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二首詩描寫項羽的不同觀點?

一葉知秋28456


首先我們來杜牧的《題烏江亭》的觀點。

題烏江亭(唐代: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在這首詩中表達,勝敗乃兵家常事,懂得顧全大局、忍辱負重的才是真男兒。因此認為: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麼算得上真正的“男兒”呢?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江東有才的子弟很多,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

杜牧的《題烏江亭》對項羽的觀點: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不懂得忍辱負重,因一次兵敗就自刎,不是真男兒。


接著我們來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的觀點。

夏日絕句(宋代: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開篇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展示了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

李清照接著追思項羽這位楚霸梟雄,讚頌項羽的精神和氣節,項羽,為了無愧於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託,以死相報。

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對項羽的觀點:讚頌項羽的英雄氣概和氣節。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更主要通過對項羽的讚頌,隱喻表達痛恨宋朝當權者苟且偷安的時政。


最後,我們多讀一首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看看他對項羽的觀點。

疊題烏江亭(宋代: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王安石的這首詩,從政治家的冷靜分析入手,以楚漢戰爭發展的客觀形勢為依據,對項羽不可能捲土重來的結局進行理性判斷,顯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這首詩議論精警,獨具隻眼。

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對項羽的觀點: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因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王安石的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有女如玉書中尋


如何看待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二首詩描寫項羽的不同觀點?


後人有感作詩,一般都是借歷史典故,抒發自身胸中塊壘。所以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事情。因為身份不同,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不同。

詩言志,詩抒情。言的是詩人的志,抒的是詩人的情。歷史上的典故和角色都只是在賦比興中起一個“興”的作用而已。

曾經有朋友問過,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為什麼不叫作《項羽頌》呢?明明是在歌頌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志氣啊。

因為李清照寫詩的目的並非僅僅限於歌頌項羽,而是通過項羽的寧死不辱的氣節來批判當朝為政者只懂得逃跑和投降的態度,抒發的是自己對家國破敗、流離失所的倉皇悲痛以及對當權者的失望。

詩人對古人和舊事的觀察角度都是從自身需要切入,這才是“有我”的作品。為什麼我們今天很多朋友的詩詞看上去美輪美奐,對景色的描寫到達極致,對事物的歌頌也意味滿滿,可就是不出挑呢?因為我們跟隨著大眾的視角,自然流俗。當然如果大眾的視角是合乎創作者心意的,那是沒什麼問題。

但是文藝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角度要新穎。

如何讓自己的詩作不同凡響?找準合適自己但是不流俗的角度,抒發自己的感情,論證自己所選角度的正確,讓讀者跟隨自己——我以前也說過,其實所有文體,歸根究底都是議論文——最終的目的都是得到讀者的認同和稱讚。

那麼,項羽自刎烏江,不肯回江東這個事情在後人的文藝創作中有且僅有兩個選擇:讚揚或者貶低。而李清照和杜牧都是根據所處的時代、個人的經歷加上內心的感受選擇了正反兩個角度去說這個事情,在詩詞創作中對項羽這個人的看法走在完全相反的兩條路上。

而這兩條思路各有擁躉。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的尤其多。為什麼?氣勢上高人一等,並且讓項羽這個悲劇英雄的色彩發揮到極致。有悲劇色彩,就有戲劇衝突,就有讓所有人迷戀的英雄情結推波助瀾,讓人以為自己都會在那種情況下做出那樣悲壯的決定,從而讓人以為自己都是大英雄。

這是情感上的討好,所以,喜歡這種思路的人非常多。詩歌、詞牌、戲曲、小說、電影從這裡衍生的內容不計其數。

為什麼?因為好看。

而杜牧選的這條思路,是邏輯性的、生活化的、反英雄的。和他持相同觀點的也不乏大詩人,大文豪,但是在生活、政治、治文方面都是持客觀態度、理性色彩的文人。

這種過於理性的思辨本來就不適合大眾娛樂。而有些形象一旦被大眾接受且固定下來,就有著不容人改變的暴力,所謂不同的看法一定有問題的思維並非今天才有,而是咱們這個人情社會的優良傳統。

我們具體看下兩首詩。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有過詳細賞析,也為大眾所熟悉,就不再囉嗦複述。易安居士通過對項羽的抬無非就是表達對國亂中各種卑劣行為官員的鄙視,甚至有可能也有對老公趙明誠“縋城夜逃”的怒其不爭。反過來這首詩將項羽烏江自刎的典故剝離自身的失敗,只讚頌了他在失敗的情況下決不投降和以身赴死的慷慨,讓他成為了一個純粹的英雄人物。

其實咱們都知道嘛,“不可沽名學霸王”,偉人的教導才是現實的、正確的、實用而有遠見的。項羽能稱霸王,實際上和“英雄”的定義還是有些距離的。

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劉邵《人物誌·英雄篇》

而杜牧的《題烏江亭》正是說明這一點: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的這首詩也很簡單,了了四句,也沒什麼難懂之處,純粹就是表達了自己和李清照完全相反的態度。項羽若是忍下一時之辱,回到江東,重新集結江東子弟,未必不可以捲土重來。項羽從江東發跡也不過就是帶了八千子弟兵。我們不要看先秦的各種記載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士兵的大戰,其實除了後勤力量,每次中原鏖戰的精銳力量數字都有誇大。

這很正常,日本的小村械鬥還稱之為“國戰”呢。

具體就不討論了,至少在這首詩裡面,杜牧認為項羽如果能屈能伸,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用不著自刎烏江,這也正是項羽和劉邦的性格區別。

劉邦是真英雄,卻總是被醜化成無賴。項羽是個自負的武力超群大將,卻因為悲劇色彩被萬世稱頌。歷史成就強者,而老百姓向來就同情弱者。

很顯然,項羽比劉邦弱在哪裡?頭腦和臉皮。

言歸正傳。為什麼杜牧會有這種看法呢?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啊,杜牧是中晚唐人,而李清照是北宋、南宋人。也就是說或杜牧的看法是在先的。

為什麼要說明這一點呢?這是防槓精的。因為有些人一看我說杜牧的看法和李清照相反,就會抓住年代這一點來抬槓。在唐朝,肯定也有對項羽大加讚頌的人在。

杜牧出身優渥,學問很高,曾經作注《孫子兵法》,是個軍事才子,揚州地方鍛鍊十年,“十年一覺揚州夢”給他的政治履歷鍍了金,但同時也消磨了他的意志。當他返京時,經過甘露寺之變後,政治形勢已經非常差,一心報國的有志青年小杜對形式逐漸認清,自請外放。為了收入和安定,自動放棄了政治上的進步,這是當時很多官員共同的選擇。

所以杜牧是一個真正能反映中唐政治歷史脈絡和詩歌流變特徵的詩人。

他被稱為“小杜”,和杜甫的差距就在那股憂國憂民的憤青思想境界上。

而《題烏江亭》就創作於外放池州刺史,路過烏江亭之時。他放棄了自己曾經的政治理想,為了生活選擇了地方官職,這在文人高傲的心中,未必不是一種恥辱。但人是要生活的,所以他看項羽的角度,自然就包括了他自身的人生態度。

說得不好聽一點,杜牧要項羽忍辱負重,無非是對自己放棄理想,選擇更好的生活待遇的一種解釋,或者說是一種開脫。至於“捲土重來未可知”?基本上是不行的。杜牧這首詩悲嘆的是項羽嗎?

他悲傷的是自己。悲傷的是那個曾經年輕、精通兵法的自己。

關於詩歌中項羽的態度問題,後來宋詩第一人王安石也曾經寫過。作為政治人物,王安石則更加一針見血地指出,項羽江東再起絕無可能,他的自殺就是他的完全失敗所造成,與英雄義氣之類的沒什麼關係。《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但是這種現實是老百姓不喜歡的。

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還是虞姬自刎,霸王自刎,烏騅自殺這種充滿了戲劇色彩、悲劇色彩的故事。

反正自殺又輪不到自己。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裡,都涉及到一個人——項羽,而且都在說同一件事——烏江自刎。這種以詠歎歷史人物和事件為主的詩歌,我們可以稱之為詠史詩。

詠史詩的特點

詠史詩大都是借他人之事,澆自己心中塊壘。詠史往往只是表面現象,詩人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著眼於當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由此就形成了詠史詩慣用的手法——借古諷今,讓詩歌情感顯得含蓄委婉,曲折有致。

解讀詠史詩,我們首先要知道它詠歎的是什麼事或什麼人,以及這事這人在詩人眼中的特點。再結合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他的人生經歷,就大概可以瞭解詩人詠史的意圖了。

杜牧《題烏江亭》賞析

杜牧是晚唐詩人,國勢已見傾頹,正如當年項羽所處之局面。項羽以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拒絕渡江,在烏江自刎,結束了一代梟雄的一生。

然而杜牧雖生於傾頹之世,卻有一股挽狂瀾於既倒的氣勢。他的如椽大筆,一揮就是“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大丈夫能屈能伸:既勝,則一往無前;既敗,則臥薪嚐膽。如果只能享受勝利的快感,無法忍受失敗的屈辱,怎能算是英雄男兒?

在這裡杜牧對項羽提出了批評,表現出了他堅韌不拔的品性,他更希望唐王朝的統治者具有這種品性。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一聯看似在假設歷史,為項羽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對自己的勸慰,更是對唐王朝統治者的勸慰。

唐王朝曾經輝煌,如今雖然黯淡無光,國勢傾頹,但只要君臣一心,臥薪嚐膽,依然可以重回頂峰。當時杜牧從宣州回長安任職,他是帶著這樣的抱負回去的。

李清照《夏日絕句》賞析

李清照這首詩寫於北宋滅亡,朝廷南逃之時,展現了一代女詞人的非凡見識。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對項羽的高度讚譽。活著是人中俊傑,死後也是鬼中英雄。

項羽為何能贏來女詞人如此高的評價呢?答案在後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中。

“不肯過江東”,這是項羽作為英雄最突出的一點。“不肯過江東”這是一種堅持抗爭的姿態,這是一種寧死不屈的姿態,這是一種鐵骨錚錚的姿態,這是一種不畏強暴的姿態,這當中展現的是男兒的頑強血性。

而這些恰恰是南宋朝廷所缺乏的,他們只會逃竄,缺乏與敵人較量的膽氣。這連女詞人李清照都看不下去了,真是窩囊透頂。這正是李清照寫這首詩的用意,表達自己對時局的看法,批評朝廷的投降逃亡政策。

總結

項羽到底該渡烏江,還是不該渡烏江?不管後人如何評說,項羽當時就已經做出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

後人討論渡與不渡,都是在借項羽說自己的心事。渡也罷,不渡也罷,全看詩人當時需要。

因此作為後人之後人,我們不必計較渡與不渡的問題,專心去體會詩中傳達出的情思就好了。


小鍋煮書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烏江亭

唐代: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此二首,杜牧遠不及才女,他不過意想項羽能像勾踐一樣東山再起。從年齡來看項羽比劉邦小24歲,人們對他難免惋惜,這也人之常情。這首隻是世俗的普遍觀念,詩歌創作主旨也是傳情,但格調不同。

才女的這首,首先她為女性,處在南宋那樣憋屈的時代,對項羽的認知就不一樣了,他為什不詠韓信詠項羽呢。因為勝負成敗乃一般人都懂的道理,她一女子更看重是人的品質,可她更看出了項羽高貴的靈魂:不能苟且。不能苟且特別在戰爭時期尤為寶貴。曹公那首淮陰懷古,詠韓信的:一飯之恩死也知,同樣是詠韓信靈魂和品質。

詩言志,從這點來看高低可見一斑。杜牧這首偏於講理了。當然古人也不是每首都好,杜牧的絕句格律也常不守規矩,且成名篇。


覚岸


項羽之死

項羽一世之雄,然德不足力有餘,終有東城之禍。項羽功罪,自有歷家斷定。其死悽側,騷人為之詠懷。

杜牧惜其死,題詩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交才俊,捲土從來未可期。”羽力拔山兮之勢,七十餘戰,未嘗敗北。蓋姓剛強,不忍屈一時,求成於亂世。垓下決雌雄,羽失人心為甚,其敗故然。杜主羽借

江東一隅,捲土從來,此議不敢苟同。失天時地利人和,焉可圖復?羽凜然不屈,反其道行之,可謂壯哉!

李易安悲其壯,吟詩直抒胸意:“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羽叱吒風雲五載,有復秦之功,鴻門不殺高祖,有人君之度。奈世事叵測,垓下一役,霸業競成舊夢。八千子弟今何在?惟有烏江空自流。李不以成敗論人,評羽自刎拒渡,人傑之舉。竊謂窮途末路亦英雄。嗚呼!羽死,絕唱千古;李詩,千古絕唱。豈不類哉!

杜李同詠項羽,立論分明。餘愛李詩,嘗讀,浮想聯翩,情不能禁。大丈夫當效項羽:生作人傑,死為鬼雄。


坐看雲起時周


如何看待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二首詩描寫項羽的不同觀點?

答:詩中用辛辣的反問和批評,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兩首詩意思是批評“某人”不善於把握機遇,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不善於使人、用人。

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捲土重來未可知”,是全詩最得力的句子,其意蓋謂如能做到這樣,還是大有可為的;可惜的是項羽卻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這樣就為上面一、二兩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據,而這樣急轉直下,一氣呵成,令人想見“江東子弟”“捲土重來”的情狀,是頗有氣勢的。同時,在惋惜、批判、諷刺之餘,又表明了“敗不餒”的道理,也是頗有積極意義的。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裡面的“人傑”:人中的豪傑。出於漢高祖劉邦,他曾稱讚開國功臣韓信、張良、蕭何為“人傑”。“鬼雄”:鬼中的英雄。

李清照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出來,震撼人心。最後兩句,詩人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

屈原的(國殤)和《題烏江亭》《夏日絕句》有著同樣的意思

(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這首詩歌頌了楚國將士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

全詩情感真摯熾烈,節奏鮮明急促,抒寫開張揚厲,傳達出一種凜然悲壯、亢直陽剛之美。

感謝您觀看!您好我是文化領域海外傳承。


海外傳承


問題:如何看待杜牧的《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二首詩描寫項羽的不同觀點?

前言

項羽的這一段故事出自《史記》: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史記項羽本記》

項羽完全有時間和機會渡江,但是項羽竟然拒絕了他的好意,認為自己無臉回到江東: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史記項羽本記》

古人的詠史詩,常常會見到同一個歷史故事卻有不同的角度和觀點。

詠項羽的詩歌中,杜牧和李清照也是最有特點的兩首詩。另有胡曾、孟遲、王安石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李清照化用了胡曾的立意

唐朝胡曾的《烏江》曾經寫到: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胡曾說項羽不是沒有機會逃走,而是因為有羞恥之心,所以不肯渡江。

這種觀點,被李清照所認可,化用成了一首五言絕句。《夏日絕句 》: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為什麼項羽不肯過江東呢?李清照解釋說: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這也就是胡曾詩中的”恥向”東吳再起兵的意思。但是李清照的感情更加激烈,所以用了十個字來讚揚項羽: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在胡曾和李清照的詩中,項羽是一個高傲的人,寧肯玉碎不肯瓦全。

李清照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其南渡逃亡的時期,徽欽二帝被脅迫北上,趙構剛剛繼位。金兵聽聞以後再次南下,追的趙構上天入海。李清照的丈夫此時也因病而亡,國破家亡的李清照帶著十幾車古籍文物寶器,追隨趙構的足跡東奔西跑。

李清照寫下這首夏日絕句借古諷今,有國難思良將的感慨。

二、杜牧認為項羽太脆弱

項羽羞於見江東父老而選擇自刎烏江,成了胡曾和李清照讚譽項羽的原因。

但是杜牧不以為然,他認為項羽這個人太脆弱,受不了失敗的打擊 :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題烏江亭》

勝敗乃兵家常事,成大事者就應該 包羞忍恥、能屈能伸。假如你過江也許還能夠東山再起呢?

當年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劉邦被追得連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你項羽怎麼就不能學學劉邦呢?

項羽是因為臉皮太薄嗎?王安石可不這樣認為。

三、王安石認為 項羽沒有機會捲土重來

杜牧說:江東子弟多才俊。可是當年和項羽叔侄起兵的三千江東子弟還剩下幾個呢?

而江東最重量級的代表人物下場都很悲慘,謀士范增與項羽決裂後死了,楚人擁戴的後楚懷王熊心竟然被項羽殺了。

而項羽本人並不是江東人, 《史記項羽本紀》開篇說:”項籍者,下相人也。“下相是今天的江蘇宿遷, 項羽當年跟隨叔叔項梁才來到江東(吳中)。

王安石說 :就算項羽回到了江東,江東子弟還願意和他一起捲土重來嗎?不是項羽”恥向東吳再起兵“,估計項羽還擔心江東子弟綁了自己獻給劉邦吧?因此王安石說: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結束語

項羽的處境,李清照和杜牧未必不知,只不過詩人作詩,總是要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表達而已。王安石未必是翻案,只是說了句實話,揭破了皇帝的新衣。

比杜牧略微年長的詩人孟遲其實早就說過:

中分豈是無遺策,百戰空勞不逝騅。大業固非人事及,烏江亭長又何知。《烏江》

孟遲認為項羽早就把這利害關係看透了,烏江亭長所說的項羽又何嘗不知呢?唐人作詩比較委婉,王安石不管這些,把孟遲的觀點一下子捅破了。

你項羽回到江東,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自殺,的確是最好的結果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兩首詩從不同角度抒發作者各自的情感。儘管觀點截然相反,但並不矛盾。

杜牧詩《題烏江亭》,全詩原文如下: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白話文釋義: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男兒。西楚霸王啊,江東子弟人才濟濟,若能重整旗鼓捲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意思是說,項羽不應該自殺,應該捲土重來,說不定能取得勝利。是一種虛寫的方法,借批評項羽的剛愎自用,驕傲自大,聽不得他人意見,勝則一瀉千里,秋風掃落葉,敗則樹倒猢猻散的作風來諷刺當時社會的腐朽的統治制度。

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實則是借歷史上項羽自刎於江西邊,來呼喚寧死不屈不投降的英雄主義,批評當時的逃跑主義。

但實際上項羽當時是走投無路,即使過了江東也是死路一條。捲土重來詩人只是借題發揮而已。

李詞也是一樣,項羽之死,是他英雄形象的標誌,如果他逃回江東,那麼他就不是英雄了。就成了失敗的狗熊,死無葬身之地。


碧玉波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對於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件事也是一樣,李清照和杜牧對於項羽烏江自刎的看法大相迥異。在這裡我就簡單分析一下兩位詩人的觀點。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雖為一女子,但其豪情壯志不輸世間的很多鬚眉男兒,這在這首詩中可見一斑。

李清照在這首詩中前兩句對項羽進行了歌頌,認為他生是人中豪傑,死後也是鬼中英雄。這對項羽是一種極大的稱讚,就像杜子美所言“諸葛大名垂宇宙”一樣,在他們心中,項羽也好、諸葛亮也罷,都是英雄式的人物,不論他們最終的勝負,都是讓人敬佩的。

而後兩句則是對項羽的惋惜之情。當初項羽被困烏江,本可乘船逃走,江東還有子弟兵可以讓他東山再起,但男兒的尊嚴讓他放棄逃跑。當初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抗秦,現在無一人生還。他不忍心回見江東父老,選擇背水一戰。這一戰,讓他送了性命,但是他無悔。

李清照對於項羽是一種敬佩和惋惜的態度,因為敬佩,不管他的結果如何,都是值得她去歌頌的。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似乎對項羽的態度一直不太友好,當初一篇《阿房宮賦》,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讓項羽背了幾千年的黑鍋,不知道的人以為阿房宮真的是項羽燒的。

這首詩杜牧對項羽也是進行了一個大批判。他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個真正的男兒應該像越王勾踐一樣,臥薪嚐膽,像韓信一樣,忍得了胯下之辱。項羽不應該因為兵敗就去尋短見,要知道江東人傑地靈,如果項羽懂得進退,將來鹿死誰手還不知道 。

杜牧對於項羽是一種怒其不爭的態度,在他看來,項羽是不值得效仿和崇拜的。


兩個人對項羽的態度一褒一貶,都是他們對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沒有真正的對與錯。



潮打的空城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出自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寫的《夏日絕句》。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題烏江亭》

這兩首詩都是描寫項羽於烏江邊自刎的,但卻給出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觀點。

杜牧認為,項羽心胸不夠寬大,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雖然這次敗了,卻可以選擇重新回到江東,起兵再戰。字裡行間充滿了對項羽的不認同。李清照的詩中,卻充滿了對項羽的讚賞,認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

為什麼李清照和李牧對項羽的看法反差這麼大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二人所生活的時代以及所處的環境差別太大。

李清照寫《夏日絕句》是在公元1128年夏天,她和丈夫趙明誠遷往江西,行至烏江邊時,李清照想起千年前的西楚霸王項羽正是在此地自刎。面對著眼前的滔滔江水,她脫口而出:“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聽完李清照的這首詩,站在她身邊的趙明誠不由得羞紅了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就在不久前,還是建康知府趙明誠在面對叛亂時,丟下了滿城的百姓和李清照,自己半夜偷偷從城樓上逃跑了。

李清照的這首詩正是有感而發,“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展現了一種無畏生死的人生態度,無論生死無愧為英雄豪傑的氣勢,而不是在面對強敵時貪生怕死。所以,趙明誠才會覺得異常羞愧。

李清照所生活的宋代,重文輕武。連年戰亂,統治者們昏昏庸庸,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她寫這一首詩,並不是單純地諷刺趙明誠貪生怕死。她其實更多的是在暗諷當時的統治者們,面對金兵時所採取的不抵抗的態度。她痛恨那些統治者們不顧百姓的死活,只顧著貪圖享樂。所以她才會在烏江邊,懷念起項羽不懼生死,頂天立地的精神。

而杜牧則不同,他生活於晚唐。他的祖父與父親都曾是當朝高官,他自己也滿腹才華。《烏江亭記》是他在赴任湖州刺史時,路上所寫。此時的他,正是信心滿滿,即將施展自己滿腹才華之時。因此在他看來,失敗沒有什麼可怕的,大不了重頭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