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一)



做人的最高智慧 對一個人來說,學會做人要遠遠比學會一門專業更重要。但是現在沒有一所大學設置“做人”這個專業,也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學科和專業。 關於做人的智慧,有兩大體系,一種是講究外在的技巧,主要是以現代西方體系為代表,可謂汗牛充棟,動輒幾百頁厚的教科書,例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等或者李宗吾的《厚黑學》等;另一種是講究內在的修養和悟道,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為代表,最著名的莫過於老子的《道德經》,把智慧精煉到一個“道”字,“道”是天下所有規律的總和,是最根本的法則。 對於處在現代速食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更喜歡技巧,捷徑,竅門,速成的辦法。所以大多數人忽略了對境界、格局的修煉,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迷失了本我,也導致現代社會變成了一個唯利是圖、道德淪喪、沒有信仰沒有原則的社會。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一)


這樣的社會是一個小人才能得志的畸形社會,而出不了聖人豪傑。 對現代年輕人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智慧往往空談大道理而並不實用,是“出世”的哲學,並不能“入世”應用到實際。並且這種境界是需要在不斷的磨難和檢驗中才夯實的,所以一般都是人到中年甚至老年才開悟。如果沒有外在的實力相匹配,空談境界只會給年輕人帶來苦惱和矛盾。 那麼有沒有一套符合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經得起現代科學檢驗的體系,可以讓年輕人們內外兼修,一舉兩得? 有的。其實東西方講的本來都一樣,只不過側重點不同而已。國學不只是對自身的修煉,也是可以結合到現實生活中來的。我門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出來幾句話。這就是“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 這三個詞是古代做人智慧的精髓,這幾個詞跟現代管理學結合起來,是最實用,最現代化,最老少皆宜的做人智慧。這個世界變化越徹底,挑戰越嚴峻,這些智慧就對人們越重要。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一)


國學的誤區 年輕人總覺得國學是有錢有閒的中老年人才熱衷的東西,總以為學國學就跟學高爾夫一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應酬需要。一提到傳統國學,腦海中就浮現一個在香爐邊打坐的老道士模樣,不食人間煙火,躲到深山修身養性。 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儘管大家都口口聲聲說東西結合、洋為中用,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真地把國學跟現代科學融會貫通。長期以來國學跟現代管理學仍然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個體系,學國學的都是道士形象的老年人,學現代學科的都是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就好像中藥和西藥一樣,是兩種解釋,是雞同鴨講。 很多年輕人以為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技能是學會最新的科技、掌握最新的潮流,而沒必要搞什麼虛的內心修煉。但是,任憑科技日新月異,而人性卻是千古不變的。不管你懂得多少高科技,你的人性是和幾千年前的人是一樣的。只要你掌握了人性,任有千千萬萬個懂新技術的人,都能為你所用。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一)


所以不要瞧不起那些大腹便便的領導們,他們就是因為精通人性、懂得處理人際關係,才比你混得好多了。尤其是在中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把持社會資源的還是追求傳統的老年人,年輕人必須和他們一樣通用的語言,才能從他們那獲取資源。例如中移動的企業文化是“正德厚生臻於至善”。不懂這句話意思的人,你會和移動領導有共同語言嗎?所以學習傳統文化是人生的必然經歷,你早晚都得學,早學早獲利。 中國的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做人的最高智慧了。自古以來,這麼多聖賢之人親身試行,印證了其實效。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獨特的社會文化已經根深蒂固,而這一套體系最適合中國人,最適合中國的人文社會。忽略這些,或者照搬西方文化的人,在中國文化這樣的汪洋大海中必定會遭遇風暴。 年輕人的國學 讓年輕人困惑的不僅覺得國學和現代學科的差異,就連國學本身也門派繁多,學術之間也互相矛盾,讓想學習傳統文化的人無從下手。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一)


其實先哲們的思想不矛盾,只不過是分不同年齡段而已。 孟子是年輕人的哲學,講內聖外王,講進取,不僅是道德上的,還有作為上的。 孔子是中年人的哲學,平和、敦厚、智慧。重視對個人內心的冶煉,上升到“仁”的範疇。 老子和莊子則更智慧,更灑脫,也更具有平衡的意義。或許一個人只有先擁有以後,才能懂得分享,懂得放棄,懂得迴歸虛無。 簡單來說,儒家是入世的哲學,道家時出世的哲學,佛家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哲學。儒家看似入世,但它的極致也是出世,孔子把出世的道理融入入世之中。但是對於隨著社會發展到如今,國學的理論基本上都算是出世的哲學了。 現代受西方文化影響,現代人更注重向向外求,追求物質,西方發明是一點一滴地累積,不斷前進,所以後者一定比前人強。因此現在年輕人總覺得自己比古人強,所以不用去學習古人的文化。但是,在充滿物慾的世界,我們雖然能夠達到物質文明,卻丟失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而中國文化是向內求,以求生命解脫。中國古代先哲把所有的智慧都說出來了,後人很難超出範圍。聖人大徹大悟了,其靈魂的境界已經達到了最高的境界,沒有什麼發展與不發展的。 因此,年輕人要成體系有步驟地學習,先學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隨著年齡增長去學習和實踐中年哲學、老年哲學。 而我的使命,就是把國學在年輕人中儘早普及的辦法,有了這個法寶,年輕人將不再迷失方向,一定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提前從中老年人手裡接社會的班。 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的含義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內聖外王(一)

1、知行合一,知道的要和行動要一致。真正成功的人不在乎你懂得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將所知化為所用。用現代的話講就是知和行的轉換率越大越好。 2、道術兼修,道是道理,術是謀術。道是做人的原則,是不變的,術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變的。只講原則是迂腐的,只講技巧是淺薄的。用現代話講,就是做人的戰略和戰術要統一。 3、內聖外王,“內聖”是人格理想, “外王”是政治理想。在內能夠修養自己的品德,象聖人一樣;對外能夠建功立業揚名青史。內聖外也聖,就成了迂腐。外王內也王,就成了暴戾。 一句話,知行合一是要你去做事,道術兼修是要你做對事,內聖外王是要你做成事。 去做事,是告訴你,僅僅懂的知識多沒有用,擴大你的影響力,就要去做事。 做對事,是告訴你,你做的每件事要有意義,別為了眼前利益迷失了方向,要和你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戰略和戰術要一致。 做成事,是告訴你,內心有高境界,體現在外面就是要成王、要成事。這樣才能內外一致,名利雙收。 這三個詞代表了做人的最高智慧,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其實東西方是相通的,例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都是這樣強調內外兼修。

人分內外兩個層面,一個是個人,然後是與世界產生的關係。都是要你先修煉內心,同時對外也要有所作為。不能只強調自身修煉,而空談聖賢之道卻不去做實際的事情。反過來,也不能只強調外在的技巧,太過注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修煉。要超越非白即黑的狹隘二分論,這不是教你折中或妥協,而是第三條路,是一種能夠化解兩個相悖事物的極高的智慧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