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穿越到明朝,附身崇禎帝,你怎麼挽救大明朝?

李振亞love


收拾完魏忠賢,崇禎帝朱由檢有點累。

關外建州奴進逼,邊事糜爛,奈何?陝北流民起事,一呼百應,奈何?廟堂之上,黨同伐異,奈何?

最要命的是朝廷沒錢了,國庫空虛,遼東要用錢,西北要用錢,錢從哪裡出?遼餉已經徵了,西北有事,不夠養兵,還得加徵?

(此處電閃雷鳴一番,因為穿越了,附身崇禎)

先廢了遼餉,更不能加徵,再難不能難百姓,各種苛捐雜稅,停徵!江南一帶可適當加點,大幅減免西北中原受災地區賦稅。

先從朝廷開始過苦日子。朕先做個榜樣,每年減去一半支出,停發三年皇親國戚的俸祿,每家捐一半家產。賜給他們的田地,全部徵稅。反正他們也撈的夠多了,撐幾年,餓不死。

江南大戶不是有的是錢嗎?賣官,榮譽職位,反正烏紗帽多的是,只要有錢,賣!吏部主抓,朝廷專賣!對內要撫,與民休息,萬曆朝以來吏治、黨爭、兵事、災荒接踵而至,國力大減,不能再折騰了。

以上都補充遼餉缺口。用兵只能有一個大戰略方向,就是對後金,但只能以守為攻。

遼東事用孫承宗、袁崇煥,步步為營,嚴守關寧錦防線,不在意一城一地得失,能守一天是一天。當然,嚴守不是死守,遼東半島已失,不可在這一防線靡費太大,但全放棄對內也不好交代,只要關外有城有軍,就能牽制八旗兵。

當然,對建奴,能撫就撫,能拖就拖,不能急於求成。對我有利即戰,對我不利即和。竭力拉攏漠南蒙古特別是察哈爾蒙古,後金能給的都給,包括和親,沒問題!學漢高祖,送幾個宮女即可,只要能牽制後金,可開條件,實在撐不住,可內附作為騎兵兵源。關於朝鮮,無力兼顧,只要對後金不完全投降,維持與大明藩屬關係,對後金稱臣也可允許。

練兵。大制火器戰車,精簡京師三大營,十幾萬選三萬足矣,用戚繼光車營加火器的法子練野戰,至於騎兵,所謂關寧鐵騎,放棄吧,可招內附蒙古人,練一萬精騎,這四萬兵,可做機動力量,部署在京城周圍,韃子繞過關寧錦防線來犯,可從側翼擊之。

所以,對內要安,對外要攘。內部有事,可用盧象升,孫傳庭,一有火苗及時撲滅。對了,查查陝西有叫李自成、張獻忠的,招到遼東去打韃子。

現在,就等著財政能收上來錢了,要建立起按數目字管理的稅收制度,不能讓特權階級如有功名的士人,寺院和皇家宗室合理避稅,錢是可以收上來的。

最後,還得下一道聖旨,開放海禁,增加貿易收入,大明也該睜開眼睛看世界了,開放才是活路,北方走不通,還可以遷到南京,中原這麼大,天子未必要守國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前提還是要有錢。這個大窟窿彌補不了,穿越也沒卵用。


老胡說史


朽木難雕,誰附身崇禎皇帝,都挽救不了大明。

明朝到了崇禎這個時代,國家機器已經是爛的根裡了,只能大破後而立,自上而下大換血,但自己不可能破了自己的政權,破成了孤家寡人了,誰給比干活?你就是有一百個一千個利國利民的國政,執行不了有什麼用呢?

崇禎皇帝執政,就算他性格多疑,自負少謀,難道他乾的事情少了嗎?崇禎皇帝日日上朝,勤勤勉勉,無一日懈怠,史料記載:

“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就這工作態度就是賢君的行為,貪懲腐敗,他也是力度很大,任免官員雖然有失誤,但也是魄力十足,內閣懲處撤換了幾十次,又什麼用呢?貴族吸血蟲你敢都殺了嗎?顯然不敢,都是朱家親戚,官員士族你敢殺了嗎?顯然也不敢,還要靠他們幹活呢?所以你無論想幹什麼,想做什麼,你都是無用功。

這還不算,當時的明王朝,國庫空虛,外敵叩關,天災人禍,農民起義,士兵渙散。王朝末年,無可奈何,就是南遷南京,偏安一隅,也解決不了,朝廷腐敗,內部爭權,自私自利的問題,也是早亡晚亡的問題。明朝和宋朝不一樣,宋朝南建,是有機會重返中原的,因為宋朝還沒爛到根裡,只是突然被金兵攻破首都了,軍民士氣仍在,明朝到了崇禎朝,真是到了爛的整不起來的階段了。


曹老師xixi


崇禎二年二月初二,龍抬頭,夜,風大雨大。

我看在跪在身前的這個老太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魏忠賢,看著他滿頭的白髮和滿臉的皺紋,不由想起了天啟帝臨終前的一句話:魏忠賢忠貞可計大事。

天啟帝極力推薦重用的。

我知道以後的歷史是:崇禎殺了魏忠賢,勞累了17年後還是被滅了國。好不容易穿越了一次。我不想再重蹈上吊的悲劇。

殺不殺魏忠賢,這是個問題。


下面這段對話節取至《明史.崇禎起居注》——華六年,京都出版社


崇禎:魏忠賢,朕是萬歲,你是九千歲。

魏忠賢:老奴囂張跋扈是有的,但絕無造逆之心,願意一死以安陛下。

崇禎:李高張之流和北方韃子,孰輕孰重?

魏忠賢:攘外必先安內。一個心腹之患,一個是肘腋之患。一個雖然能動搖大明國本,另一個卻能亡國滅種。

崇禎:很多人認為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是心腹之患;韃子才是肘腋之患。

魏忠賢:依老奴之見:韃子,才是心腹之患。如果他們竊取大明江山,大明不但會亡國還會滅種。而李高之流不死,大明內患不除,則不能全力對付北方韃子。

崇禎:為何李高張叛逆屢屢成事

魏忠賢:我太祖皇帝。起於微末,對百姓始終存著一顆寬容之心。大明的國策:對於造反的是剿撫並用,李高之流畢竟與我華夏同文同種,就導致了李高之流打得過就造反,打不過就投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崇禎:如何做

魏忠賢:下狠手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然後休養生息10年,集全國之力,對付韃子,殺光韃子,像我成化帝一樣,鐵血犁庭。

崇禎:魏忠賢,就衝你說的這段話,你就是朕的忠臣。聽旨: 朕封你一等忠義公,兩年之內剿滅李高張,朕就允你死後指定子侄繼承爵位,世襲罔替。

從此刻起,你殺四品以下文臣不用向朕稟報。讓你手底下的太監錦衣衛,全出去給朕弄軍費,每年需向朕交納白銀一億兩,不要怕殺人。

魏忠賢:皇上,老奴今年已經59歲了。榮華富貴老奴也都享受過了。老奴是個六根不全之人,不懼死後罵名。可是您不能不想史筆如刀啊

崇禎:魏忠賢,如我華夏正統不在,這花花綠綠的江山朕留他何用?

魏忠賢:老奴雖不知為何陛下如此決絕,但老奴能感到陛下對韃子的深切仇恨。老奴魏忠賢在此立誓: 老奴不怕留下千古罵名,自今日起,老奴必將竭盡所能為陛下打造一支大明鐵軍,為陛下殺光韃子。滅了韃子後,老奴必自殺以謝陛下知遇之恩。

崇禎:殺光韃子, 朕封你為一字並肩王。山海關以北的土地給你列土封疆。

魏忠賢:老奴焉敢有此僭越之心,只有一個心願:在老奴死後,葬於先帝帝陵旁,能常伴先帝左右。

崇禎:準。



下面這段對話節取至《中華歷史集》——華十五年,江南煙雲出版社


崇禎四年:高迎祥,李自稱,張獻忠。平。

崇禎十二年:盧象升,魏忠賢,孫承宗,孫傳庭率大明騎兵20萬,步軍40萬,徵遼東。平。

此役,斬殺韃子共計10萬6659人,男性丁口,幾乎殺盡。 史稱:崇禎犁庭。

崇禎十四年:魏忠賢死,諡號忠王,葬於熹宗墓旁。

崇禎十七年:農民起義,推翻明政權,崇禎死。

新政權,國號:華。


少校柳下惠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吧!

明朝末年,外有邊患,內有叛亂,而朝中大臣又紛紛自保,各打各的小算盤,根本不顧國庫空虛、國難當頭。正所謂內憂外患,如果我是崇禎,要想挽救大明王朝,我想我會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首先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

明朝末年,特別是在崇禎時期,國庫空虛,貪汙之風橫行。朝廷各級官員中飽私囊,個個富得流油。然而崇禎採取“眾籌”的方式,希望大臣們捐款作為軍費時,所有大臣全都變成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只有少數大臣象徵性地出資了一點點經費應付崇禎。最令人氣憤的是,外姓大臣是鐵公雞倒也罷了,可是許多皇室成員,比如某些王爺也置自家江山於不顧,不肯為國出錢出力。這幫目光短淺的蛀蟲,最後被李自成抄家得到應有的報應,當然這是後話。

如果我是崇禎,在這個方面首先還是應該發動皇室家族。雖然皇權的競爭可能已導致家族不和,但親情畢竟血濃於水。先對皇室宗族講清利害關係,言明大明王朝確實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併為其分析王朝一旦覆滅後的惡果。讓所有皇室成員擔起出資為國的責任,把家族凝聚力提升起來。然後再以皇室成員為中心,分頭勸說各級大臣在緊要關頭出資保國忠君。一方面皇室成員自己作為表率帶動捐款,另一方面每個皇室成員肯定都會有三五幾個鐵桿追隨的大臣,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勸說,效果應該比簡簡單單下一道聖旨管用的多。只要能解決軍費的問題,那其他問題相對就容易了。

二、其次是火線選將,同時提升獎勵機制。

可以發佈聖旨至全軍,無論曾經是將軍還是普通士兵,凡是自認為可以獨當一面擔任某個官職的,可以馬上毛遂自薦,直接授予相應的軍職。當然,前提是自薦者必須要有勇氣和擔當。一旦任職即刻派往前線,敗了不追究,勝了重賞。同時提升軍功獎勵機制,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採取戰國時期秦國的獎勵機制:按斬獲敵軍數量給予相應的重賞。

三、對勢力較大的叛軍進行招安。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時,曾主動上書談判,要求割地、封王、要錢勞軍。 如果我是崇禎,不應該等到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更不應該拒絕李自成的要求, 而是主動對其招安,不但滿足他的要求,甚至還可以加大對他的封賞,但必須講一點條件:那就是封王之後派他鎮壓其他小股叛軍,這就是採取緩兵之計的權宜之策和以毒攻毒的辦法。

只要遏制住了叛軍,在山海關防守的吳三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只需為他備足兵力與糧草、安撫好全體前線將士的家屬即可。

四、出臺相應的安民政策。

對貧困地區和叛亂較為嚴重的地區實行政策傾斜,比如通過減輕或免除賦稅、徭役等。對普通百姓採取平亂獎懲制度,比如抓住叛軍或破壞叛軍行動等可獲得相應獎勵。如果參與叛亂或者為叛軍提供幫助等必須嚴懲。通過這些方式安撫百姓,實施獎懲,以防止已有的叛亂蔓延、遏制新的叛亂出現。

如果我是崇禎,國難當頭,以上四點便是我應該採取的辦法,當然作為後來人,清楚了歷史走向,必然比當事人更為清醒。不過,正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們今天對歷史的任何點評都屬於事不關己的茶餘飯後,是典型的紙上談兵,把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人換做當時的崇禎,估計結局也是一樣,甚至更為糟糕,畢竟明末矛盾的嚴重性只有作為當事人的崇禎本人最清楚。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歡迎大家都來討論。謝謝!


趣味品歷史


想要拯救明朝,除非穿越魂穿韓山童或者韓林兒,從頭開始,而穿越崇禎大帝身上純屬浪費穿越機會,話說此時明朝已經積重難返,病入膏肓,隨時蹬腿瞪眼了,別說你穿越過去,就算朱重八復生也再難有作為!以下就給你整理一下明朝滅絕的幾大重點原因:

首先明朝滅亡是因為實在太多的宗室宗親了,一個個的都是朱重八之後,都是老朱家子弟,比清朝的八旗子弟都不如,八旗子弟好歹是打出生就帶著軍籍的,別管平日裡怎麼遛狗架鷹,聲色犬馬,但是隻要有戰役就必須上前線的,而且很多旗人子弟之家破敗也是因為違法犯罪而家道中落。但是老朱家的宗室除非像是寧王一樣的造反,否則誰會去得罪他們?明末崇禎年間在冊的姓朱的宗室宗親就上百萬人口了,而明朝攏共也就一億人口左右,這還不算沾親帶故的,也就是說平均要一百人去供應一個宗室吃喝嫖賭,欺男霸女!

其次就是明朝沒有數學,別說應用數學的計算火藥、計算射程、計算鑄造的時間和用料了,就連計算天文曆法都計算不明白,愣是把節氣都能給算錯,結果連年受災,不按照農時耕作能不受災嗎?卻被現在給洗腚為小冰河,你們家小冰河三年五載的就結束了?小冰河最低沒有五十年以內的,別說明朝,就算我們今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趕上五十年小冰河也是滅亡的結局,所以明末就是算錯了曆法自作孽!少跟我說翻譯了幾本數學著作,幾何學就是那時候翻譯的,關鍵除了翻譯書的人以外還有誰看?

然後就是說明朝的黨爭實在是太亂套了,文官和宦官之間狗咬狗,直接受苦的就是民眾,少在這裡說明朝資本萌芽,資本萌芽的考證是徐一夔的《織工對》結果最後論證《織工對》裡面描述的時間節點是元末明初,看看朱重八重農抑商的德性,再看看黃道婆出自元朝,所以資本萌芽出自元朝是沒有爭議的,跟明朝沒有一毛錢關係。明朝的黨爭直接就掠奪民脂民膏,尤其是看你不交份子錢就說你家或者你家祖墳裡有礦,直接敲詐,這也導致天下人人都有反意!

最後說最重點的,就是開國朱重八時代就因為丫當年就是流竄起家的,所以堅決杜絕百姓流竄而制定的路引度牒制度,因為當年朱重八裝成和尚四處行騙,所以出家人的度牒也嚴格控制。而就因為這樣,人民不流動,外加上朱重八給定下的世世代代的階級劃分,士兵就是軍戶,工匠就是匠戶,唱曲賣藝的就是樂戶,不服朱重八的就是妓戶,就算好人家的良善人家,沒有路引度牒 出了方圓十里就自動墮入賤籍,誰會跟丫一條路走到黑啊?


老韓推車的韓


這個太簡單了,崇禎當時的最大問題是:1. 臉皮太薄;2. 看人不明。這兩點對穿越者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看什麼時候穿越了,朱由校剛死就穿越過去是easy模式,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是hard模式,但也不是沒有機會。

第一步是帶老婆兒子去南京。有大臣建議留守的直接給予監國。走海路,近海從天津到南京還是非常安全的,重要的是北京的大臣一個不帶,未來的班子全用南京的留守那一套。這樣的好處是知道南京那些政治鬥爭失敗的人突然抱上了大腿,必然死心跟著崇禎幹。

第二步把北京讓給李自成,但要給他下點眼藥。要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李自成直到快進京了還猶豫要不要議和,可見他這個人對未知事物充滿恐懼。船在近海需要補給,定期上岸,下罪己詔,說自己失德,望李自成善待百姓,勿傷一人。未來明朝的核心力量是士紳,老百姓還要排在後面。李自成不收稅,手下的兵吃什麼喝什麼,給他一頂高帽子,讓他飄飄然起來,進了北京更沒錢,那麼很自然的就會嚮明朝舊官吏下手,逼著他失人心。

第三步封吳三桂遼東王遙領五軍大都督,這樣雖然不會阻止他投降但可以讓建州拉他時付出更多的代價。

等到了南京,認準兩件事,第一東林黨都是垃圾,第二四川張獻忠手下有個叫李定國的,是忠心耿耿的鐵桿。

和世人認識不一樣的是,南明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只不過缺少效忠對象各自為戰才被建州各個擊破的。現在有了崇禎有了太子,江北四鎮不說進攻,自保不足為慮。

這個時候不出意外北京李自成已經進去了,開始大規模的搶劫,建州那邊未必拉籠得住吳三桂,就算真的平西王了,讓他們雙方打去,李自成必敗,按照歷史必然退守陝西,這時基本上三國鼎立,南明在江南,李自成在陝西,建州佔據北直隸,山東河南為無主之地。

在真實歷史中,史可法面對上面的局面走了一步大昏招,放棄了山東河南,而現在,崇禎下詔招江北士紳結團練自保,同時宣佈所有投降從賊的官員限期歸順不與追求,不歸順者南京的家產充公。如果多爾袞還如歷史上一樣糊塗宣佈剃髮的話,我估計建州不要說長江了,就是黃河都未必見得著。

然後就可以安心發展經濟了,南洋是荷蘭人的地盤,過去和他們做生意,荷蘭人做夢都想和大明建立正式貿易往來,找他們買船,僱他們訓練士兵,時不時的北上去騷擾,在當時的建州和李自成看來,大海就是世界盡頭,完全沒有海軍海防的概念。這樣搞幾年,想北伐北伐,不想北伐就安心在南京,北伐交給烺哥兒吧。


甲申17年


崇禎帝從他哥手裡結果江山時,面對的是一系列的爛攤子。朝野上下,閹黨一手遮天,烏煙瘴氣。等到崇禎肅清閹黨,想要大展宏圖之時,後金已成氣候,國內又有各路起義軍,內憂外患,明廷無法兩面作戰,只能拆東牆補東牆,最終被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帝自縊而亡,做到了明君王死社稷的承諾。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明之亡已成定局,無論誰穿越到崇禎帝身上都無可避免。如果你想看為明逆天改命的小說,我倒是可以給你推薦一部網文,叫《官居一品》,主人公沈默的殫精竭慮的一生,會讓你發現這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但故事發生在萬曆年間,大明還算有救)[機智]


夢之所起


明朝的滅亡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天災,一是明末天氣異常寒冷,隨後全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少雨的時期,出現了全國性的大旱災,二是崇禎年間爆發了大瘟疫。

搞清楚了問題所在就好辦了,首先繼續重用魏忠賢,把我知道的現代抗旱抗疫知識一點一點的搬給他,讓他去執行,估計我穿越過去基本上是一竅不通,我相信他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搞定李自成這個闖賊,女真人那邊先穩住,用現代知識發展農商業,這樣就解決了內患,軍隊方面重用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籌,並搬些現代軍事知識給他們,最多三年國庫充盈,軍隊戰力暴增,有了強大的國力和軍隊,女真人就不足為患了,後面發展航海業,工業,建立地球村。哈哈,這當然只是大的戰略方針,細節就不YY了。




唐凡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送分題…

崇禎的所面對的局面,其實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可惜就可惜在,崇禎這個不是亡國之君的皇帝(兩重意思,一是非驕奢淫逸消極怠政,二是最不適合這種局勢的皇帝),遇到了一大堆天災人禍(有自己作的)。

但最大的優勢是,明朝其實在崇禎年間,核心骨架還在,人心沒有散(在崇禎死之前),國家的整體情況其實還過得去,糜爛的其實只有西北和東北兩塊兒…

只要不是直接穿到煤山上,哪怕就是李自成包圍北京前幾天跑路去南京,明朝都完全還有得打…

接下來就以在穿越到崇禎繼位之初(或者直到崇禎十四年李自成復起攻克洛陽之前,戰略都差不多)為前提,策劃一系列戰略…

明末的問題,其實說白了,追根究底就是錢的問題,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央政府缺錢,但其實民間是不缺的…哪怕是陝西和北邊災情比較嚴重,但其實如果調配得當,東南等地完全可以支援維持國家穩定,壞就壞在中央失去了調配能力(稅收體系崩潰)。

所以首先是要想辦法搞錢,其他都是虛的,有了錢就有兵,有了兵就穩了。

先把錦衣衛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中挑選一些還堪用的人,在朝中抓幾個典型,抄家滅族!(崇禎臨終說的,文臣皆可殺,沒錯,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注意,這一步操作,目標不是整肅朝堂,而是挖掘起家資本…所以範圍最好別太大,專門找那種大戶,理由找好點(繼位之初,趁著魏忠賢案順帶做是最好的機會)。

抄家之後,啟動資金就有了。記住千萬別忘國庫放,放內帑!此時國庫虧空巨大,加上掌握國庫的人也不乾淨,幾百萬兩放進去水花都打不起來…

然後用這筆錢,先重新練兵,練一支能打的新禁衛軍!底線是湊一百萬兩,一年之內,練五千人出來。錢糧給夠!每次都你親自去發,順便說點慷慨激昂的,裝備要足量優質,開始的時候不一定要全面裝備火器,同時要讓人教他們文化課(最好是引入類似指導員的機制,你懂的)。“人民的軍隊”就算用紅纓槍照樣能吊打當時一切敵人…

同時對前線部隊就按照史實佈置就行,別管太多。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該防禦後金的防禦後金,該打民亂的打民亂,別瞎指揮,只用定下大戰略,在此基礎上任由他們發揮就行。其中尤其要提到袁崇煥,袁都師防守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但吹牛太厲害…他說五年復遼,你先把他拖出去廷杖二十,然後再讓他去遼東,並且下死命令讓他守住遼西走廊,維持均勢就行,短期內別想著進攻了…

同時發掘一些靠譜的新人,提拔起來放在掌兵的位置上…

好了,新軍練成,大戰略基本穩定,兵權沒啥問題,接下來是第二步搞錢計劃…抄晉商!

雖然晉商確實算不上是明末最大的蛀蟲,但所謂槍打出頭鳥!晉商集團是個相對獨立的團體,財力雄厚,而且確實有賣國實錘!搞他!

但切記第一步搞啟動資金的時候別搞晉商,晉商抱團厲害,而且在朝中也是有不小勢力的,實力不足的時候最好別動…

同時在動手的時候注意細節:三邊總督要用信得過的人,再派三千新禁衛軍,以協助剿匪的名義入駐山西、難直隸(其實晉商有兩個分支,一個在山西,一個在淮揚,淮揚地區的是晉商的鹽商部分),然後突然發難!另外注意要提前把晉派官員調離兵權位置,入閣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能掌兵,以免麻煩…

成功抄掉晉商,你又發財了,這一筆起碼能搞到一兩千萬銀子!

然後一分為二,一部分加強給兩邊前線,繼續保持大局穩定,另一部分繼續用來練新軍!

再過一年,你手上就有四五萬新軍了…

這下你就可以坐下來慢慢跟人講道理,先從宗室田產的稅收問題開始,非但要收稅,還要推行階梯稅制!誰敢反對就是意圖謀反!有兵你怕什麼?然後這個相當於是試點之後,全面推開階梯稅制,誰不服誰人頭落地!先收農稅、再收商稅!

記住每一部分新收入都要劃一部分練兵!農稅再優先賑災,平定民變根基…

注意這一系列操作週期大概是4-6年,這麼長一段時間,你還要慢慢培養一批真正忠於你的中層官員(注意暗中切割他們和原本的文官集團的聯繫),最好是以軍吏文書的名義,直接從基層秀才當中招募和培養,儘量別走舉人和進士路線,除非少數真正苦寒出身的…

這批人其實完全就足夠頂上全面稅制改革帶來的文官集團大震盪,不至於讓你的行政體系直接崩潰…

好了,然後就簡單了:辦新式學校,引入對傳統文官的競爭機制,再慢慢淘汰掉一部分徹底爛了的部分。(切記辦學校要等大局穩定了再做,否則過早引起文官集團的集體警覺就完了…)

至於後金,只要把他們卡在東北,等你整頓好內部,他們就是插標賣首…等你有了十萬裝備精良,並且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近代化軍隊,打十來萬野人,想怎麼打怎麼打…

當然,如果是時間比較晚了,那初期的戰略重心就要變一變…如果是崇禎十四年之後,你首先就是想辦法穩住局勢!其實也很好搞,無非就是禍水北引,讓招安農民軍去打女真,你再掉頭去發育…沒錢招安?好辦,老辦法!找人抄家唄!


不知道叫啥子3


那得看到什麼時期了,剛繼位還是後期,李自成打到北京那就神也救不了了,有人會說李自成只想封王,可以給他封王讓他去打滿清,真是可笑,如果農民起義軍就可以裂土封王那明朝的政權合法性還有嗎?其他起義軍怎麼辦,那些為朝廷征戰的將軍怎麼想?我特麼拼命剿匪突然匪變王了,那我也造反怎麼也得封個侯吧?李自成也不傻,替你賣命想多了。南遷或許可以多活幾年,但是失去了根基不過是南方氏族富商的玩物。

那麼看看剛登基的時候有沒有機會翻盤,第一件事就是滅魏忠賢這點肯定要做,有些人為閹黨洗白,說有魏忠賢在大明可以續命,要知道明朝是崇禎十七年滅亡的,魏忠賢的那點伎倆能不能替明朝撐17年真的很難說,崇禎的性格急躁又優柔寡斷刻薄寡恩,這點對帝王來說很不合適,這是由於他不是從儲君上位的,本來他是與帝位無緣的,他哥哥早死才意外上位,帝王術殺了魏忠賢后還要重新找個聽話的鷹犬替代,東廠錦衣衛都可以,不然皇帝就是瞎子聾子,之後需要做的事太多了,第一就是錢,讓錦衣衛羅織罪名找幾頭肥羊大官或者藩王弄錢,然後土地分給農民,先把流民問題解決,攘外必先安內,老百姓都有飯吃了再來收拾女真,或許還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