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膽亦英雄,可見人的膽量大小與膽囊的大小無關


無膽亦英雄,可見人的膽量大小與膽囊的大小無關

張伯禮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張伯禮,大年初三就來到武漢,一直戰鬥在最前沿。由於多日的勞累,引發了膽囊炎,不得已做了膽囊摘除手術,手術後第3天又投入緊張的工作。“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這種大無畏精神讓人動容。人們稱之為“無膽英雄”。

人體器官除了闌尾貌似多餘外,其它都各自承擔了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工作。有些人闌尾沒毛病也願意上醫院切除它。切除闌尾是一種簡單手術,正好給實習生練練手。至於其它器官,可不能輕易摘除了。一旦失去,或多或少地會影響正常的生命活動。

解剖學知識告訴我們,胚囊是濃縮和貯藏膽汁的地方。膽汁的主要作用是協助消化脂肪,和膽量並無關係。但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膽為六腑之首,與肝腎關係密切,肝腎虛則恐。所以,對於臨床上恐懼,膽怯,易驚等症狀,往往被中醫認為與膽有關。這兩種觀點有矛盾,我支持膽囊與膽量並無關係的觀點。

張伯禮摘除膽囊後,並沒有失去勇氣,一如既往地奮鬥在抗疫的第一線。可見得勇氣與膽囊掛不上鉤。


無膽亦英雄,可見人的膽量大小與膽囊的大小無關

蜀將姜維

膽囊大則膽量雄的說法來源於三國時的典故。蜀將姜維是一個虎膽英雄。在蜀主投降後,他並不甘心,與曹魏主帥鍾會密謀造反,引發眾怒,被魏兵殺死。魏兵為了報仇洩憤,剖開了姜維的肚子,發現他的膽囊如雞蛋般大小,超乎常人。於是有人說,難怪姜維膽子那麼大,因為他的膽囊比一般人要大得多。然而據史書記載,姜維被殺前,正患心口痛,以致無力抵抗。我認為姜維所患的心口病極有可能是膽囊炎之類的病症,他的膽囊之所以很大,其實是一種炎症。各位讀者,您認為我說得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