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前排将士阵亡率极高,为何士兵们还是愿意加入前排?

众所周知,由于古代战争基本上都是冷兵器作战,所以前排士兵的死亡率一直都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攻城战中,第一批参与攻城的士兵几乎都是有来无回。那么,既然前排士兵这么危险,为什么士兵们还是愿意担任前排士兵呢?

古代战争中,前排将士阵亡率极高,为何士兵们还是愿意加入前排?

一、前排士兵阵亡率虽然高,但军饷也很高,在古代,为了详细记录前排将士的功劳,军队中往往会设立专门的监军和计吏

古代战争中,前排士兵作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军,危险系数极高。但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前排士兵虽然九死一生但封赏和待遇却十分优厚。一般来说,前排士兵的军饷至少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

要知道古代士兵的军饷远比普通种地的贫民的收入高,很多士兵参军就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军饷。而前排士兵的军饷又比普通士兵高数倍,如此重赏之下,怎么可能没人动心。

古代战争中,前排将士阵亡率极高,为何士兵们还是愿意加入前排?

最重要的是,古代战争中,前排士兵立功的机会很多。要知道在古代,军功可是很珍贵的。早在秦朝时期统治阶层就建立了完善的军功体系,汉朝时更是有“非军功不可封侯”的说法。

而且,古代统治者为了激发士兵立功的野心,建立了完善的军功统计系统。军中常年存在大量的监军和计吏,就是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统计军功。

另外,除了极高的军饷外,前排士兵的待遇也是很吸引人的。众所周知,人虽然是杂食性生物,但如果无法得到足够的肉类供应,人体根本无法负担剧烈运动。但肉类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价格一般都是很昂贵的,即便是在军营中,也不是所有士兵都能享用肉食。

古代战争中,前排将士阵亡率极高,为何士兵们还是愿意加入前排?

但由于前排士兵一般都是由精锐士兵组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以前排士兵一般每一顿都能吃上肉食,相比于普通士兵,这种待遇已经足以吸引很多人了。

二,前排站位大多都是由军官亲自挑选的士兵,如果不愿意站前排就是违反军令,马上就会被斩首示众,相反奋力一搏反倒有生还的希望

当然,虽然前排士兵的待遇非常好,军饷也非常高。但再好的待遇、再高的军饷也要有命享用才行。对于很多惜命的老兵油子而言,前排士兵的优厚待遇对他们毫无吸引力,好好活下去才是真理。

这样消极的心理放在普通小老百姓身上自然无可指摘,但在军中却极为致命。因为这种心理不仅会影响许多战力较高的老兵参与战争,也会在整个军营中散播消极情绪,影响整个军营的军心士气。所以,对于军队主将而言,老兵油子是非常讨厌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让老兵油子担任前排士兵。

与老兵油子相比,新兵则受欢迎的多。虽然他们刚刚入军营,没有经历系统的训练,但同样的,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战场的残酷性,往往会被优厚的待遇和立功机会吸引,自觉担任前排士兵,并且勇猛异常。

古代战争中,前排将士阵亡率极高,为何士兵们还是愿意加入前排?

当然,新兵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而且新兵往往只需要经历一两场战斗就会意识到战争的危险性,从而成为老兵。在这种时候,军中主将想要获得足够的前排士兵就只能利用严苛的军令了。

在战争之前,军中主将往往就会让各部将领亲自挑选前排士兵。这些士兵往往都会被记录下来,一旦他们避战、逃跑,立刻就会被冠以违抗军令的罪名而被通缉,最终往往下场悲惨。

所以对于被将领选中士兵而言,与其避战逃跑,倒不如奋力一搏,不仅有生还的机会,还有可能赢得一场富贵。

三、前排士兵虽然看似危险,但他们往往拥有全军最好的防御,攻城战中也是先用老弱病残和平民等炮火消耗守城士兵的精力,真正轮到前排士兵时,危险性以及大大降低了

除此以外,为了保障前排士兵的持续战斗力,前排士兵的着甲率一般都是全军最高的。要知道,盔甲在古代是很昂贵的,即便是军营之中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着甲。而前排士兵不仅人人着甲,有时还会连穿好几层铠甲,想要杀死他们非常困难。

至于阵亡率极高的攻城战,也往往都是先让老弱病残和平民作为炮灰“蚁附”攻城,等到守城士兵和守城物资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再由装备精良的前排士兵一拥而上,一举击溃守城士兵的防线。

古代战争中,前排将士阵亡率极高,为何士兵们还是愿意加入前排?

由此可见,古代前排士兵虽然危险,但远远没有到那种无法接受的程度。配合优厚的待遇和完备的防护措施,依然有很多人愿意担任前排士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