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元朝末期,天災人禍不斷,百姓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於是乎,許多不滿壓迫的百姓揭竿而起,四處起義紛起,其中若論最大的三股勢力,自然當屬陳友諒、朱元璋和張士誠所領導的起義軍了,其中陳友諒與朱元璋想必大家相對熟悉,我們今日便來說說這張士誠。曾有詩云:“十廟鐘山黯夕陽,一龕猶自祀張王。”張士誠靠著起義起家,最終被朱元璋所俘而自縊而死,而歷史上多有成王敗寇一說,可作為失敗者的他,為何被蘇州人所懷念呢?

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中有記載:高皇(朱元璋)嘗微行至三山街,見老嫗門有坐榻,假坐移時,問嫗為何許人?嫗以蘇人對。又問:“張士誠在蘇何如?”嫗雲:“大明皇帝起手時,張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歸附。蘇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蘇州地區俗語中至今還有“講張”一詞,雖然如今在吳語演化成了聊天的意思,可本意卻是用來懷念吳王張士誠的,除此之外還有“掛天燈”、點“九四香”、“酒釀餅”等習俗,都是蘇州百姓為了紀念張士誠的而一代代流傳下來的。

“霸氣煙消餘故址,江聲夢覺哭張王。”、“三百年來陵谷變,居人猶是說張王。”在張士誠被朱元璋圍困之時,吳地百姓團結一致,死守頑抗,清人張符驤的《吳王張士誠傳》中有言:張士誠“為政寬簡,吳人愛之,有肖其象而祀之者。城困三日,民皆為王死守,無叛志”。並且相傳在張士誠被俘後自縊而亡,下葬於金陵之中,吳地之民感其恩德,將其屍骨尋回,歸葬於蘇州,也算是落葉歸根了。由此可知,吳王張士誠在吳地是如何的深得民心,究其原因,都歸功於他的政策。

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張士誠本是一個私鹽販子,因不滿元朝壓迫,最終選擇揭竿起義,因其素有俠義之心,所以在當地頗有名望,被推舉為起義軍首領,隨著起義軍不斷壯大,張士誠在高郵建立的大周政權,後來定都平江(今江蘇蘇州),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自立為吳王,後人常稱其為吳王張士誠。

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由於張士誠本身就是底層百姓出身,十分了解底層百姓的生活艱苦,且其為人本身就素有俠義之心,平日裡也常幫助鄉親鄰里。

所以在他建立大周,後來定都平江(今江蘇蘇州)後,為政上輕徭薄賦,廢除了許多元朝施加在農民和鹽民頭上的苛捐雜稅。後來朱元璋統一了天下,重賦於蘇松地區,百姓苦不堪言,相比之下,自然是懷念張士誠。

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在經濟上,張士誠派遣軍隊與農民一起墾荒,並減免了當地農民一年的賦稅,他還興修水利,為農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通過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江浙地區的經濟和農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文化上,張士誠積極發展教育,整飭民風,還發布了《州縣興學校令》,除此之外還開設了弘文館,招納讀書人,飲食與津貼都由朝廷出。

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兵臨城下之時,張士誠在數次突圍覺得無望後,其妻妾貞烈至極,縱火焚樓後自縊而死,而張士誠為避免城中百姓生靈塗炭,無奈選擇了投降,最終也自縊而亡,吳地百姓自然感其恩德與敬其大義,並代代相傳。

蘇州百姓為何會懷念吳王張士誠?

綜上所述,或許張士誠有許多不足之處,但他為政時對治下百姓不施以苛捐雜稅、善待農民施以仁政,就連兵敗時也還在為治下百姓著想,如此的統治者怎會不受百姓愛戴?蘇州人民又如何會不懷念他?若逢太平之世,又為九五之尊的話,張士誠堪稱一代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