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脣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宋神宗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資治通鑑》被叫作資治通鑑,就是因為其每一章,每一節都有教育意義。教育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所以兼聽則明 偏信則闇。任何一段歷史都經不起仔細推敲,眼見都不一定為實,何況史書上那些有情緒的記載呢?所以我們不是探尋歷史的細節,而是要把歷史的教訓延續下去。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三家分晉的開始是立太子。智宣子想立智瑤。結果智果不答應,可能是有什麼過節,咱也不知道,咱也沒處問。但立太子這回事,自古都跟利益有關,智果推薦了智宵,不過智宣子沒幹,不過智果否定智瑤的原因倒也有趣,他說智瑤有五點別人強。

第一點,長得帥,果然外貌自古就是本錢。

第二點,會武功。

第三點,有才藝,不過什麼才藝,智果沒說,不過看得出學一門才藝的重要

第四點,巧文辯慧,說白了就是還會寫文章,說話還好聽。

第五點,性格堅強果然。 照智果的說法,智瑤還是很優秀的繼承人。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不過重點來了,智果說他不仁。 如果你想打敗你的敵人,就一定要在道德上制裁他,因為你只要拿住他一點點小瑕疵,不管他多優秀,你都可以大義凌然的攻擊他了。就好比,一個演員不管演技好不好,總有人關注他努力不努力,或者捐款沒捐款。

書歸正傳,能當一國之主的人,傻子還是少的,所以智宣子沒聽智果的,還是立了智瑤。然後智果一看,智瑤要上位,晉國沒法呆了,於是打了個報告,就跑了。 於是智瑤成功上位,上位之後開始打壓鄰國,約了韓康子,魏桓子喝酒。席間多有打壓,估計跟煮酒論英雄的劉備與曹操差不多。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喝完酒之後該聊正事了吧,啥正事?一個國王最大的政績就是開疆拓土了,於是智瑤不費一兵一卒,從韓康子,魏桓子手中要到了幾座擁有萬家人口的都邑。這件事要是放在現在,稍微發酵發酵,智瑤必是一代明君的典範。

不過好景不長,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智瑤像第三個人要地的時候,遇到了硬骨頭,誰呢?趙襄子。 自古燕趙出慷慨悲歌之士,趙襄子本著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倔脾氣,被智瑤領著老韓老魏打的都城都沒了,逃到了晉陽。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智瑤引水灌晉陽,眼見水沒城牆還差六尺高,此處也不知引用水漫金山好,還算引用水淹七軍合適,但列為看官都應該能看懂。這時趙襄子派密使來見老韓和老魏,此處必須點出這個密使的名字,他叫張孟談,重點提了一下他的名字,因為我覺得他的名字應該比很多書裡出現過的人名都要重要一點,因為他就用了一句話,邊說動了老韓和老魏——唇亡齒寒。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於是三家定計,是夜,趙襄子使人殺守堤之吏,水淹智瑤大軍,老韓老魏趁水打劫,結果,智瑤卒。智氏一族被滅,唯有智果跑得早,留了一絲香火。 韓,魏,趙,三家分晉。

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必然是智瑤的錯,德不配位,釀成大禍,導致亡國滅種。但我們都知道的是,歷史是尤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也從來不存在對於錯,不過成王敗寇。 如果智瑤真如司馬光寫的那般不堪,怎會有豫讓這般忠臣良將為其誓死效忠?

陪您讀《資治通鑑》:三家分晉一場唇亡齒寒的成王敗寇


簡單的介紹一下豫讓,智瑤死後,豫讓想報仇,於是假裝宮人,在趙襄子家裡掃廁所,趁機刺殺趙襄子,不過被識破了。趙襄子出於某種原因,沒殺他。 於是豫讓自己毀容,吞炭傷喉,變得他媳婦都認不得他,在路邊行乞,以備伺機報仇,不過最後還是失敗了,可惜世人只知荊軻,不知豫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