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一次慘烈的「抗日援朝」戰爭

現代人都知道“抗美援朝”的故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場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把美國為首的聯軍,趕回三八線以南,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勝利。

歷史上的一次慘烈的“抗日援朝”戰爭

其實,在明朝萬曆年間,也有一次“抗日援朝”戰爭,戰爭進行的相當慘烈。最後把小日本趕出了朝鮮半島。

居住在小島上的日本人,國土面積只有37.7萬平方公里(與雲南省面積相當)。日本人對他國總是虎視眈眈,看看周邊國家,美國太遠;澳大利亞更遠,而且荒無人煙。相比之下,朝鮮近在咫尺,與日本之間只有一條寬度為164公里的海峽,日本的對馬島又恰好在海峽的正中間。 在權臣豐臣秀吉的慫恿下,已經完成了日本列島統一的日本,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派出十幾萬人的軍隊,偷偷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釜山登陸,悍然發動了全面侵朝戰爭。因1592年是夏曆壬辰年,所以朝鮮史學家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 此時朝鮮的李氏王朝內部勳舊派與士林派競爭激烈,國家武備廢弛,因而日本陸軍不到二十天就接連攻克了王京(今首爾)、開城、平壤,國王宣祖奪路逃到鴨綠江畔的義州,朝鮮陷入了空前的危機。 想不到,陸上捷報頻傳的日本人,卻在最擅長的水上遇到了空前的挫折。其實,人們往往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人們以提醒,而優勢常常使人們忘乎所以。 早在戰爭開始前,水上敵強我弱的形勢逼迫朝鮮人大膽創新,朝鮮水師統帥李舜臣主持建造了一種被稱為“龜船”的新型戰艦,它用硬木製成,船面覆以鐵皮,狀如龜背,船頭設有炮眼,兩舷配備火銃,使得此船矛利盾堅,獨領水上風騷。在日本艦隊大搖大擺地進入朝鮮水域後,龜形艦隊連連出擊。日本對這種聞所未聞的“怪物”無從下手,很快就損失了200艘戰艦,水師主力基本報銷。喪失了制海權的日軍,因缺少兵源和補給,在佔領平壤後不得不停下來休整。 朝鮮在拼死抵抗的同時,向宗主國明朝緊急求援。院倒屋危,唇亡齒寒。明神宗朱翊鈞深知日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因而接受了朝鮮的派兵請求,派出5000精兵緊急援朝。但明朝皇帝太小看日本人了,這支5000人的小股部隊很快就被數倍於己且以逸待勞的日本人吃掉了。年底前,明神宗只得再派5萬大軍增援朝鮮。中朝聯軍匯成一股滾滾洪流,向日軍發起了勢不可當的衝擊。日軍丟下上萬具屍體,從平壤一直退卻到釜山。 如果換了有些大國,可能會趁此良機,把錦繡圖畫一樣的朝鮮一口併吞。然而明朝卻命朝鮮國王不必內遷,還都王京。聽到這個消息,朝鮮國王像中了彩票一樣大喜過望。 接下來,就是長達四年的馬拉松和談。在無所作為的情況下,中國軍隊撤回國內。其實,日本人真正的目的是誘使明朝撤軍並伺機反攻。漸漸地,日本散佈的關於李舜臣將軍的小道消息不脛而走。萬曆二十五年(1597)初,朝鮮國王中計,下令將李舜臣逮捕入獄,讓平庸的元鈞接管水軍。朝鮮棟樑一折,日本再無顧忌,立即發動了二次進攻。 一頭獅子領著一群羊,個個是獅子;而一群獅子被一隻羊領著,個個就成了羊。8月,曾經讓日本吃盡苦頭的朝鮮龜形水師,在新將領元鈞的統率下被打得找不到南北,李舜臣一手締造的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全羅道地區淪入敵手,朝鮮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在朝鮮水師喪失殆盡的時候,朝鮮國王如夢方醒,趕緊讓李舜臣官復原職,去收拾那個只剩下12艘破船和120名水手的爛攤子。另一個明智決定是,朝鮮國王再次要求明軍馳援。 明神宗立即派兵部尚書邢玠率4萬大軍入朝參戰,第二年又派水師與李舜臣的小艦隊會合。不斷投入的兵力發揮了作用,戰局開始向有利於中朝聯軍的方向發展。萬曆二十六年(1598),豐臣秀吉病死,內憂外患的日軍倉皇退卻。中朝軍隊乘機反攻,並在朝鮮南部海面攔住了拼命逃竄的日軍主力,一場令海天變色的海上決戰上演了。 朝鮮民族英雄李舜臣和72歲高齡的明朝水軍將領鄧子龍身先士卒,衝鋒前,鎮定自若,視死如歸。在慘烈的炮戰中,中朝軍隊並肩戰鬥,生死與共。鄧子龍的戰艦被擊中起火,李舜臣親自指揮旗艦趕來救援。李舜臣左胸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鄧子龍也血灑海疆。 英雄的死,震撼了全體將士並決定了戰爭走向。此次海戰,中朝聯軍共擊沉日艦450艘,殲滅日軍15000人,給了日軍毀滅性打擊。豐臣秀吉的如意算盤與其亡靈一起消失在了茫茫大海間,他生前寫給小妾淺野氏的“我定要在白髮全生之前征服唐(指大明)”的豪言也從此成為千古笑料。 這是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鮮,也是中國第一次保衛朝鮮,戰爭歷時七年。日軍撤退後,中國軍隊也隨之撤退。這是歷史上國與國之間最標準的無私援助,明朝將士的鮮血灑遍朝鮮半島,而最終卻一無所求。 儘管朝鮮保住了,但戰爭帶來的創傷卻一時難以撫平,不計其數的朝鮮流民逃亡中國東北。明朝,是朝鮮人大量移民中國東北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