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應該許多人都曾聽說過,甚至看過。它被改編為同名電影,插曲是熟悉的“長亭外,古道邊…”;它還是教科書裡的節選課文。對於早已耳熟能詳的《城南舊事》,為什麼我們還要看呢?

作家小泉八雲曾說:“不要買那隻讀一遍不能使人重讀的書。與其讀一百部好書,不如將五十部重讀一遍”;好書是值得重複的。

而清明是一個追悼前人的時節,有著離別、緬懷、思念...《城南舊事》恰好有著別離、懷舊以及懷念。

《城南舊事》

憂傷卻也美好的童年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女士一部自傳體小說,近一個世紀前,還是小女孩的英子跟隨父母飄洋過海,從臺灣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裡。

城南胡同、冬日駝鈴、鬧市僻巷…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被虐待的玩伴妞兒、躲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媽、患病終眠的父親…他們音容笑貌猶在,卻又一一在歲月的步影中悄然離去。

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營造的劇情和衝突,通篇都是用孩子的口吻娓娓道來,正是這種自傳體+回憶錄的敘述方式,讓這本小說顯得真實、乾淨、質樸,格外與眾不同。

《城南舊事》

因為不甘在日寇的鐵蹄下生活,年少的英子(林海音)跟隨父母從臺灣來到北平生活,偌大的北平城、彎曲的衚衕、在家門口來來往往的駝隊,在英子眼裡這一切都那麼新鮮美好,而在所有看似美好的景象背後,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又何曾因此減少。

《城南故事》整體篇幅並不長,雖然只有五個故事,每個故事卻都令人唏噓不已。

﹥被拋棄的“瘋女人”秀貞好不容易找到離散多年的女兒,卻在相認的那天,為了帶女兒去尋找父親而雙雙喪生火車下;

﹥為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的善良的年輕人被巡警帶走了;

﹥喜歡爸爸的蘭姨娘,在跟德先叔認識並相愛後,一同乘馬車走了。

﹥宋媽撇下家裡的孩子,來北京城在英子家當“奶媽”,家裡的孩子卻溺水身亡,女兒也被別賣給別人。

﹥爸爸的病逝,讓英子覺得自己在經歷許多事情後終於長大了。

《城南舊事》

每個故事都特別簡單,而又特別傷感,在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英子也用自己的眼睛,為我們還原了那個年代北平獨有的風景和人文。

在多年之後,回憶起後來因為戰事不得不再次離開北平時的情景,林海英女士這麼說:

《城南舊事》

長大後英子回憶

童年英子眼中的

悲歡離合

人生就像是一塊拼圖,認識一個人越久越深,這幅圖就越完整。但它始終無法看到全部,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迷,沒必要一定看透,卻總也看不完 ——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雖然是中小學生的推薦讀物,它以孩童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生字;但這本書並非寫給小孩子看的。林海音寫這本書的時候50多歲了,看待過往的童年已完全不再是孩子心境。

這是一個人在回憶她的童年,講述她的過往。也許故事並非都真是真實的,但其情感必然都是真實的。

《城南舊事》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在最後一個故事裡,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病逝),英子的童年也就結束了。兒時,也許可以讀懂裡面的文字,但卻讀不懂其中的心境。

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壞人分清楚,也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在卻是什麼也分不清。這些人都隨著我的長大沒有了影子了—— 城南舊事

當童年的故事和回憶會變得越來越淡,總有一天,它會淡到甚至無法在我們心裡留下一個影子;那時候,我們也不會再用天真的雙眼去看待身邊發生的一切,好人和壞人的界限會模糊,瘋子和賊子也開始分不清。

這本《城南舊事》,便是林海音女士為自己永遠封存一份童真的作品。

《城南舊事》

一讀再讀

值得珍藏的插畫版

從您的畫稿裡欣賞到您的畫風造型和著色,多麼令人喜愛。如果您真能為拙作畫圖,必然為之增添另一種藝術價值,海音何幸也!”——林海音

《城南舊事》自1960年出版以來,再版無數。其中,最值得一讀再讀且收藏的是畫家關維興配圖的插畫版。

關維興為《城南舊事》創作了80幅水彩插圖,這些清新、溫潤,又帶著淡淡哀愁的水彩插畫,成為了文字之外的另一大魅力,在視覺上為我們呈現了那段值得細細回味的舊事光陰。

作為清明節氣的推薦書,禮節君也建議大家閱讀關維興插圖版《城南舊事》,特別是對於許多沒在北京生活過的朋友們來說,藉助插圖能夠更好的理解故事裡的那個“北平”,進而對故事發生的場景產生更貼近原作描繪的景象。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

· 今日互動話題 ·

---

哪一本書,是你看了又看的呢?

歡迎留言分享~

禮節君將選出2個留言各送上1本《城南舊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