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業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續

徐敬業本名是李敬業,唐朝官宦世家,自幼善騎射,其父早亡,徐敬業因而承襲了祖父李敬業英國公的爵位。

徐敬業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續

武則天廢掉唐中宗後,徐敬業以匡扶李唐正統,扶持唐中宗李顯復位為名,從揚州起兵反抗武則天,兵敗後李敬業被殺,李姓被剝奪,家族被誅滅,已經死去多年的祖父和父親,也被追削官職封爵,掘墓砍棺。跟隨徐敬業起兵的與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全被斬殺。

徐敬業的舅父,是唐高宗李治的知名宰相裴炎。裴炎是一代名相,位高權重,忠心李唐,也被武則天以謀反罪名斬首都亭。

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是唐太宗時期的一代名將,在征伐突厥和平定叛亂當中屢立戰功,在當時的遊牧部落裡,素有威名,程務挺因與唐之奇、杜求仁交好,又上書替裴炎求情,也被株連,被武則天羅織罪名,派將領斬殺在軍中。


徐敬業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續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斬平定徐敬業,殺掉這三位李唐的功臣和大將後,威權達到頂峰,她語帶殺氣,對群臣訓誡說:

“卿輩有受遺老臣,倔強難制過裴炎者乎?有將門貴種,能糾合亡命過徐敬業者乎?有握兵宿將,攻戰必勝過程務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於朕,朕能戮之。卿等有能過此三者,當即為之;不然,須忠心事朕,無為天下笑。”

原本李唐群臣肝膽俱裂,叩首不已,莫敢仰視,以後再不敢拿李唐說事,大周根基由此穩固。

平定徐敬業的主帥是梁郡公李孝逸。李孝逸統兵三十萬,趁徐敬業兵疲,以火為攻,大敗徐敬業,徐敬業攜帶妻子準備渡海逃亡,在海陵被部下斬殺。

李孝逸因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平定徐敬業後,李孝逸被武則天封為鎮軍大將軍、左豹韜衛大將軍,吳國公。

李孝逸戰功卓著,威名很盛,作為李唐家族,被伍氏家族忌。武承嗣以其名中的“逸”,說逸字中有兔,而兔是天上月亮裡傳說,以此構築罪名,稱李孝逸有做天子的想法,武則天順勢削除李孝逸爵位,流放儋州,李孝逸後來死在流放儋州。


徐敬業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平叛立威,武周得以存續

在軍帳之中,殺死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的人,是左鷹揚將軍黑齒常之。黑齒常之是百濟扶余王室一族,身高七尺,驍勇善戰,打敗過大唐名將蘇定方,後來降唐,縱橫西域,是大唐最有名的將領之一。

就這樣一個將領,也沒有逃過輪迴。武則天寵臣周興誣告左鷹揚將軍黑齒常之,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等人謀反。武則天下令召回黑齒常之被逮捕入獄。在獄中,黑齒將軍被酷吏一顆顆敲落牙齒,百般折磨侮辱,最終黑齒常之自殺。


誣告黑齒常之的酷吏周興,後來也被另外的人告發與左大將軍勾結謀反,在被審理的過程中,給後人創造了一個詞彙:“請君入甕”。

在徐敬業起兵反武時,徐的叔父,潤州刺史李思文,獲知消息後,派人從小路去往朝廷給武則天報信,並據守潤州抵禦,敬業。徐敬業攻破潤州後,徐的謀士魏思溫勸徐殺了這個叔父,徐敬業不同意,只說,“叔父阿附於武氏,應改姓武。” 李思文因告發有功,被武則天免於刑責,並授予李思文為司僕少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