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01

沈从文认识张兆和是在吴淞中国公学教书的时。

当时的沈从文不文一名,背负重债。

沈从文出身乡野,在求学和写作的路上遭遇太多的挫折和歧视,他非常自卑,自我价值感低。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当沈从文来中公的时候,张兆和已在外文系读到二年级。张兆和出身名门,家庭条件好,自己也是非常优秀。

那时大学里出现女生是很新奇的事,而张兆和不仅成绩优异,又擅长体育,女子全能运动排名第一,还是女子篮球队队长,非常引人注目。

当时的沈从文,从身份、地位、到外貌性格与张兆和都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穷屌丝看上白富美。

沈从文一边深陷感情之中不可自拔,一边又痛苦于自己与张兆和的差距。他将满腔的情感都写成情书。

互相在顽固中生存,我总是爱你你总是不爱我,能够这样也仍然是很好的事。我若快乐一点便可以使你不负疚,以后总是极力去学做个快乐人的。

在张兆和没有任何回应的情况下,沈从文一直执着地追求着,不停的给她写情书。

实际张兆和在沈从文的情书攻势下,态度慢慢发生了转变,她从开始的完全不理会、无情地拒绝,到后来慢慢地害怕自己的拒绝伤害到沈从文的心。

女人是感情的动物,会因为感动而爱上。

可以说沈从文用自己的痴情和执着打动了张兆和,征服了她的家人。张兆和的姐姐张允和在他俩的婚事上明确表示赞同。当沈从文发电报给张兆和,问她是否愿意和他结婚时,张允和回了电报,写了一个“允”字。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童话中的爱情故事都是假的。结婚不到三年,沈从文就被女学生吸引。

张兆和的反应很激烈,她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沈从文的婚外感情告一段落。

抗日战争爆发,沈从文到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曾经尘封的婚外感情萌芽而出,他将这个女学生介绍到西南联大的图书馆工作,终于擦枪走火。

性格刚烈的张兆和从此心如死灰,虽然没有选择离婚,但是已经将沈从文当成陌路人。

张兆和临去世前,有人拿沈从文的照片问她,你还认识他吗?张兆和回答,看着熟悉,但是不认识。


02


纵观沈从文的一生,他用痴情感动了心爱的女子,已经将幸福拽在手中,但是又亲手把幸福打碎,遗憾终生。

在沈从文感情变化的背后,其实有一个东西一直没变,他在自我认知上一直都是价值感极低,对人际关系的维护也没有想要任何改进,而这些完全就是情商低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对情商的定义是:

情商主要指察觉自己与他人感觉的能力,鼓舞自我的能力,面对自我与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商可分为四类: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或称社交技巧)。

沈从文在自己的婚姻关系里,最大的缺陷是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妻子有错误的认知,对他们婚姻关系的管理,没有采用正确沟通方法。

自我认知

罗纳德·B·阿德勒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讲到:你对自我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是由你对自己的感觉组成的。

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

自律:

“我太小心翼翼了。”

“在我开口说或动手做之前,我总会深思熟虑。”


好辩:

“我太强势了,一定很惹人厌。”

“我在自己的信念上坚定不移”

对自我价值的评判就是你的自尊。高自尊的人有较高的评判,低自尊的人一般都会看低自己。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拥有高自尊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好的,并且期望被他们接受,低自尊的人认为所有人都一直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根本不管这种想象是否符合现实。

在沈从文的身上,有明显的低自尊人的特点。

沈从文来到吴淞中国公学教书,他正式到任那天,四月三十日,日记里写:“虽然受了很热烈的欢迎,我细看校中状况,很难有办法。”

沈从文在中公教书很受学生爱戴,当时的中国公学校长胡适都说“从文在中公最受学生爱戴,久而不衰”。

沈从文自己的感觉却不是这样,事实上,他注意力过分集中于糟糕的方面,在和朋友的倾诉信件中,经常抱怨。

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沈从文的这种低自尊心态对他们的感情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沈从文只身南下昆明后,张兆和写给他的信中提到:以前你还听我的建议,略加修改,近一二年你写小文章简直不叫我看了,

你觉得我是‘不可与谈’的人,我还有什么可说!

对来自妻子的建议,对自卑的沈从文来说,那是一种不认同和对他的否定,他不认为那是夫妻间的平等交流,他需要被崇拜,需要豪无原则的肯定。

婚内得不到的就会去婚外诉求,所以女学生的崇拜马上就让他动了心。但是如果他的这种低自尊的性格不改变,不管他的妻子是谁,所有的悲剧都会重演。

要正确认知自我,首先要有改变的意愿,再根据外界的反馈来调整修正自己对自己过时的认知。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社会认知

正确认知他人,需要你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认识事物。要有同理心,能够从他人的经历出发去考虑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沈从文匆忙南下。张兆和因为自己身体不适,孩子还小,也想保护沈从文的手稿等没有一起前往。

沈从文刚开始同意妻子和孩子先不一起走。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又开始着急,不断来信催促。

在催促的信件中并没有为张兆和考虑任何难处,只是一味的说自己需要她,甚至在一封信中怀疑张兆和感情出轨:你同我分裂是必然的,同别人要好是自然的。我到头还是我,一无所能,一无所得,与社会一切都离得远远的,与你也离得远远的。

沈从文仓皇离开北平的时候,大儿子三岁,小儿子仅三个月。在战乱中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从北平去往昆明,想一想都知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从没有为家庭琐事操劳过的沈从文是体验不到这种辛苦的。他也没想过,像张兆和那样性格的人,从选择接受他开始,其实就已经倾心于他。

如果你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你的世界将只剩下你自己。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人际关系管理

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讲到,让人满意的关系需要做到:

保证

从语言和非语言的层面让对方知道,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你是忠于这段关系的。


共享任务

帮助彼此打理生活中的琐事和义务。


在保证这方面,沈从文显然没有做到,不光没做到,相反还给张兆和扎了一针。

沈从文喜欢上女学生,他觉得自己在挣扎中痛苦不堪,于是告诉了妻子,他觉得自己是坦荡的,妻子应该理解自己。

其实他心里何尝不明白,不忠就是对伴侣的伤害,只不过他一直以为妻子不够爱他,潜意识里他在用这种方式报复妻子: 看,你不爱我,总有人爱我。

沈从文除了性格缺陷,在生活上他也是一个生活白痴,家庭生活中的琐事都没有操过心,反而给妻子很多麻烦。

从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信中透露了很多他们生活细节:

“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一分开,你就完全变了,由你信上看来,你是个爱清洁,讲卫生,耐劳苦,能节俭的人,可是一到我一起便全不同了,脸也不洗了,澡也不洗了,衣服上全是油污墨迹,但吃东西买东西越讲究越贵越好,就你这些习惯说来,完全不是我所喜爱的。


我不喜欢打肿了脸装胖子外面光辉,你有你的本色,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总不免勉强,就我们情形能过怎样日子就过怎样日子。我情愿躬持井臼,自己操作不以为苦,只要我们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就好了。


这一战以后,更不许可我们在不必要的上面有所奢求有所浪费,我们的精力,一面要节省,一面要对新中国尽量贡献,应一扫以前的习惯,切实从内里面做起,不在表面上讲求,

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这生命而不使他归于无用才好。”

二姐张允和来到北平记录了他们生活的片段。

“我住他家甩边一间屋中,这时他家除书籍漆盒外,充满青花瓷器。又大量收集宋明旧纸。三姐觉得如此买下去,屋子将要堆满,又加战后通货膨胀,一家四口亦不充裕,劝他少买,可是似乎无法控制,见到喜欢的便不放手,及至到手后,又怕三姐埋怨,有时劝我收买。”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03

沈从文自卑,完全的不自信,他需要是别人对他毫无保留的感情付出,他需要十分的保证。张兆和是一个现实活在尘世的女子,也许觉得行动胜过语言。她放弃了很多无用外在的东西,放下千金小姐身份,愿意操持家务,为两人支撑一个家。

沈从文的后半生过得十分凄凉。那部以婚外情为原型写出的小说《看虹录》,因为里面有情色内容的描写,因此受到郭沫若的批判和打击。

受到刺激的沈从文从此再也没有写小说。他被分配到博物馆当讲解员。从此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移到文物研究上。

沈从文又开始不断给张兆和写信,但是这次张兆和不再回应。

1969年,沈从文下放前夕,二姐张允和来看他,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

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第一封。

他把信举起来,羞涩又温柔,然后就吸溜吸溜地哭起来。


沈从文那么爱张兆和,为什么还会出轨?自卑是原罪


结束语

沈从文的感情除了那短暂的几年,一直是是求而不得。但是,谁之过呢?

他一直深陷在自卑自怜的情绪里,这才是他一生过得凄凉的原因。

他除了写信,有没有真正的反省过自己的错误,有没有通过行动去求得妻子的谅解?应该没有。

他在临死之前向张兆和说:三姐,我对不起你。张兆和心如刀绞,也许她一直在等这个道歉。

每个人的出生,成长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性格,但这些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长成现在的样子是过去的经历决定的,但是,将来要长成什么样子是由我们现在决定的。

人生成长需要不断的复盘、反思与改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