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今天,我們不聊詩詞,說一個曾在我們的課本中出現過的故事。長大後再讀,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1983年在大陸上映的《城南舊事》,是獨屬於六、七十年代人的回憶;後來翻開語文課本,節選自《城南舊事》的多篇文章,成為了所有孩子的童年回憶;在音樂課上,學習到的《送別》,也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從童年走到了暮年。這些個陪伴著無數人成長的故事,就出自林海音的筆下,她也是寫故事裡的第一主人公“英子”。隨著她的成長軌跡,讓後來的很多人,又認識到了那個遙遠又陌生的時代,林海音的存在和意義,其實早已經超越了那一部故事,她給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值得回憶的純粹童年。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01從城南走來,質樸又平淡

1918年的時候,林海英在日本大阪出生,三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回到了臺灣,呆了兩年的時間,又跟著父母在1923年的時候定都北京城南,直到1948年,才又一次回到了臺灣。林海音從她有記憶開始,再到往後的少年時代,都是在城南度過的,在北京的這20多個年頭裡,留給了她最深刻的童年記憶。她的文字質樸平淡,但是衚衕街巷的那些花花草草,那些陌生的或者熟識的人,卻賦予了她文字不一樣的魅力。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其實在定居北平之前,他的父親林煥文,曾在北平裡東奔西走,搬了好多次家,才到城南的衚衕裡,找到了最適合臺灣人居住的晉江會館。之所以最後會定居在這裡,是因為早在多年以前,晉江會館,居住的大多都是一些從臺灣前往京城趕考的人。就是在這個小衚衕裡,她遇到了一些毫不起眼的人,這些人都生活在北平的最底層,但是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在小英子的眼裡,是哀傷中又帶著美好的。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02兒時的衚衕,有一個瘋女人

20年代末的北京,人們的日子過得也並不太平,但是在林海英的筆下,在老北京城度過的這段童年,也是帶著純淨和溫暖的。她會寫城南冬日才會來的那隻駱駝隊,小英子學駱駝咀嚼的模樣,是不少人會在童年時乾的傻事;還有站在衚衕口的梳著兩個大辮子的瘋女人,秀貞,人人都對這個女人敬而遠之,可是她卻成為了小英子的朋友。那個時候英子只有6歲,每當母親帶著她走過那條小衚衕的時候,總是要在嘴裡低聲說一句“瘋子”。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英子卻對這個瘋瘋癲癲的女人充滿好奇,她總是時不時的要回頭去看,這個時候母親反而會瘋狂拽她的胳膊,英子童年和我們一樣,父母總是會拿“瘋子、壞人”來嚇唬你,後來我們對這些人避而遠之,甚至會聽到他們的名字而停止哭泣,可是英子用好奇心打敗了這份恐懼。在她的筆下我們瞭解到,這個梳著兩個烏黑髮亮的麻花辮的瘋女人,也有一段悲傷的故事,只有6歲的她,也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生死離別。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這個惠安館裡的瘋女人秀貞,曾經和一個大學生相愛,只可惜這個大學生回到老家以後,再也沒有來過北平,秀貞還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小桂子,只是女兒被家人送走也不知所蹤,一系列的刺激讓秀貞精神失常,也沒有人願意幫助她,英子聽了她的故事,答應秀貞要幫他找到女兒。而這個故事中她的另一個朋友就是無父無母的妞兒,她在油糧店打雜,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孩,經常在一起玩耍。小英子無意間聽說妞兒的身世,和小桂子十分相似,最後終於在她的牽線下母女相認,只可惜秀貞要帶著自己的女兒去找她的父親,誰知就在母女相認的第一個夜晚,這對苦命的母女就慘死在了火車輪下,這是衚衕裡的第一個故事。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03是好是壞,童年給你答案

兩個不同年紀好朋友的逝世,也讓小英子大病一場,差點還因此丟了性命。除了這個故事以外,小英子也發出了像所有小孩童年都會問的一個問題,她眼前的那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在父親帶著一家人遷居到了新簾子衚衕的時候,又一個平凡的小角色登場了。小英子很喜歡去衚衕不遠處的一個荒草地上踢球,在這裡他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青年人,他是一個小偷。而他之所以要偷東西,只是為了供自己學習很好的弟弟能夠繼續唸書,他對於小英子來說,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壞人。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他把偷來的東西藏在了那片荒草地的草堆裡,小英子無意中撿到過,他偷的一個小銅佛。後來是個年輕人,還是被警察局的人給抓走了。小英子的母親是一箇舊時代的女性,她看著眼前被壓走的那個小偷,對自己的女兒說,以後讓她去寫一本書,就寫這個小偷悽慘的下場。但是小英子卻不理會媽媽要教給他的這些東西,或許在她的那個年紀,還沒有真正的分清是與非,但是她卻保有童年中心底最柔軟的善意。最後在林海音四十多歲提筆,這篇文章的題目並不是小偷,她有了一個更加溫暖的名字,叫做《我們看海去》。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04童年逝去,故事落幕

當然在這個長篇敘述自傳故事中登場的,不止上面這兩個人,裡面有林海英小時候的趣事。比如他們家曾經來了一位蘭姨娘,這個姨娘前半生很悲苦,三歲的時候就被賣給了別人,長到20歲被迫嫁給一個大她48歲的老頭,在20多年的歲月裡,受盡了人們的屈辱與冷眼。後來她到了小英子家,可是她的到來對於整個林家來說,像是敲在這層看似平靜家庭上的一把鐵錘,因為她的父親喜歡這位蘭姨娘。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英子雖然是一個小孩,可是她能看懂父親的心思,也有著自己的小聰明。她從來不給父親單獨和這位姨娘相處的丁點時間,同時給家裡的德安叔與蘭姨娘牽線搭橋,最後兩人一同離開了林家。兒童的智慧與狡黠,有時候是不能小看的。到了故事的最後,小英子與家中的那些朋友都分別了,陪伴了她多年的宋媽,又跟著那個驢臉丈夫回到了鄉下。而小英子的父親,最終也因病去世,爸爸種在園子裡的夾竹桃,也終究是落了。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這是林海英的整個童年,她在老北京城裡,遇到過這麼多的人,也看到過很多的景色,後來,她回到臺灣,還是無比懷念曾經在北京城裡居住的日子。

她的故事是寫給孩子看的,可故事裡的回憶,卻是留給中年人的。

有時候這個世界太過複雜,也太過現實,很多人關於少年的記憶都已經逐漸忘卻,可是當你再次翻開林海音的這本書,裡面的每個人都是鮮活的,無論是春夏秋冬任何一個季節,都能帶你回到一個純淨的童年。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一本《城南舊事》,從少年,讀到了中年,感受截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