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所有子女是如何尽殁于一人之手的?凶手是谁?动机何在?

牧儒囧途


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于宇内,气吞八荒,横扫六合,终于经过十年的艰苦战争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并完成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智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对外北击匃奴,南征百越,筑万里长城以御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奠定以中国2000余年的政治制度格局,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政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他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各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自秦秋战争以来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因此秦王政认为自已过高三皇五帝,因而故称为“始皇帝”,希望他的子子孙孙,万万代代都能永远做皇帝,然而令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女们竟都死于自已的继任者秦二世胡核之手,那么胡核为何要杀死自已的所有兄弟姐妹呢?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从沙丘之变说起,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信心激增,心情尤胜,看着自已多年辛苦打下的江山,感慨万端于是开始了巡游之行,一次当游到沙丘时,突然重疾发作,自感不能久日,来日不长,于是写下遗昭令公子扶苏即返咸阳为其主持丧事,并登基继位,说完命归西天(一说被害死),当时随游的赵高,胡核,李斯权衡利弊,竟假传圣旨,说是让胡核继位,令扶苏自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沙丘之变”,沙丘之变使本应的合法继承者扶苏含冤自尽,又使非法继承人胡核成功窃位,沙丘之变也为后面胡核杀死自已的同宗兄弟姐妹埋下了伏碑,留下了隐患。

虽然沙丘之变后胡核成功上位,但“群众的眼晴总是雪亮的”,人们肯定在私下议论猜测胡核和赵高等肯定篡改了圣旨,大公子扶苏死得太冤,他才是合法继承者,于是大臣,及胡核的兄弟姐妹们大多不服,于是有一次胡核问赵高,自已当皇帝为何大臣及公子公主们为何不服,赵高建议他杀无赦,于是胡核便在大杀大臣之后,对同宗兄弟姐妹大开杀戒,其中公子闾等三人确实没有过错,也被胡核关在内宫,后也被无故逼死,随后秦二世胡核“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子矺死于杜,他的哥哥公子高本想逃跑,但又顾忌家人的性命安全,因而主动要求去骊山给秦始皇殉葬,“胡核大悦”,同意他请求,并“赐钱十万以葬”,自此,胡核杀死自己的所有同胞兄弟姐妹。

那么他杀这些兄弟姐妹的动机是什么呢?动机是遮饰自己沙丘之变的罪状,并害怕他们和其它大臣,势力联合起来,自立为王,和自已分庭抗礼。正因为这种耽忧,为了恐固自已的政权,使自已成为大秦王朝唯一的继承人,正因为此他才大开杀戒,杀死所有兄弟姐妹!






张生史话


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随着始皇帝驾崩,他的子女也都都死于非命。秦始皇共生了儿子二十几人,女儿二十几人。史书只记载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

秦始皇的数十名子女虽出身高贵,秦始皇突然离世,胡亥在赵高于李斯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


史载,胡亥大规模屠戮兄弟姐妹的事件主要有两起,分别是“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和“六公子戮死于杜”。“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是指秦二世即位后,为防止他的兄弟姐妹抢夺其皇帝宝座,而一次性在都城咸阳处死十二个兄长。“六公子戮死于杜”是指秦二世曾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 将六个兄长和十个姐妹一起碾死,刑场之上登时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除了上面那些被胡亥集体害死的兄弟姐妹之外,还有少数几位死得明白一点的。首先就是大公子扶苏,后世的人从《史记》记载中,都知道扶苏是被胡亥和赵高、李斯假传秦始皇圣旨逼死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所以对扶苏授剑,令其自刎。扶苏听了诏书的命令,流着泪就要自刎,蒙恬比他有些政治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 ”说完含泪自尽。而蒙恬却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见他不听从诏命,就将他投入阳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

除了大公子扶苏的死史料有记载外,还有公子将闾、公子高等四人。与公子高一同被害的还两位不知名的兄弟,这三人眼见胡亥大肆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便赶忙夹起尾巴做人,一点不敢犯错。胡亥见找不出他们什么罪名来陷害,就把他们关在宫内不许随便走动。后来,赵高派人去杀他们,将闾三人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 ”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们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饮剑自刎。

另一位公子高的死算是胡亥所有兄弟中死得最聪明、最明白的一个了。公子高眼见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但逃走又会连累家人,于是下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书给胡亥,说自己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很高兴,赐给他十万钱,最后,公子高光荣地死到了秦始皇的大墓旁。


当秦始皇看到自己的子女一个个都死于非命的时候,不知他会作何感想,可能这既是他为建设秦国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能是他残害无数平民百姓性命而遭到的惩罚!


历史老崔


此人是赵高。

赵高在秦始皇嬴政病死沙丘后,怂恿李斯和自己篡改遗诏,逼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扶植胡亥为帝。

胡亥当了皇帝后,赵高又怂恿胡亥杀死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并且灭门。又劝胡亥享受人生,不理朝政,自己独揽大权,结党营私,祸乱朝政,把整个国家搞的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后来又杀死胡亥,可以说秦始皇的后代被赵高杀绝。

赵高指鹿为马,扩充自己的势力,诛杀有能力的人才,例如李斯和蒙恬,蒙毅,又隐瞒起义军的真实情况,最后义军到达函谷关的时候,秦二世胡亥才知道。

秦始皇一手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秦国,能这么快被起义军灭掉,可以说赵高“功不可没”。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赵高是赵国贵族后裔,对秦国活埋赵国40多万赵军心存怨恨,后来赵国被灭更是激发了赵高对秦国的仇恨。所以他潜入秦国是为了报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赵高是灭秦的功臣,不过这个说法不靠谱。

虽然赵高的行为客观上是搞垮了秦国,并且秦始皇后代被杀绝,但是这并不是赵高的主观愿望,看赵高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私利,完全不顾天下大势,所以最后被子婴所杀也是罪有应得了。





武岳萌主


秦始皇子女均被其十八子胡亥杀死。胡亥自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