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不過短短三十年,怎麼誕生了相對較多的大師?

阿虎125038906


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擔任了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古都北京成立,標誌著民國正式結束。從1912年1月1日民國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國一共存在了38年。1949年後,國民黨政權逃到臺灣,至今繼續自稱“中華民國”並使用民國紀年,但已不為國際社會所承認。

民初袁世凱稱帝,引起全國反對;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國民黨北伐勝利後,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雖然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很多地方卻仍然在地方軍閥統治之下,各自為政;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隨之佔領整個東北地區,並覬覦關內大好河山;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戰烽火剛熄,國共又發生內戰,幾年後塵埃落定,國民黨敗退臺灣。民國三十多年,歷盡內憂外患,可謂是不折不扣的亂世。

民國雖然是政治上的亂世,卻是文化上的盛世。在短短的三十幾年間,誕生了一大批名震海內外的學術大師和著名學者文人,黃侃、章太炎、胡適、傅斯年、陳寅恪、梁思成、吳宓、趙元任、梁實秋、朱自清、魯迅等等,這一長串名字代表了民國學術界的真正水平。以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為例,當時有人曾這樣評價:“生物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數理組與世界頂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組幾乎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研院首屆院士合影

民國時期之所以取得如此學術成就,原因大體有二:

一是清末民初,西風東進,國內大批青年學子放洋海外,學習了先進的科學、人文知識,並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匯貫通,最後終成一代大師。

二是民國期間學術空氣相對自由,非常適合學人成長。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時期與民國類似,也產生了一批學術大師,誕生了不少學術門派,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與民國都是亂世,統治者無暇他顧,所以文化學術空前繁榮。

陳寅恪先生

民國學人陳寅恪在為王國維先生撰寫的碑文中這樣寫道:“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這是民國知識分子群體的精神內核,也是民國盛產大師的主要原因。




民國年間那些事


民國短短的三十年,從未有過真正的政治、軍事統一。延伸到意識形態領域,就是舊有的封建思想體系趨向崩潰,新的民主、自由思想卻還未普及鞏固。思想文化的激盪,最直觀的外在體現就是民國大師的輩出。


這就好比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隨著井田制、禮樂文明、宗法血緣體系的逐漸解體崩潰,出現了很多思想家,希望以自己的學說重新構建新的社會秩序,結束混戰的亂世。當中比較知名的有儒家、法家和道家,各個學派激烈交鋒,紛紛尋找實踐主張的政治舞臺,構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百家爭鳴”盛景。等到秦皇漢武統一天下,統治者又急需統一思想維護自身統治,這就是漢武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原因,政治雖然穩定,但思想界卻相對趨於禁錮。

民國時期,分裂的政治卻造就了一個寬鬆、開放、自由的輿論環境,給了魯迅、胡適、郭沫若、章太炎等國學大師巨大的活動空間,無論是袁世凱,還是蔣介石,都架不住有人罵獨夫民賊、娘希匹蔣光頭,罵你的人根本不在統治區咋麼抓??再者也要顧忌一下輿論,不好輕易下手。民國的知識分子多有傳統四書五經啟蒙教育,和留學歐美日本接受新思想的求學經歷,具有學成報國的志向,比如棄醫從事思想啟蒙的魯迅、專注於古建築研究的梁思成等,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影響國人。

民國人才輩出、大師薈萃的盛況,正是源自於清王朝終結,封建思想失去了政權的維護,新的政權卻還未能實現全面控制,各種思潮因此得以井噴式宣洩。


竹山清溪澗


純屬一部分人對於學術發展不理解,算是一種臆想吧!

首先,民國文科方面學術研究,中國並沒有話語權。1931年9月14日,陳垣去問胡適:“漢學正統此時在西京呢?(日本首都是東京,但是西京指的是京都)還是在巴黎?”結果兩個人都嘆了氣,他們倆希望十年之後會在北京。可見,當時民國學者在國際上幾乎沒有話語權,學術研究話語權在日本人、西方人那裡。倒不是說,民國學者完全沒有本事,外國人的話語權一部分是建立在綜合國力的基礎上的,但是,近代那種被帝國主義欺凌的中國,學者們生存環境未必好到哪。

也許有人會說了,民國學者有風骨,道德高尚,不像今天某些學者私德不好云云。那是你不瞭解民國的學者,選幾個人就在這裡瞎扯淡。章太炎的學生黃侃在學術上貢獻極大,建國以後許多著名學者都是他的學生,他私德好嗎?尤其是感情生活,學術上貢獻大小和私德好不好沒關係。

說到底很對人對於民國大師的瞭解就是幾個大師的小故事,至於他們的著作、學術貢獻、現代學術的發展成果一律是不知道的。這種對於民國大師的印象,又怎麼能靠譜呢?




半卷


“民國大師”早已經成為世人矚目的“星雲”。無論學術界,讀書界,教育界等等文化領域說起民國大師,就彷彿看到了璀璨的星河:陳寅恪、梁啟超、魯迅、胡適、趙元任、蔡元培……任何一個,靠的都不是名片上名字後的一串串頭銜,而是等身的著作,而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身體力行……民國短短三十年,是怎麼誕生這麼多大師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師不是民國1911年成立之日,忽地一下子鑽出來的。仔細研究這份名單,人文大師居多,而自然科學方面的巨匠像丁肇中、李政道、楊振寧等人也都受教於民國。

教育,教育是成就大師的基礎。

民國時代,童蒙時期往往要接受家塾裡四書五經的教育。在這裡,不僅教知識,還教一種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古人所謂的“養氣”,養浩然之氣。學童每天黎明即起,規規矩矩背書,寫字。在民國建立之後,許多受過舊學教育的像魯迅、胡適、郭沫若等人又步入新式學堂,學習西方新知識;後來又紛紛去外國取經。如,魯迅、郭沫若去日本。胡適去美國、徐志摩去英國,梁思成、林徽因去美國。等等。學貫中西,學成報國不是誇說的。

因為良好的古文幼功,他們於白話文的語言環境,可謂是融匯貫通,如魚得水。最緊要的是,傳統文化給了他們學養之外,還有深入貫徹的家國情懷。辛亥革命前後,適逢封建專制向現代民主共和轉型,但是,國家積貧,經濟薄弱,民生艱難,轉型比任何國家都艱難。國事螗蜩,亂世之中,唯有一心向學,抱效國家。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可以說,承前啟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清末近百年來的國仇家恨賦予每一個民國學子報國熱情和向學恆心。

學問最忌急功近利,學問最忌一曝十寒,而傳統教育與現代知識相結合,使民國學人深根於母體文化又兼備開闊的國際視野。這就為“出仕”打下最高的基礎。

民國時代的經濟、政治環境對知識分子有相對寬鬆的一面

時代大潮浩浩蕩蕩,泥沙俱下,輿論雜糅。但舉幾個小事例就知道知識分子的處境:民國時代,高級知識分子一個大學教授: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月薪600銀圓。1917年8月中旬,胡適就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講授中國哲學、英文修辭學課程,月薪260銀圓,一個月後,升職為本科一級教授,薪俸薪俸加至280。梁實秋19世紀三十年代擔任青島大學圖書館館長時月薪400圓。據《銀元時代生活史》一書披露:民國時代上海衛生局的一名科長,月薪也不過30元。 普通工薪階層在20元左右。由此可見,大學教授收入高,地位高,是國民政府重點倚仗的階層。

胡適(右一)與梁實秋


至於思想輿論環境,民國雖然對出版、言論、集會等也有禁止和控制,但是,環境比之後來的1949年以後,還是寬鬆了許多。比如,魯迅的書雖然也遭查禁,但是,魯迅還可以發聲,也可以繼續領國民政府的薪水。

國民黨的施政綱領遵奉“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從各個角度啟迪民智,喚醒民眾,以期達到人民民主、國家富強之夢。如此政治形勢下,知識分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言論的開放性自晚清、北洋政府以來的傳統流變至此,也成為知識分子的潛意識。加之,中國古代“士”的傳統未斷,像辜鴻銘、黃侃等等國學大師也具備發展的土壤。總之,自由、開放的思想環境是孕育大師的溫床。

辜鴻銘像

大師在自由中產生,在自由中高歌。雖然,改革開放之後,各方面環境好了,但是,一位真正的人文大師必是幼童啟蒙開始,習養不倦,且以無慾無求的古風大德為基礎。這樣的人,也許在未來會產生。也許,我們這個專業細分的時代,博才通才只在歷史中了。


    老照片


    民國期間,有很多學術大師。較早的有康有為、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這幾位都是在晚晴就已經成名。新文化運動中崛起的,有魯迅、胡適、周作人、錢玄同等人。比魯迅等人稍晚的,有郭沫若、呂思勉、董作賓、錢穆、翦伯贊、陳寅恪、熊十力、陳垣等人。可以用燦若星辰來形容民國期間學術人才的輩出。

    民國期間出大師,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當然是晚清學術的積澱。清朝的乾嘉學派是相當厲害的,出了戴震、章學誠、閻若璩、王念孫、阮元、俞樾、廖平等眾多的學術大師,他們在經學、史學、文字音韻學等方面全面超過前輩。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有詳細論述。民國的很多學術人才,都是師承清代的學者而來,比如章太炎和俞樾的關係,郭沫若和廖平的關係。如果沒有清代學術的積澱,不可能有民國學術的爆發。

    其次,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很多學者有自覺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意識。王國維用尼采的理論解讀《紅樓夢》,多有新見。陳寅恪遊學歐美十多年,會多種語言,對西方漢學瞭如指掌,這樣就能順利進入學術前沿。胡適他很小就去美國留學,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用西方的實證主義,加上中國的乾嘉考據,於是在中國哲學史、文學史研究上成就卓著。郭沫若在日本先後20年,精通日文、英文、德文,熟悉德國、日本的文化前沿,所以能夠在古代社會、甲骨文金文方面卓有貢獻。

    再次,民國時期國勢危殆,學者們大都有經世情懷,這就使得他們的學問始終跟國家民族興亡有關係,而並非是書齋中的自娛自樂。郭沫若研究古代社會,是想證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適用度。錢穆的《國史大綱》,是要追究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何在。胡適的白話文學史,是為了給新文化運動尋求合法性。陳垣的《通鑑》研究,是為了尋求淪陷狀態下的學者文人如何安身立命。他們的研究,都是有所為的。

    當然,也不能過於高估民國時期的學術狀態。民國時期的教育畢竟處於現代教育的草創階段,傑出人才是有限的。這些學者開風氣之先,有很多獨到的論述和學術觀點,但並非沒有紕漏,也並非不可移易。1949年後,很多學者在他們的肩上,繼續將學術推向前進,其成就也是不可埋沒的,最突出的做出了很多學術整理工作,比如《甲骨文合集》。當下也有很多學者,糾正胡適、章太炎、郭沫若等人的 學術錯誤,做出一定貢獻。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勝舊人。對於今天的學術,我們要保持樂觀。


    王可期


    前兩年,民國時代被媒體炒得很熱,人們懷念著那個時代的文化巨匠,陳寅恪、梁啟超、魯迅、胡適、趙元任、蔡元培,那個時代的確是群因薈萃的時代啊。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黃金時代》的蕭紅,她活著時飽受貧困、戰亂、疾病困擾,可是她也說那是她的黃金時代。民國時代軍閥混戰,對外還有帝國主義的侵略,人們的生活普遍是動盪的。但是動盪未必是壞事,有句話叫“亂世出英雄”。因為時局亂,英雄們審時度勢,可以有所作為。很多民國時的文化大家,算作文化英雄也對。因為一個穩定的秩序沒有形成,各家都有發言的機會,各種討論都在公共輿論中存在,有點像春秋戰國時代,雖然亂,但是百家爭鳴。

    不可忽略的是,清政府的統治剛剛結束,當時也是學習西方文化、思想最活躍的時代。當時很多現代學科在中國都是空白,很多知識分子在高校裡都是建立學科的人。在一大群還處於懵懂狀態的國民中,當然是鶴立雞群了。

    我們還會發現,當時接受教育的人口基數也不大。能夠接受完整的教育,去國外留學的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師們的競爭對手少,很多人都可以在大學找到教職。對比現在博士、教授遍地,高學歷人才並不罕見。加上現代學科的細分,一些過於專業的學科,哪怕學者本人享有國際聲譽,大眾未必知道他。民國傑出的大師,他們的領域多在人文領域,普通人多少知道一點。

    還有一點,可能對現代人不太有利。當時的知識分子可以靜下心來做學問,但是現代的學者卻有更多誘惑,當然也有一心鑽研,不問世事的學者。但是大環境是資本、娛樂搶佔了更多社會頭條,知識分子再有貢獻,他們受到的尊重和關注都不及以前多。


    蘭闍圖片故事


    今天小有時間,就試試回答收藏已久的問題。

    如你所說,中華民國(1912——1949),存在不過短短的37年時間,不足一代人(按照60年計算)。

    其實這個朝代對人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我們看看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在他56歲的生命歷程中,前42年是算生活在清朝末年的。它的大師地位是在《戊戌變法》時就確定了的。自己想想,他算得上民國大師嗎?其他很多大師也多半如此,陳寅恪、魯迅、陳寅恪、魯迅、胡適、趙元任、蔡元培這些大師,出生日期基本在1880年前後。

    如果是從懂事時候開始,成年併成名於民國的,時間大約為(從懂事7歲開始:1905——1942),這些大師有名的如三錢(錢學森、錢偉大、錢三強)等老一輩科學家基本都是,但是他們事業有成就又基本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了 。

    說實在,50~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部分科學家,基本上都是是出生求學成年於民國,事業成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知道算不算民國大師?

    通過以上分析瞭解就知道,如果把清朝末年幾十年、把出生和成長與民國,然後成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60~80年代長達100年的中國人才統統都算在只有37年的民國頭上,那當然是很多了。


    非想的維度


    當然跟時代有關係的,縱觀中國的歷史,大概有二三個思想上的大爆發期。

    第一個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這是因為時代的需要,大爭之勢,諸國爭霸,大家都在尋找道路,尋找結束戰爭,統一天下的方法,或者實現天下大治的方法,這其中,就有以禮為核心的儒家,以法為核心的法家,還有講究兼愛的墨家,以及無為而治的道家。

    在這種實際需求的驅動下,這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思潮,大家相互辨論,思想跟方法還有實踐的機會,最終形成了一個文化上的大爆發。

    我們現在人的思維,很多還是源自於春秋戰國。關於這個,推薦大家看腦洞老師的書《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

    而到了天下一統,人心思穩,路線也定了,一是外儒內法,儒家跟法家相結合,而在動亂平定的初期,還會採用黃老之治,也就是道家那一套,不折騰悶聲種田就是勝利。這都成為了定式,所以思想上的改進不會太大。頂多是修修補補。

    而佛教的傳入,到了唐宋年間,中國的文化又得到了一次比較大的發展。佛教跟儒家,跟道家結合,產生了很多新的思潮,這其中,更重視人的本質。比如宋朝的格物致知,所謂的格,其實就是佛教裡的靜思跟禪定。尤其是禪宗,就是中國化的佛教,是佛教跟中國諸子思想的一次美妙碰撞得出的產物。

    最後,我們說一說民國為什麼大師多,這其實也是外力的作用,西方的文明帶著大炮進入中國,大家都知道要師夷之技以制夷。從而向西方學習的人就特別多,中國有自費的有公費的到國外去,他們將西方學來的東西或者跟中國本土的東西相結合,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主張全盤西化。比如胡適,他就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並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

    這就有點自卑了,沒有一點文化自信。這跟當時中國的落後是密不可分的。相信胡適活在現在,他可能會改變自己的看法。

    面對老蔣,胡適敢翹二郎腿.

    當然,也有文化自信的,比如季羨林,他就認為:21世紀將是東方文化佔統治地位的世紀;只有東方文化能拯救人類。

    不管怎麼樣,就是大家有爭論,有懷疑,有探索,有競爭,所以大師才多。

    那我們現在有沒有大師,大師多不多呢?

    這個問題我們回答不了,因為人類有天然的眼盲,他們認不清與他們面對面同行的大師,只有等他們看到大師的背影時,確認過背影,才會知道:哦,原來他是個大師啊。


    腦洞歷史觀


    民國大師有些其實是清朝時期打下的功底

    舉些例子:章太炎,1869年生

    王國維,1877年生

    梁啟超,1873年生

    蔡元培,1868年生

    民國成立於1912年,上述這些“大師”大都是中年了,學識基本奠定了,但往往還是被劃入民國的行列。

    民國大師大多隻是文科的

    我們只要看看列舉的民國大師名單,基本都是寫文章和做考古的,只有詹天佑、茅以升、侯德榜等極少數是搞建設和科技的。因為當時科舉廢除不久,很多人有國學底子,因此文科方面有建樹也不奇怪。關於這種情況,如今被當成典範,早年卻是被認為是落後的根源。陳天華在《猛回頭》裡就痛心疾首的說:

    你看國人有本領有知識的有幾個,就是讀書人,除且、夫、若、曰幾個字,還曉得什麼?歐美日本,每人到六歲都要進學堂,所學的是天文、輿地、化學、物理、算學、圖畫、音樂,一切有用的學問。還有那陸海軍、文科、農料、醫科、師範各種學問。他的極下等人,其學問勝過我翰林、進士。

    文科的人因為讀者多容易名聲大,而搞科技和建設的踏實做事,多數不易出名。如今各類導演、明星比科學家有名,道理也在此。

    人們喜歡是古非今

    這個是中國傳統,一貫喜歡說古代的月亮比現代圓,因為說當今如何,大家看新聞或者親身體會,誰都有評論的話語權。說過去如何,也沒幾個人見過,話語權就落在少數人嘴中了。而且中國人喜歡推崇前輩,這固然是個好傳統,但並不表示由此可以神話前人,認為今不如昔。舉個例子,劉長春這個短跑名將在中國聞名遐邇,值得大家尊重,可要說成就,如今田徑選手早就超過他了。劉翔、蘇炳添等人成就都比他大,但因為他是最早參加奧運的選手,所以更受尊崇。而如今的選手雖然有更大成就,卻經常在網上被輿論批評,這點估計大家都有數。


    如今人才遠多於當年

    當年詹天佑修建鐵路,茅以升修建錢塘江大橋,被認為是大師,那是因為當年這種成就太少了,他們才顯得突出。如今京滬高鐵、青藏鐵路、蘇通大橋、杭州灣大橋,哪個成就不比他們的成就更大呢?袁隆平等人解決糧食問題,他們的成就恐怕是當年大師們加起來都比不過的,還有J-20的設計者,預警機的設計師,各種超級工程的建造人,可謂人才輩出,所以尊重前輩沒有必要貶低後人。


    最後列舉一下最近這些年各領域的卓越人才(僅僅一部分),比起當年如何?

    1、軍工:程開甲、王小謨;

    2、航天:王永志;

    3、計算機:王選、金怡濂;

    4、物理:謝家麟、鄭哲敏;

    5、數學:吳文俊、谷超豪;

    6、化工:張存浩、徐光憲、閔恩澤;

    7、材料學:師昌緒;

    8、生物:李振聲、袁隆平、吳徵鎰;

    9、環境氣象:葉篤正、劉東昇;

    10、醫學:王振義、王忠誠


    喜者寡言


    揭破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一直重複著的謊言,駁斥幾個錯誤的觀點:

    1 民國時期出大師

    自己去統計下所謂民國大師的出生年代,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清末出生,大都是清末在西方讀的高等教育接受的西式教育,根本和民國的教育沒關係!要說也只能證明有傳統文化底蘊的中國人和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碰撞產生了不可思議的火花。而且當時中國民智未開,作為第一批將西方科學文化引入中國的知識分子其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其實也有良莠不齊的現象,也不是沒有後來人超過他們的,只是作為開拓者人們尊敬他們將其神話譽封其為大師!

    2 民國政府和軍閥大佬尊重文化人

    這些民國大師要麼自己出生於大地主、大官僚家庭,要麼師從西方著名大師、科學家,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所謂“自己人”,政府軍閥敢輕易得罪他們,或有真心為國的,何況大部分還要附庸風雅,拉攏他們贏得民心。

    3 民國自由風氣是大師產生的土壤

    第一個原因上面說了政府、社會都尊重他們給了他們良好待遇,其次當時中國正處於思想大沖擊、社會混亂時期。而他們所說的大師全都是文化領域上的,基本沒科學技術領域的,本來文化大師就是需要這樣的思想大變革的環境才會突現出來,那時不就出現很多軍事家、思想家、文化家,你看現在和平了幾十年全世界有幾個敢稱思想文化大師的(沒臉皮的磚家不算)。

    4 解放後沒有大師誕生

    建國後中國走的是平民化教育、理科化教育,剛開始需要從頭再來,說的不好聽一群“泥腿子”的子孫沒有一點文化根基、文化薰陶,比起民國時期家學淵源的書香門第來說起點差的是十萬八千里。加上初期國家重視理科化,的確是沒有文化大師誕生的土壤,但新中國就是靠這些理科生建設起來的,沒有他們何來今日中國的工業化,何來現在強大的國家。一切都是適應時代的需求,民國需要喚醒國民、啟發明智的文化大師,建國後需要發展工業化、發展科技、發展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大師。只有適應時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何況他們比民國文化大師們做的還好!他們解決了中國的根本性問題――工業化,他們中不乏科學技術大師!

    5 現在的教育方式產生不了大師

    中國教育方式的確與西方不同,有時代的原因,也有其它的原因,相信經過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洗禮中國也會注重精英教育和科學素養的培養。中國所處的發展時期不同自然對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認知,我相信憑藉中國人的智慧在中華復興的道路上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師!

    因此糾結於什麼民國大師根本毫無意義,因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