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服務患者”——“抗疫”一線中“藥師”們的身影

中國網3月10日訊 累計收治1848人,出院1327人,轉出521人……作為武漢市目前開放床位最多、累計收治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3月9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患者康復出艙或分流至定點醫院,江漢方艙醫院在運行34天后也“功成身退”,迎來“關門大吉”,醫務人員休整待命。

85後的藥師於黎鵬,是這批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很高興能順利完成使命”,於黎鵬對記者說,雖然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感到有些疲憊了,但是看到出院的患者們狀態都很好,他心中滿是欣慰和喜悅。於黎鵬現為武漢兒童醫院藥學部的一名主管藥師,和其他幾名來自不同醫院的藥師一起,在34天中肩負起江漢方艙醫院患者們每天兩次的藥物調配工作。

雖說方艙醫院接收的主要都是輕症患者,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因此,在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基礎上,保障患者其他基礎疾病的治療藥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是方艙醫院中的“巨無霸”,江漢方艙醫院最多曾同時收治了1564名患者。而每天負責值班的是2-3名藥師,如何能確保藥品又快又準地發放到每名患者手上呢?

於黎鵬在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時說,方艙醫院採取的是分區分房分床制,每個患者都對應一個固定的ID號,藥師們會以“房間”為單位,把每個房間患者所需要的全部藥品都準備好,並附上清單,註明每位患者需要的具體藥品名稱和數量,醫生和護士們可以對照清單逐一發放藥品。

這其中大量的調配、核對、確認和初步分發工作,都是由專職藥師們來完成。於黎鵬介紹說,在2月5日剛開艙的前幾天中,是靠醫生手寫處方,藥師手工核對這樣純手工的方式完成。隨後很快開發出相應的電子處方系統,專門用於藥品的配發,優化了流程,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不同於醫生和護士們直接面對的是患者,於黎鵬和同事更多地是面對處方和藥品,“我們的工作雖然細碎繁瑣,但也是確保患者治療效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於黎鵬說,如果遇到患者需要一些特殊藥品無法從方艙現有的藥房中滿足,於黎鵬就和同事們輪流去協和醫院的藥庫協調開藥,做好專職的“跑腿”,“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朋友們提供服務”。

考慮到必要性和便利性,藥師們是在艙外由集裝箱改裝的臨時藥房中辦公,穿梭於藥房和藥庫中,並把分發好的藥品經由潛在汙染區遞交給艙內的醫生。由於不是直接進艙,為了節約防護資源,藥師們穿的是隔離服而非防護服。

讓他最為難忘的,是2月中旬的一次值班經歷。當天武漢驟然降溫十幾度,一直到夜晚還在值班的於黎鵬,在半戶外的工作區域中,被凍得夠嗆。因為溫差的問題,佩戴的護目鏡中全是水蒸氣,很難看清藥品和清單。“那麼多患者等著用藥呢,我不能出任何差錯”,於黎鵬當即摘下護目鏡開始核對清單,分發整理藥品……幾個小時過去了,終於和平時一樣按時完成了任務。

因為臨時藥房離汙染區並不遠,事後想想還是有暴露在汙染中的風險。但於黎鵬坦言,自己當時真沒多想,作為一名黨員,任何時候都應當迎難而上,就想著一定要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當天因為降溫,還有企業為患者捐贈了羽絨服,我們也可以去領取”,於黎鵬說,當時他覺得心裡特別溫暖。

相比較醫生和護士,藥師這個群體在“抗疫”一線中似乎並未受到太多關注。於黎鵬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也受到很多藥師同行們的鼓舞,“尤其是黨員同事,接到留守或是去一線的任務,都是第一時間響應,無條件地接受和執行任務”。記者從武漢兒童醫院藥學部徐華主任處瞭解到,在“抗疫”一線中,處處都有藥學人的身影。春節前,藥學部的一名黨員同志原本在河南老家準備婚禮,在收到醫院要求留守的動員令後,立即取消婚禮,自費包車“逆行”回漢;大年三十晚上,原本在家準備除夕晚餐的一名黨員同志在接到組織命令後,一小時內就趕往火神山醫院籌備指揮部報道;還有一名黨員同志在疫情爆發前一個月剛接受完全麻手術,身體尚在康復中,但是當疫情中得知一名3歲的女孩因為白血病化療發生急性中毒,有生命危險亟需接受輔助解救時,主動挺身而出參與救治,最終成功幫助患兒轉危為安……

據媒體報道,在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候,武漢陸續建起方艙醫院,最大程度收治已經確診的輕症患者,作為刻不容緩的關鍵之舉,武漢的十多家方艙醫院在一個多月的運行過程中,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於黎鵬告訴記者,雖然平時不在艙內,但是他對艙內“艙友”們的生活保障和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有所耳聞。以他所在的江漢方艙醫院為例,先後有21支外省援鄂醫療隊、本市5家醫院與協和醫院共同奮戰。“醫生和患者們都是齊心協力共同把疾病治好”,於黎鵬認為,艙內營造出的這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體諒的醫患關係,讓他深受感動。在他看來,這種尊重和理解,正是每一名參與一線“抗疫”戰鬥的醫務工作者們最想要的“回報”。這次經歷,讓於黎鵬對自己的工作使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幫自己在今後的業務上確立了更加明確的鑽研方向。

於黎鵬告訴記者,雖然在老家的父母肯定會支持他的工作,但是考慮到怕父母牽腸掛肚,所以之前並沒有告訴父母實情,有時晚上父母打來視頻電話,他也是聊幾句就匆匆掛掉。於黎鵬說,休艙後他最想做的事,是給父母打個電話,好好聊聊天,也把自己這段寶貴的工作經歷告訴父母。(通訊員:武漢兒童醫院 管紅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