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論》最新解讀「二」 太極、形意、八卦三家共同的祕技

《太極拳論》雲:“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這一段話的字面意思還好理解,說動急急應、動緩緩隨,雖變化萬千,其一貫之理不過“走”與“粘”而已。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就是由推手和拳架漸悟走勁與粘勁;然後階及神明,整個過程是需要下一場大功夫的。由著熟漸悟懂勁,一切招式、套路、練功方法,其目的只為了懂勁——走勁與粘勁而已。

而最難理解的是走勁與粘勁的實質含義。如果把太極拳跟形意拳、心意拳、八卦掌放在一起參悟研究,就會發現所有的內家拳的內勁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各家的語言表達符號不同,實際操作可說是殊途同歸,都回歸到身心性命的同一個原點、功能和狀態。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樣的道理,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一種生命本能的功能狀態,只是悟與不悟而已。

《太極拳論》最新解讀「二」 太極、形意、八卦三家共同的秘技


第一 太極拳的走勁與粘勁

走與粘即是陰與陽,二者的運行軌跡合起來就是一個整圓,也就是二人推手的棚履與擠按,也就是開與合。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就是因為一著一太極,著著皆圓,一著一個走粘,一著一個開合,所以說懶扎衣一式為太極拳之母式,一式之內勁通則百式皆通,就是因為懶扎衣一式身正著圓,棚履擠按合為一個走粘,內勁暢達,圓活如意。

由於太極拳的推手與拳架要求緩慢的練習,平緩柔和,如海面的風平浪靜,所以看不到他驚濤駭浪的一面,也就看不到走與粘的威力展現。這就是拳論說的“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是神奇”。看看形意拳的化勁與發勁,視之如好婦,奪之若猛虎,就知道走與粘的真面目了。

第二 形意拳的翻浪勁,搭手即翻才是走與粘

形意拳的練法是,怎樣用就怎樣練,所以見效快,鋒芒畢露。形意拳大師尚雲祥以“鷹捉”為形意拳的母拳,手一落一起畫一個圓,快如閃電,謂之翻浪勁,如海浪之翻滾,正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一往無敵氣勢。也正是走勁與粘勁“動急則急應、因敵變化是神奇”的參照,太極拳由著熟而漸悟,形意則接手即打,發揮本能,可謂之頓悟。

《太極拳論》最新解讀「二」 太極、形意、八卦三家共同的秘技


第三 心意拳的老三拳也是走與粘

古老的心意拳的核心母拳是“老三拳裹、踐、攢”,其手足的運行是,先用手向外裹,繼之以踐步和上攢拳,手上正好打一個圓,先裹後攢,一化一發,也是一個走與粘。這個老三拳應該與形意拳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也是異曲同工的吧。

第四 八卦掌的單換掌也是走與粘

八卦掌以單換掌為母拳,練成了單換掌的內勁,就可以任意變化,化生八大掌、六十四掌、乃至無窮無盡,這是內家拳重勁不重招的高深武學的特點。

八卦掌的老三掌“塌掌、穿掌、按掌”,不識奧妙者,老三掌就是三個掌法動作。其實三掌乃是一掌,先後塌,次轉手上穿、前按,三掌合為一個圓,一氣呵成,內勁綿綿不絕。這是八卦掌中的二人推手懂勁法,得此一內勁的玄妙,可貫穿八卦掌的一部全功。實乃與太極拳的走勁與粘勁同理同功。

單換掌一人自練即是轉掌,二人合練即是活步打手,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於法於理,太極與八卦相合矣。形意拳之母拳慢練即是太極,太極之走勁與粘勁動急則急應即是形意,太極與形意之內勁也是一而二、二而一也。說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三拳合一,是他們的內勁靈魂相合一,一存俱存。只要還有一家的內勁心法存在,其餘的兩家還有個參照物,還可以找回來。

《太極拳論》最新解讀「二」 太極、形意、八卦三家共同的秘技


太極拳的走勁與粘勁、形意拳的翻浪勁、心意拳的裹踐攢三拳、八卦掌的單換掌,這些武學的思想與實踐都是武學登峰造極後,同歸於唯一的一個最高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其此之謂乎?古人豈欺我哉?必不我欺也!

《太極拳論》,武學至尊秘技,其猶水也,天下之至柔,長養萬物。至於洪水海嘯,終生不一遇,才是人生之福。所以師祖有言:欲益壽延年,不徒作技藝之末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