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李世民

戰爭機器李世民


"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這是偉大毛主席對唐太宗李世民軍事才能的極高評價。


登基前:驍勇善戰,有勇有謀,難得一遇的軍事天才


自古英雄出少年,李世民身上遺傳了關隴軍事貴族優良的軍事基因,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靈活機動的戰役決策,誘敵深入不拘一格的戰術思想,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襲策略,都讓他稱得上一個偉大的軍事家。


1、天賦卓絕,十六歲就展現軍事才能

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在十六歲時就嶄露頭角。在南征北戰中,李世民總是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精於騎射,膽略過人,驍勇善戰。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稱讚李世民:"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


2、身先士卒,經常親自帶騎兵衝鋒


史書不止一次記載,李世民帶領幾百騎兵,或幾千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敵營,以"閃電戰"殲滅敵軍。


3、王牌部隊玄甲軍,一千人能破十萬大軍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大唐騎兵所向披靡,其中玄甲軍又稱為大唐騎兵中的特種兵、特種部隊。李世民以1000玄甲軍為核心,擊敗了竇建德十萬主力,生擒竇建德,一戰定乾坤。


4、李世民作戰的顯著特點就是以弱敵強,出奇制勝


最經典的莫過於虎牢關之戰,李世民親率三千輕騎,星夜疾馳,趕往虎牢關。以迅雷之勢擊敗竇建德,最終消滅王世充。此一戰,打敗王世充竇建德10萬大軍,享譽一時,並直接奠定了大唐統一天下的基礎。


5、善用兵法,通過持久戰耗死對方,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淺水原之戰中,李世民與敵方相峙了六十多天,一直等到對方糧食耗盡。然後使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先在淺水原南誘敵,之後帶領騎兵內外夾擊,大敗敵軍。


6、李世民是歷史上親自上陣帶兵打仗最多的皇帝,立下無數戰功


作為特別會打仗的皇帝,李世民指揮過的經典戰役數不勝數。如第一次指揮的西河之戰;擊敗薛舉、薛仁果的高坡之戰,淺水原之戰;平定北方的重要戰役,柏壁之戰,擊敗劉武周、宋金剛;滅王世充、竇建德的虎牢關之戰等等。


登基後:胸懷大略,征戰四方,建立統一的大唐王朝


李世民登基後,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百姓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奠定大唐王朝百年基業。


1、滅東突厥之戰,報仇雪恨,華夏人民崛起的戰爭


渭水會盟的恥辱一直在李世民的心頭,之後的四年,李世民招兵買馬,加緊訓練,終於等到時機成熟。由李靖帶兵一舉擊滅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建立北庭都護府,安定並擴大了北方統治面積。


2、平定高昌龜茲叛亂,統一西域


公元640年,唐太宗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社爾為行軍總管,平定高昌叛亂,並設安西都護府,完成統一西域的第一步。公元648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爾為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平定龜茲叛亂,並在西域設立了 "安西四鎮",即龜茲、疏勒、于闐、碎葉。


3、遠征吐谷渾,穩定西北安定邊疆


自隋朝以來,吐谷渾的大汗伏允毫無顧忌的肆意入侵邊境,太宗終於忍無可忍討伐。貞觀九年大唐戰神李靖63歲高齡掛帥,奔出青海湖,穿越六百里流沙,馬不停蹄行軍千里,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攻滅了吐谷渾。


4、晚年征戰高句麗,直抵鴨綠江畔,名震東亞


高句麗人總是騷擾中國邊境,並且奪去了大唐領土,不過隋朝的幾次征討高句麗,都以失敗告終。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再次征戰,重創高句麗,並將遼河流域重新納入大唐版圖。


縱觀"戰爭機器"李世民,做皇帝前,他驍勇善戰,有勇有謀。做皇帝后,他雄才大略,開創治世。

李世民是一位開明的君主,開創了大唐王朝貞觀盛世。

李世民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統一併締造了大唐帝國。



1、《中國曆代戰爭史》;

2、《大唐西域記》;

3、《大唐創業起居注》;

4、《舊唐書》;

5、《貞觀政要》;

6、《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