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续

徐敬业本名是李敬业,唐朝官宦世家,自幼善骑射,其父早亡,徐敬业因而承袭了祖父李敬业英国公的爵位。

徐敬业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续

武则天废掉唐中宗后,徐敬业以匡扶李唐正统,扶持唐中宗李显复位为名,从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兵败后李敬业被杀,李姓被剥夺,家族被诛灭,已经死去多年的祖父和父亲,也被追削官职封爵,掘墓砍棺。跟随徐敬业起兵的与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全被斩杀。

徐敬业的舅父,是唐高宗李治的知名宰相裴炎。裴炎是一代名相,位高权重,忠心李唐,也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斩首都亭。

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代名将,在征伐突厥和平定叛乱当中屡立战功,在当时的游牧部落里,素有威名,程务挺因与唐之奇、杜求仁交好,又上书替裴炎求情,也被株连,被武则天罗织罪名,派将领斩杀在军中。


徐敬业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续

武则天画像

武则天斩平定徐敬业,杀掉这三位李唐的功臣和大将后,威权达到顶峰,她语带杀气,对群臣训诫说:

“卿辈有受遗老臣,倔强难制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过徐敬业者乎?有握兵宿将,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于朕,朕能戮之。卿等有能过此三者,当即为之;不然,须忠心事朕,无为天下笑。”

原本李唐群臣肝胆俱裂,叩首不已,莫敢仰视,以后再不敢拿李唐说事,大周根基由此稳固。

平定徐敬业的主帅是梁郡公李孝逸。李孝逸统兵三十万,趁徐敬业兵疲,以火为攻,大败徐敬业,徐敬业携带妻子准备渡海逃亡,在海陵被部下斩杀。

李孝逸因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平定徐敬业后,李孝逸被武则天封为镇军大将军、左豹韬卫大将军,吴国公。

李孝逸战功卓著,威名很盛,作为李唐家族,被伍氏家族忌。武承嗣以其名中的“逸”,说逸字中有兔,而兔是天上月亮里传说,以此构筑罪名,称李孝逸有做天子的想法,武则天顺势削除李孝逸爵位,流放儋州,李孝逸后来死在流放儋州。


徐敬业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续

在军帐之中,杀死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的人,是左鹰扬将军黑齿常之。黑齿常之是百济扶余王室一族,身高七尺,骁勇善战,打败过大唐名将苏定方,后来降唐,纵横西域,是大唐最有名的将领之一。

就这样一个将领,也没有逃过轮回。武则天宠臣周兴诬告左鹰扬将军黑齿常之,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召回黑齿常之被逮捕入狱。在狱中,黑齿将军被酷吏一颗颗敲落牙齿,百般折磨侮辱,最终黑齿常之自杀。


诬告黑齿常之的酷吏周兴,后来也被另外的人告发与左大将军勾结谋反,在被审理的过程中,给后人创造了一个词汇:“请君入瓮”。

在徐敬业起兵反武时,徐的叔父,润州刺史李思文,获知消息后,派人从小路去往朝廷给武则天报信,并据守润州抵御,敬业。徐敬业攻破润州后,徐的谋士魏思温劝徐杀了这个叔父,徐敬业不同意,只说,“叔父阿附于武氏,应改姓武。” 李思文因告发有功,被武则天免于刑责,并授予李思文为司仆少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