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裡紀年法是什麼意思呢?

【周紀一】: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週記二】:起昭陽赤奮若,盡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週記三】:起重光赤奮若,盡昭陽大淵獻,凡二十三年。

看到了嗎?這種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天干地支紀年法,那這是一種什麼樣子的紀年法呢?

這是太歲紀年法。太歲是古代天文學中假想的歲星,又稱歲陰或太陰。在上古時期,人們以歲星每年運行一個星次來紀年。太歲是古代天文學中假想的歲星,又稱歲陰或太陰。在上古時期,人們以歲星每年運行一個星次來紀年,把周天分為12份,依次為星紀、玄枵(xiāo消)、諏(zōu鄒)訾(zī姿)、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稱為12次。此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 。此法的起源年代至少是周代初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很盛行。由於古人又將黃道劃分有十二辰,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表示,但其方向與順序正好與歲星紀年法中的十二次相反,為了能順應十二辰,就假想了一個太歲,順十二辰而運行。大約戰國末期或西漢初期,歷家又為太歲紀年增取了十個名稱,“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等,以表示歲陽。

那麼太歲紀年的方法是:將十個歲陽名依次和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組成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由此類推,六十年週而復始。

這種紀年方法跟天干地支紀年法是有對應關係的:


《資治通鑑》裡紀年法是什麼意思呢?

所以,我們看到的【周紀一】: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用天干地支紀年法表述就是:自戊寅年,到壬子年,一共35年。

能體會到古人的智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