組合構字的,其背後必定有很重大的政治文化內涵。


商朝的子姓

商朝的子姓,來自於大禹繼位後的賜姓。這個“子”字與十二地支的子鼠之子是不一樣的,就像醜陋的醜,與十二地支的丑牛也是不同的。

商朝這個“子”姓,其字形,應該就是婦好墓出土銅器銘文上的那個徽標,可以看到它也是有一個女字旁的,相當於“子女”合文,與楚人的“羋”字寫作“女爾”合文一樣。從下圖可以看到,作為子女的子,與甲子的子,是不同的字形。


因此,有理由相信,大禹給商人先祖契賜下的姓字,應該是寫作“子女”合文的,也就是後世的“好”字,讀作子。婦好銅器上的這個符號,可以理解為“族徽”,這點在後世的習俗中可以看到,即女子稱姓不稱氏,如周人稱其先妣為“大姜”、“大妊”等。而婦好墓中的這個族徽姓字是竟然是王室之姓,那就很奇怪了。可以認為這位傳奇女子婦好實際上是王室的一位宗婦。這位宗婦與作為武丁妃子的“后辛”是否同一個人,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如果是同一個人,那麼就說明:殷商王室可能存在著族內婚姻。這種可能性當然只能討論。


這種情況在甲骨文中還有不少例子,如“婦(女壹)”,很可能指一位“壹”族的女子嫁入王室後的稱謂。


這時再回頭看《國語》關於姓氏的解釋,即“黃帝以姬水成(德)、炎帝以姜水成(德)”,通篇都說政治聯姻。所以,姓字與政治聯姻和分封有關,所以往往帶有女字旁。而後世那些沒有女字旁的,都可能是所命之“氏”,是由姓字延伸出來的。賜姓、命氏,因此為分封要素。

(十二地支的子字)

(婦好銅器銘文上的“婦好”二字合文,上方為帚)

(婦好銅器銘文上的“女好”二字,上方無帚)


(右起第一句“甲子卜……”)


歷史咖啡


古代男人沒姓,只有氏,姓是出生地母系部落的標籤。 商朝武丁七十來個老婆沒一個進商都與君王同居,她們各自有領地,史學家卻當做是封地。 後人將殷作為商朝的姓是合理的,因為商都已成為一個部落,以地名為姓未嘗不可。 所謂子某、子某某,實際就是商王走婚留在母系部落的兒子,子指兒子而非姓。 這些兒子只有一個能繼承王位,其餘的君子只有自強才能不息。 商人往往在鐘鼎銅器上多鑄族徽銘文,這就是當時的姓氏標誌。 目前我國考古出土中已發現的殷商族銘,有六百多個。


多爾袞愛新覺羅


商姓子,周姓姬。貴族也有各種氏


聽訟者


公元前1675年,商湯推翻夏朝,創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商朝。

據歷史資料記載,商湯,子姓,名履,廟號太祖。

商代的統治者為子姓氏族。相傳商人的始祖簡狄是在野外吞食玄鳥之卵而生下了氏族的第一代男性首領契,故以子為姓,同時整個部族以鳳鳥為圖騰。




玄武君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商人從來就沒有使用過姓這個詞,就象今天我們在家庭裡打召呼一樣,不過,在有同名的惰況下就會加上全名所稱,一般有二種稱呼法:一種是貫族稱法:即官稱+職業+名-→如:尹*巫*Ⅹ;公*輸*班……等。第二種為平民稱呼法,平民稱呼法與今天俄羅斯等民族的稱呼雷同,即爺爺名+父親名+自名……


用戶4652671965669


商王子姓。黃帝公孫姓軒轅氏後改姬姓,炎帝姜姓、舜帝媯姓、大禹姒性、成湯子性、武王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