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有什么意义?

微影悼红



在《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中,就提到了“东鲁孔梅溪”曾经把《红楼梦》“题曰《风月宝鉴》”。其实,据说曹雪芹早年写过一本名叫《风月宝鉴》的小说,也就是《红楼梦》的初稿。

清代的皇室宗亲、对《红楼梦》颇有研究的裕瑞在其著作《枣窗闲笔》中介绍:“《红楼梦》一书,曹雪芹虽有志于作一百二十回,书未成即逝矣。诸家所藏抄本八十回书及八十回书后之目录,率大同小异者,盖因雪芹改《风月宝鉴》数次,始成此书……”所以这段《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删改而来的介绍应该也是有根据的。

在文本中,“风月宝鉴”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在了第十二回,由一个跛足道人借给病入膏肓的贾氏家族子弟贾瑞治病的。《红楼梦》书中惯用诸如“有隐有见、一击两鸣”等巧妙的写作手法,对于“风月宝鉴”的出现意义也是“一喉二歌”的。那么,风月宝鉴出现在此书、此回、此情节中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一、从表面来看,风月宝鉴是治病救人的“仙物”。

色迷心窍的破落户子弟贾瑞觊觎荣府琏二奶奶凤姐的美貌,先是制造偶遇,又是不断的登门骚扰。

不胜其烦的凤姐先是对其小惩大诫地捉弄了一次,但是色胆包天的贾瑞并不长记性,凤姐便再次点兵派将施计狠狠地惩罚了贾瑞。

由此贾瑞坐下了病根,不到一年的时间,便“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无巧不成书,到贾瑞家化斋的跛足道人恰好是专治冤业之症的高人,他将自己的宝贝--风月宝鉴给了贾瑞,因为这柄由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所制的风月宝鉴的作用就是“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

“风月宝鉴”反面照出的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正面照出的时令人神魂颠倒的凤姐。宝鉴反面照出“骷髅”虽有一时的心惊肉跳、恐怖异常,却是能治愈沉珂顽疾,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正面照出的“凤姐”虽风姿绰约、柔情蜜意,却是要人命的,所谓“财是催命鬼、色是杀人刀”。

此时的“风月宝鉴”就是一件神奇的“医疗器械”,能救治身陷色欲沼泽的贾瑞。跛足道人曾反复叮嘱贾瑞“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只可惜贾瑞中色欲之毒太深,凭仙道神器也无能为力,自己断送了年轻的性命。


二、从隐含意义来看,风月宝鉴暗示了事物“物极必反”的两面性。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红楼梦》描述的就是贾府作为一个功勋卓著、盛极一时的家族,一步步走向凋零败落的过程,之所谓的乐极悲生、物极必反。

跛足道人给贾瑞治病的“风月宝鉴”,其正面照出的是令人神魂颠倒的凤姐,其反面照出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正反两面景象各异的“风月宝鉴”之于《红楼梦》全书,是对全书既形象又具体的一部比喻。

风月宝鉴的正面,是一派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儿女情意绵的盛景,当然喻示的是贾府盛极之时无比荣耀、无比显赫的风光场景。而风月宝鉴的背面,则是白骨粼粼、血泪斑斑的悲惨境况,隐含的就是贾府被抄家败落之后人亡家散凄凉的场景。

“宝鉴”的一正一反正映衬了贾府从“当年笏满床”到“陋室空堂”的大反转,印证了秦可卿弥留之际给凤姐的梦中警示: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唐朝名相魏征向李世民进谏时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曹公警冀后世众人,以“风月宝鉴”为镜,正心性、识真假、明事理,居安思危,择善而从。


少读红楼


答《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的意义就是,作者曹雪芹要向读者告知他所写的《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它是全书的点睛之作,凡是看过《红楼梦》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忘记“风月宝鉴”这个由“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的神仙宝镜。但这个宝贝它是个双面镜,有两面性,一面救人,出现的是一具白骨骷髅,鬼的化影;一面害人,出现的是梦中情人,有求必应,美女的化身。道士让贾瑞看反面,并嘱咐道,此物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的,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照此法去做三日内病除,三日后道士会来索回宝镜。可这个贾瑞从背面一看是个骷髅,大骂道士害人,再看正面,自已朝思暮想的风姐笑着向他招手,于是迷迷糊糊走进了风月宝鉴中,和凤姐云雨作乐,不到三日贾瑞就耗尽了最后一点精气神,可怜他临死之前,看到黑白无常拿着锁链来抓他,还舍不得这送命的镜子,大喊“等我拿了镜子再走!”死不悔悟,可悲可叹。在看贾瑞归天后,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已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这也是作者曹雪芹要向世人说的心里话。通过贾瑞照鉴这个故事说明人们眼中看到的“金满箱,银满箱”只是表象,“展眼气丐人皆谤”,“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人生如梦,梦幻人生。荣华富贵,美女佳人的背后就是过眼云烟,陇头白骨。而导致美好现实走向毁灭的根源,正是人们内心滋长的不能自律的,邪恶的欲念。完毕



翠蜻蜓


《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相当于一个视频播放器,在正面播放就是岛国爱情动作片,在反面播放就是僵尸恐怖片。风月宝鉴的教育意义在于告诫世人,若不是高富帅,别撩白富美;若本是屌丝,勿惹辣妹;一言以蔽之,撩妹有风险,行动须谨慎,否则神仙也救不了。


风月宝鉴之事,从癞蛤蟆贾瑞想吃王熙凤这块天鹅肉说起。

贾瑞的家业淡薄,靠着祖父在贾家私塾教书获得的微薄收入度日。他虽然寒微,与宁、荣二府中其他的公子爷哥们混在一起,时间长了也逐渐地不学无术,又加上他祖父不在的时候,偶尔他也能当上个暂时管理的代熟长,他就失了自己的本性,自认为也成为了和贾家子弟一样的浪荡公子,可以花天酒地,寻花问柳。

他在宁府会芳园中邂逅到貌美如花的王熙凤,眼睛直溜溜地在王熙凤身上游走,从头顶打量到脚下,又从脚下打量到头顶,毫无避嫌,言辞油腔滑调,挑撩王熙凤。王熙凤何等聪明人物,一眼洞穿他那点邪淫心思。以王熙凤的美貌、才能、地位、心肠,又是有夫之妇,怎么可能让穷小子贾瑞来随随便便地来挑逗呢?于是集白富美与辣妹于一身的王熙凤决定教训一下贾瑞。


首先,王熙凤假意含情,夸的贾瑞有些飘飘然。王熙凤的含笑,在贾瑞看起来是风情万种,又有些暧昧,于是大胆地说想去家里看望王熙凤:“我想去望候嫂子,又怕嫂子年轻不轻易见人”。王熙凤看他不怀好意,进一步挖坑:一家子骨肉,说什么年轻不年轻的话?这句话撩得贾瑞心痒痒的,真个不知死活地去贾琏家里去找王熙凤。

贾瑞吃了熊心豹子胆,三番五次地去贾琏家里找王熙凤,前几次都没有遇上,再一次终于遇上了,贾瑞忍不住动手动脚,这彻底惹恼了王熙凤,她决定好好整治一下贾瑞,悄悄地说:“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到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

贾瑞色令智昏,智商一下子为零,真的相信了王熙凤的话,春心荡漾地去赴约,结果理所当然被放了鸽子,喝了一夜的凛冽寒风,差点冻死,而且回家后还被祖父贾代儒打了一顿,罚跪一天,饿了一天。

世间最有执着精神的莫过色鬼。过了两日,贾瑞邪心不死,心有不甘,不相信王熙凤爽约是故意的,肯定别有苦衷,于是他再次去找王熙凤。王熙凤看贾瑞不到黄河心不死,贼心不死,心中恼恨,有心再教训一下他,“少不得再想别法”。就满嘴跑火车的说上次是贾瑞失约,于是再次相约,准备再对他戏耍教训一番。

贾瑞此时七魂已丢了六魄,不知是计,再次春心荡漾地赴约。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中,他看到有黑魆魆的人影,便饿虎扑食一般,上去就是一番爱情动作片,结果突然间另一人挑灯而来,灯光下,他发现,这哪是他朝思梦想的琏二嫂子?而是自己的学生贾蓉、贾蔷。

贾蓉、贾蔷本不是什么善茬,他俩趁机讹了贾瑞一笔银子,还给他淋了一桶的尿粪,贾瑞只能哑巴吃黄连,又冷又臭地偷偷摸摸回到家。此时贾瑞才如梦方醒,是他的琏二嫂子在耍他。自此以后,贾瑞对王熙凤非常憎恨,但想起她的美貌与蚀骨柔情又情难自禁,但是再不敢去找她,只能色心未泯沉迷在自我世界,于是导致:

他二十来岁的人,尚未娶妻,想着凤姐不得到手,自不免有些“指头儿告了消乏”,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日常倦,下溺遗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

面对风月宝鉴这个“医疗神器”,色字头上一把刀,神仙也救不了贾瑞。

贾瑞一病不起,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最后要用人参配药,贾代儒求到荣国府,王熙凤见死不救,给他的都是些渣末,此时贾瑞的生命已到了穷途未路。这时,神仙闪亮登场,跛足道人给他一面风月宝鉴,嘱咐他只许看反面,不许看正面,若能如此,三天病好。

不听神仙言,吃亏在眼前,这贾瑞病怏怏躺在床上,不好好配合神仙的医嘱,拿着镜子看到反面时,是一部僵尸恐怖片:只见一个骷髅儿,吓得丢了镜子。他那智商毕竟一般般,不懂神仙的意思,还去骂神仙是混帐。

当他忍不住看正面时,是她朝思暮想的王熙凤,还在镜子中向他招手,他神情恍惚地想成为岛国爱情动作片中的男主角,而且用原著的话说就是:心中一喜,荡悠悠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现实中吃不到的天鹅肉,贾瑞在虚幻中得到了,而且一定感觉特别销魂,于是继续,连续三四次,最后……原著写: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意思是贾瑞死了,被黑白无常收了。

贾瑞死了后,贾代儒夫妇又痛又气,要烧了风月宝鉴,可神仙发话了:谁叫他自己照了正面呢,是他自己以假为真。

这事真不能赖人家神仙,人家给贾瑞这个视频播放器风月宝鉴,是让他领悟红粉如骷髅,都是害人的,可他偏偏是要做鬼也风流。前面也说了,撩妹有风险,行动须谨慎,否则神仙也救不了。

其实,风月宝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风月宝鉴出自跛脚道士之手,自然是有道家寓意。道家一向主张寡欲,甚至禁欲,所谓色是刮骨钢刀,而佛家也认淫欲是轮回的根源,因此,风月宝鉴就是告诫世人勿沉迷于色而伤了自己的性命。

这面镜子的正面看,是正常的漂亮的人,反面看却是骷骨一堆。在道家、佛家的眼中,人是四大(地、水、火、风)假合而成,我们这个肉身是骷骨一堆,我们不应执着肉体表象的虚妄漂亮,它与老子《道德经》中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观点相似。

跛脚道士让贾瑞去看镜子反面的骷骨,其实是他们的一种修炼方法,叫做BG观,这种修炼之法,据说能断人之淫欲,实际如何,不得而知,至于科学与否,至今没有定论。

总的而言,《红楼梦》的风月宝鉴典故,有点红粉骷骨的意思,更有着人沉迷于色的严重惩罚的警醒。人之七情六欲,演驿这场人世生生死死。


我就是竹韵


《红楼梦》号称天下第一奇书,光是书名就有好多个,其中一个就是《风月宝鉴》。另外,书中也确实出现了“风月宝鉴”这个奇怪物事,就是贾瑞病重时跛足道人送给他的镜子。贾瑞死后,这面镜子也被跛足道人收了回去。

如此刻意安排,在我看来,说明这个“风月宝鉴”确实有深意。

1.人生大智慧,世事大文章,往往藏于风花雪月、声色犬马中

先说“风月”二字。这个词的含义很微妙,既可以指文人雅兴,也可以指男女情事。往上靠一靠就是风雅,往下靠一靠就是风尘。一般用到这个词,表面上“格调”就不会很高了,但正如大隐隐于市,如果想要传达的东西很深刻,却又不方便公开宣扬,借助风月的伪装是个不错的选择。

“风月宝鉴”第一次出现,是在《红楼梦》第一回,只有短短一句话:“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上下文里,没有一句解释说,为什么这书叫《风月宝鉴》。

但读者依然可以从书里的内容找到些提示。

根据第一回的说法,书里的故事是刻在青埂峰下的一块大石头上的,记叙的就是这块石头化身通灵宝玉下凡所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石头要求空空道人把这段故事抄去传给世人看,空空道人表示为难:

“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可见,《红楼梦》或者说《石头记》的故事,乍一看就是小情小调的,只不过写几个女孩子闺阁情思,而且连年代都模糊,那就是没有大时代宏大叙事,也没有大人物风云传奇,说白了,也就是写写“风月”而已,所以空空道人质疑,有价值吗?

石头也谦虚:

“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

石头说,这书本来也就供读者茶余饭后随便翻看玩玩而已,反正不费劲。

事实如何,不必多说。《红楼梦》蕴藏的宏大与深刻,让许多人孜孜以求研究一生都不能尽知。然而表面上,它似乎只是讲讲闺阁儿女情情爱爱的“风月”故事而已。

人生大智慧,世情大文章,往往就藏在风花雪月、声色犬马中。《金瓶梅》如是,《红楼梦》亦然。曾经想用《风月宝鉴》做书名,大概就是进一步突出“风月”伪装,掩藏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大叙事、大主题。

2.宝鉴即宝镜,镜中世界如虚如幻,映照的却是真实人生

鉴者,镜也。在第一回一笔带过之后,作者意犹未尽,特地安排了贾瑞为凤姐害相思病,病入膏肓之时,风月宝鉴隆重登场。

这是一面镜子,双面可照。带来镜子的跛足道人介绍:“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

一面镜子,说得这么玄乎,出自虚幻仙界,却有“济世保生”之功。这是作者生怕读者不明白书中的微言大义,忘了“风月”背后另有世情人生大丘壑,所以特地让风月宝鉴出场提醒一次吧?那意思就是,别看镜子里(书里)的故事如梦如幻,其实观照的都是真实世界的真实人生啊。

3.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暗示书中故事“假作真时真亦假”,需要正反两面对照阅读

我在之前很多回答里提到,《红楼梦》一书有“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特点,书中很多突兀和不合情理的地方,就是在暗示实写与虚写的变换。

作者不惜借“风月宝鉴”提醒读者,《红楼梦》故事背后有故事,风月背后有苍生。那么,“风月宝鉴”完全相反的两面自然也有其深意。正照是光彩照人的凤姐,反照是狰狞吓人的骷髅,是否暗示书中表面的故事是繁花锦绣、盛世光华,背后却是截然相反的荒芜破败、末世沧桑呢?

《红楼梦》这部奇书所隐藏的谜题,只能靠读者多多寻找书中相互观照之处,多多查看故事的“反面”来解开了。

参考之前回答的《为什么没有人对的遗失部分进行“再次续写”呢?》。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风月宝鉴》”在《红楼梦》中的意义

《风月宝鉴》这一物像”在《红楼梦》中究竟有哪些意义呢,那么,先了解物像在小说中的意义。

小说中的物像一般有以下一种运用:

①为深入刻画人物作铺垫, 对主要人物有烘托、 对比、 反衬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或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暗示社会环境或渲染气氛,补充深化主旨。

④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引发读者思考。

《风月宝鉴》首先是为深入刻画人物作铺垫, 对主要人物有烘托、 对比、 反衬作用,

你看,通篇一部红楼巨著里,为情痴狂的人那么多,唯有一名叫贾瑞的青年,有这个福气。

贾瑞,年刚二十,爱上了新嫁过来没几年的少奶奶凤姐,几次找机会寻蹭,被凤姐怀恨在心设计戏耍。

结果沉浸在爱恋中的贾瑞毫无判断能力,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泼了一身污物,受了惊吓,回家又被呆板严肃的祖父一顿胖揍,最后病的起不了身。

也不知是几世修来的机缘,正值迷茫之际,居住在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竟然安排跛足道人给贾瑞送来风雨宝鉴,希望点化他使他彻悟保命。

怎奈贾瑞那货痴傻至极,虽说年纪轻轻要命心急,对保命之法心知肚明,可就是忍不住要看正面,还迷迷糊糊进入镜内与凤姐云雨,结果三四次下来,竟精绝而亡。

忍不住叹一句:天哪,只三天不看镜中的假凤姐都做不到,情欲面前连命都不要了!

现实中,面对凤姐的戏耍,贾瑞总说:“我来!我来!我死也要来!”

镜子里里,假凤姐招招手,贾瑞同样是顾不得性命,死也要去!

如果说贾瑞病倒的原因有凤姐的狠毒,那贾瑞死去的结局只能怪自己。

一个在欲望面前毫无自制能力,连命都不要的人,如何在世间自处?谁又能将他救活?

贾瑞如此,其他人呢?

其次,从曹雪芹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清风明月无疑,也就是喻指清朝和明朝。那风月宝鉴,便是指“清兴明亡的那段历史”,这样的历史,野史写得乱七八糟,正史又不记载,唯有这《风月宝鉴》记录了,当然是“烧不得”。“烧掉”了,那就意味着这段民族血泪史就被彻底遗忘了,后人就无从借鉴了,无数汉人的血就白流了。这也是一大批文人费心费力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创作、批删、润色、抄录、传播这部旷世奇书的真正原因所在。

最后,《风月宝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引发读者思考。

原来《风月宝鉴》不只是一块镜子,乃是一部隐写的正史!

鉴,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宝鉴,便是宝贵的历史借鉴。那风月又当做何意解?又象征着什么呢?

  风月是指风花雪月吗?那依然是字面上的。风月宝鉴的本意并不是要告诫后人不要沉溺女色,而是一部隐写的历史,是充满白骨血泪的历史借鉴。

  





王老师阅读写作


小编好。《红楼梦》里,风月宝鉴的奇特之处有三:

一、来历不凡:“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

二、功用奇异:镜子本该真实地反映照镜人的外貌,但风月鉴的正面是笑脸盈盈的凤姐,背面是俗人的骷髅,都不是镜子的通常用途;而且道人称它“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可以治好贾瑞的病。真乎?妄乎?

三、反映灵异:当贾代儒架火烧镜时,镜子居然会哭喊,好象一个精灵。

再者,道士之前就有言,只可照正面不能照背面,而结果贾瑞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结果一看而吓死了。其实,这是作者故意用笔,这个风月宝鉴在整个作品中只出现过一次,却是神来之笔,仿佛是要揭示着什么,引领着一些什么。我觉得似乎要让读者透过这一现象,读懂当时封建统治思想禁锢下的激烈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吧。也许,每个人解读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它确实是引领着读者深深的发出了思考之问。

据上述三原因来分析,“风月宝鉴”有极为深广的哲理意蕴,其意义在于作者是有意借此来启发和引导读者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和深邃性。


子藤


《风月宝鉴》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两回(至于佚失后的原著就不得而知了)第一回出现是曹雪芹曾将此书命名为《风月宝鉴》这是曹雪芹在告诉人们,不要将《红楼梦》当作风月小说着,它是人生的一面镜子,是个引子。

《风月宝鉴》出现的第二回出现是书中第十二回“王熙凤毒没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按照小说安排,王熙凤戏弄贾瑞,至使贾瑞一命呜呼。往浅了说,说明了王熙凤恨毒,看小说的人不要被表面的荣华富贵,风花雪月所蒙蔽欺骗,其实贾家的背后像骷髅一样在害人的。往深了说,就是在这个高门大宅里,到处是机关,到处是黑暗,连贾府里说一不二的当家奶奶都如此狠毒,何况他人?因此《风月宝鉴》到此应是其正题,这也是曹雪芹写小说,前后呼应的一个例证。再深一层就是整个封建王朝都和《风月宝鉴》一样,表面光鲜,背后却是肮脏的很,已经不可救药了,正如贾瑞临死也不放弃那个至他于死地的镜子一样,愚蠢至极。

正是:

烈火鼎沸荣华诞,

谁知内设毒机关。

声色犬马享受尽,

富贵如同冰雪山。

雌凤巧没相思局,

王孙至死犹抱衣。

一旦梦来仔细看,

无非骷髅💀是红颜!


狼烟一九三一


它的意义在于看清别人,认清我们自己。看透世间的欲望,拯救我们每一个人。

《红楼梦》在开篇便讲道:《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

从开篇这段文字推测,风月宝鉴是指人间风月之情、风月之事。

风月宝鉴以实物出现是第十二回,贾瑞在感情和病情的折磨下临近死亡之际,跛足道人来化斋,道士从褡裢中取出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明确说是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叮嘱贾瑞千万不能照正面,反面照三天就能治好他的病。

贾瑞拿到风月宝鉴之后,没有听道士之言,而是只照正面,不看反面,最终不到三日便命赴黄泉。他在风月宝鉴的双面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第一人,是他自己。

贾瑞拿到镜子之后,想道:“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从这字面中不难看出,他看到的是吓人的骷髅,而这个骷髅其实是他自己死后形象。

跛足道人或是警幻仙子就是想通过他死后的形象警醒贾瑞,若是再妄动风月,最终的结果就是骷髅。把最残酷、最真实的结果,通过镜子照给你来看,让人迷途知返,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他认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在场”。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海德格尔用重“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跛足道士让贾瑞看镜子里的骷髅,看到他自己死后的形象,就是要通过死的可怕吓醒他。所以贾瑞见了之后,才会骂道士如何吓我之语。如果贾瑞经受住死的考验,三日连照骷髅,他定能看破生死,向死而生,挽救自己的一条命。但可惜的是,他得到了“解药”却没有按照要求去做。

第二人,是王熙凤

贾瑞不愿意看反面,于是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 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

正面是漂亮的王熙凤,反面是可怕的骷髅骨,这两个形象其实就是王熙凤的本来面目。

王熙凤表面衣光鲜亮,光彩照人。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见到晚到场的王熙凤是这样的: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一騷一,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但王熙凤待人做事却是狠毒的,是恶的。身为王家的千金大小姐,荣国府里的管家人,她为人妻不检点,内心嫉妒悭嫉,做事反复无常。为了自己的面子,收了净虚老尼的三千两银子,逼死了两个不相赶干的情侣。在荣国府里,间接逼死了尤二姐、鲍二家的,手段这狠,令人发指。体现在贾瑞身上更是残忍至极,两次捉弄贾瑞,不仅让他身体受苦,更让他的精神受难。

镜子正面是她反面是骷髅,其实是指她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脂砚斋在此批注:“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一句解读,入木三分。

第三人,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

世界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

男人被欲望迷惑后,其实都如贾瑞一样,陷入人生困境,明明拿到了解药,却仍执迷不悟。贾瑞其实是知道跛足道士的方法有效。因为跛足道士原本到他家里不是治病,而是化斋的,但是贾瑞却偏生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不仅一面叫,还一面在枕上叩首。他都病入膏肓,身体孱弱,这种情况下,还能在枕上叩首,见了跛足道士连叫:“菩萨救我!”这些都表明,他是想活命的,心里是明白的。但是拿到“风月宝鉴”这个解药后,他却没有按照要求去做,仍然在死路上狂奔。表面上看,他是被王熙凤的美色所迷惑,其实不然,真正迷惑他的,是自身的欲望。

女人其实也都如王熙凤一样,本质也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欲望的,都是被欲望绑架的。只不过王熙凤的欲望不是索取,而是宣泄。贾瑞在她面前,不如一只在猫面前的耗子,但是她却故意设套,恣意在别人面前宣泄自己。她把事情告诉丫鬟平儿,捉弄贾瑞是给她看;她派出贾蓉和贾蔷,半夜抓住贾瑞后,两人竟然都带好了纸笔,当场逼贾瑞写下赌债,这种宣泄的做法,不仅是惩罚,更是对人性的一种侮辱。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什么位置上,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最终都被大大小小的欲望所绑架。在欲望的驱使下,我们或高兴或悲伤的不断逼近死亡。在一些人的眼里,我们的正面也许就是那个衣光鲜亮的“王熙凤”,反面就是那个吓人的“骷髅”。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风月宝鉴里看到的,其实还是一个被欲望裹挟了的自己。

曹雪芹看破人生欲望,写出风月宝鉴,照亮了他自己,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


小涵读书


看到“风月宝鉴”四字,想到了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至尊宝原是孙悟空前身。

从脂批批语可知,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孔梅溪又“题曰”《风月宝鉴》,让人难辨雌雄分不清西东。

纵览全书,风月不仅指风花雪月之情,也有通览古今之意。宝鉴不仅有“宝镜”之意,更有知兴衰宝贵经验之谈。

贾瑞用的宝镜为什么正面是王熙凤反面是骷髅?正是“意淫”的充分展演?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想不明白。

《关山月.秦观怀古》

梅村观复忆繁华

鹤舞白沙芍药花

鹿樵生唱长生殿

桃花扇底雪芹藏

斋坛柔碎蕊万朵

脂砚斋传墨流香

宝琴仙缘迷津点

沧海桑田落日圆

注:《红楼梦》一芹一脂

注:缘起祭明(出则既明)


三月乐雨


浏览了各位高手的答案,大家说的非常好,主要观点还是贾瑞和王熙凤的那点事,然后引出教育意义,色字头上一把刀,轻则伤身,重则没命呀。

经过本人仔细翻阅有发现一点新的体会,分享大家一起品味其中的味道。

《红楼梦》一开始就有意提到了“东鲁孔梅溪”曾经把《红楼梦》“题曰《风月宝鉴》”。据说曹雪芹早些时候写过一本名叫《风月宝鉴》的小说,也就是《红楼梦》的初稿。

清代的皇室宗亲、对《红楼梦》颇有研究的裕瑞在其著作《枣窗闲笔》中介绍:“《红楼梦》一书,曹雪芹虽有志于作一百二十回,书未成即逝矣。诸家所藏抄本八十回书及八十回书后之目录,率大同小异者,盖因雪芹改《风月宝鉴》数次,始成此书……”所以这段《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删改而来的介绍应该也是有根据的。

在《红楼梦》中,“风月宝鉴”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在了第十二回,由一个跛足道人之手,借给病入膏肓的贾氏家族子弟贾瑞治病的。《红楼梦》书中惯用诸如“有隐有见、一击两鸣”等巧妙的写作手法,对于“风月宝鉴”的出现意义也是“一喉二歌”的。那么,风月宝鉴出现在此书、此回、此情节中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表明上的情节可以看出,破落户贾瑞好色惦记王熙凤,反被王熙凤设计捉弄,直到丧命的这么一件事。

这里看出风月宝鉴就是告诫世人,财是催命鬼、色是杀人刀。

当然《红楼梦》并不是写完了贾瑞的事情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书中还有其他暗示的地方,贾宝玉的贴身丫鬟之一的麝月,就有着很深的内涵隐喻。

《玉台新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嫦娥竟爽”,麝月之名就是从这里诞生的。麝月本来的意思就是镜子,此句指代月。

书中兼用两意。 麝月就好比镜子,而书中的丫鬟麝月也的确是一面镜子,这是雪芹的高超地方。何谓镜子?

就是风月宝鉴。不难发现麝月就是风月宝鉴的幻形。

麝月其实就是贾府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贾府衰败的过程。

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脂砚斋曾说“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梦里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麝月在前八十回中皆是呈现出正面,所以前半部说的是浪漫的风花雪月,后半部变故迭起,即为反照。风月宝鉴的作用就是这个。

第十三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直指贾府之衰,贾瑞死是贾府败的征兆(伏笔),可卿死是指出风月繁华恶兆。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麝月就是一个见证人,这是很值得玩味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晴雯和麝月之间的关系。

晴雯和麝月处于对立面,为何?

且看晴雯判词“一团乌云浊雾”,乌云浊雾自然挡住麝月(明月)之光,明月乌云自当对立。其实,曹雪芹设计晴麝二人的艺术构思是很精巧的。有麝则晴难以逃出风月宝鉴的反面,所以晴雯必须死。

晴雯(情文),麝月象征风月宝鉴,所以无情,书中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来。晴雯是情的象征,所以引宝玉正照风月鉴,袭人因箴所以引宝玉反照风月鉴。晴雯的纯粹艺术形式存在就是阻止宝玉绝情而反照风月鉴,故而有芙蓉诔(情文),晴雯引情是书中一大机关,如同三姐引群芳归路一样。

晴袭麝三人各为宝玉作引,因为所表现的方向不同,故晴麝两不相容,屡见屡闹互相不合。晴雯撕扇子,而为麝月不容,麝月行事又为晴雯不容。这些从纯粹的艺术形式来看,就是风月宝鉴的正反照而已。

这就是风月宝鉴的意义。

博而化易,原创精品!(纯技术分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