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1、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之學。

翻譯:先生天資聰穎,為人卻和藹親近,平日裡不修邊幅。他年少時豪邁不羈,曾經又熱衷詩詞文章,沉溺佛、道之學。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2、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翻譯:先生被貶謫至貴州龍場三年,時刻於困苦中修養靜思,精研專一的功夫已經進入聖人的領域,達到純粹中正的境界了。

3、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

翻譯:先生的學說乍看起來簡單、粗疏,但鑽研探究後卻覺得十分高深、精妙,瞭解得越深入就愈發能夠體會其沒有止境。這十多年來,我(徐愛)竟不得入門。

4、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欲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翻譯:如果孝子對父母有深切的感情,那麼對待父母必然很和氣;而有和氣的態度,則必然會有愉悅的氣色;有愉悅的氣色,必定會有讓父母高興安心的儀容。《禮記》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5、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翻譯:沒有知道了卻不去做的情況,知道了而不去做,那就是不知道。

6、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

翻譯:現在的人卻將知與行分作兩件事,認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講習討論如何去做知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後才去行動,必然會導致終身不去行動,也終身一無所知。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來已久。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

翻譯:身體的主宰便是心,心的作用便是意,意的本體便是知,意所指的對象便是物。如果意念作用於侍奉雙親,那麼侍奉雙親便是一件事物;意念作用於輔佐君主,那麼輔佐君主便是一件事物;意念作用於友愛百姓、善待萬物,那麼友愛百姓、善待萬物便是一件事物;意念作用於視、聽、言、動,那麼視、聽、言、動便是一件事物。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8、“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翻譯:‘格物’的‘格’,如同孟子所說的‘大人格君心’的‘格’,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頭,使心之全體歸於正當。只要意念所到之處,均要革除其不正之處而使心的全體歸於正當。

9、天下之大亂,由虛文勝而實行衰也。使道明於天下,則六經不必述。刪述六經,孔子不得已也。

翻譯:天下大亂的原因,就是由於空洞的言辭氾濫,而切實的行為卻衰敗了。如果聖賢之道彰明於天下,孔子就不必刪述《六經》了。而孔子之所以如此做,實在是因為不得已而為之。

10、先生之學,為孔門嫡傳。舍是皆傍蹊小徑,斷港絕河矣。

翻譯:先生的學說是孔門的嫡傳,其他學說都是旁門左道、殘斷支流。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11、格物是誠意的工夫。明善是誠身的工夫。窮理是儘性的工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約禮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

翻譯:“格物”是“誠意”的功夫、“明善”是“誠身”的功夫、“窮理”是“儘性”的功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約禮”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

12、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翻譯:比如說侍奉父親,不能從父親身上去探求個孝的道理;輔佐君主,不能去君主身上探求個忠的道理;與朋友交往、治理百姓等事,也不能去朋友、百姓這些人身上求個信與仁的道理。這些道理全都在自己的心裡,心即是理。

13、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翻譯:心即是理。天底下何來心外的事物、心外的道理呢?

王陽明心學15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修心之法

14、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

翻譯:這些全都是那顆誠敬於孝親的心自然生髮出來的具體行動。只要有這顆誠敬於孝的心,自然而然會考慮到這些具體的事。用樹木來打比方,這誠敬於孝的心便是樹根,許多具體行動便是枝葉,需要先有個根然後才會有枝葉,而不是先去尋求枝葉,然後再考慮種這個根。

15、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

翻譯:例如,稱某人知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必然是因為這個人已有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行為,才可以稱他為知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如若不然,只是說些知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話,怎麼可以稱之為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呢?又比如,知道痛,一定是自己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一定是自己冷了才知道寒;知道餓,一定是自己已經餓了才知道餓。知和行如何分得開?這便是知與行的本然面貌,不曾被私心雜念所隔斷。

【飛仙時空】傳播儒道佛國學傳統文化,傳播王陽明心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